華文網

昆明人對美食的“愛稱”, 看看你們平時都咋個喊?

在昆明它叫“米線”,出了昆明,請叫它“米粉”!

只有昆明稱米線為米線,

出了昆明還有“米幹”和“米粉”的叫法,且粗米線只在昆明吃的著!

在昆明它叫“嘎嘎”,出了昆明,請叫它“肉”!

昆明人總愛把肉很可愛的稱為“嘎嘎”,豬肉有豬嘎嘎,牛肉是牛嘎嘎,每當自己最近經濟不景氣時,還會開玩笑說自己好久沒吃嘎嘎了。

在昆明它叫“稀飯”,出了昆明,請叫它“粥”!

昆明人夏天有吃冰稀飯的習慣,其實稀飯就是外地人口中的米粥啦~

在昆明它叫“魚麼麼”,出了昆明,請叫它“魚”!

和肉嘎嘎一樣,昆明人也喜歡在魚肉後面加個麼麼,大概是因為魚在水裡總是麼來麼去吧!

在昆明它叫“卷粉”,出了昆明,請叫它“河粉”!

卷粉又稱沙河粉,是將米洗淨後磨成粉,加水調製成糊狀,上籠蒸製成片狀,冷卻後劃成條狀而成。

在昆明它叫“芫荽(yan sui)”,出了昆明,請叫它“香菜”!

香菜即是昆明人口中的“芫荽(yan sui)”,昆明人做涼拌菜時都喜歡加一點。

在昆明它叫“洋芋”,出了昆明,請叫它“土豆”!

不知道的外地人常常以為洋芋就是芋艿(芋頭),其實洋芋就是昆明人最愛的土豆。

在昆明它叫“紅薯”,出了昆明,請叫它“地瓜”!

在昆明,地瓜是地瓜,紅薯是紅薯,而在外地人眼裡紅薯就是地瓜,是不是有點暈了~

在昆明它叫“包穀”,出了昆明,

請叫它“玉米”!

玉米,即昆明人所謂的包穀,亦稱棒子。

在昆明它叫“pan hai”,出了昆明,請叫它“螃蟹”!

還記得童年的時候,去小溪邊抓“pan hai”的你嗎?其實昆明人口中的“pan hai”就是螃蟹~

在昆明它叫“lai gu ger”,出了昆明,請叫它“青蛙”!

青蛙在昆明被叫“lai gu ger”,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暈?哈哈……在昆明,青蛙還是道美食佳餚哦~

在昆明它叫“丁丁糖”,出了昆明,請叫它“麥芽糖”!

還記得小時候,那些挑著擔子叫賣丁丁糖的小販嗎?還有那句“丁丁糖吃了不想娘”的廣告語麼?

在昆明它叫“醃菜”,出了昆明,請叫它“鹹菜”!

醃菜是昆明人最喜愛的一道開胃小菜,是用食鹽等調味料醃制後的蔬菜。

在昆明它叫“辣子”,出了昆明,請叫它“辣椒”!

昆明人把辣椒叫做“辣子”,但凡是名字帶個“子”都感覺比較親切說。

在昆明它叫“蓮花白”,出了昆明,請叫它“大頭菜”!

昆明人平時煮米線的時候喜歡煮點蓮花白在裡面,搭著米線吃起更清爽入味,其實在外地蓮花白就是大頭菜~

在昆明它叫“折耳根”,出了昆明,請叫它“魚腥草”!

折耳根的學名是魚腥草,岑草、蕺、紫蕺、野花麥等。折耳根向來是昆明人飯桌上不可缺少的存在!

在昆明它叫“甘直”,出了昆明,請叫它“甘蔗”!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製造蔗糖的原料,昆明人也稱其為甘直。

在昆明它叫“lai gu ger”,出了昆明,請叫它“青蛙”!

青蛙在昆明被叫“lai gu ger”,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暈?哈哈……在昆明,青蛙還是道美食佳餚哦~

在昆明它叫“丁丁糖”,出了昆明,請叫它“麥芽糖”!

還記得小時候,那些挑著擔子叫賣丁丁糖的小販嗎?還有那句“丁丁糖吃了不想娘”的廣告語麼?

在昆明它叫“醃菜”,出了昆明,請叫它“鹹菜”!

醃菜是昆明人最喜愛的一道開胃小菜,是用食鹽等調味料醃制後的蔬菜。

在昆明它叫“辣子”,出了昆明,請叫它“辣椒”!

昆明人把辣椒叫做“辣子”,但凡是名字帶個“子”都感覺比較親切說。

在昆明它叫“蓮花白”,出了昆明,請叫它“大頭菜”!

昆明人平時煮米線的時候喜歡煮點蓮花白在裡面,搭著米線吃起更清爽入味,其實在外地蓮花白就是大頭菜~

在昆明它叫“折耳根”,出了昆明,請叫它“魚腥草”!

折耳根的學名是魚腥草,岑草、蕺、紫蕺、野花麥等。折耳根向來是昆明人飯桌上不可缺少的存在!

在昆明它叫“甘直”,出了昆明,請叫它“甘蔗”!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製造蔗糖的原料,昆明人也稱其為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