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們覺不覺得捷克式輕機槍的20發容彈量有點少

輕機槍是各國軍隊普遍使用的武器之一,一般一個班就會配給一挺,一挺輕機槍配兩個人,一名主射手一名副射手兼彈藥手(日軍的歪把子由4個士兵操作)。在輕機槍出現之前,

各國的機槍都是重機槍,只能固定一個地方射擊。士兵進攻時只能端著射速有限時長步槍迎著敵方重機槍的彈雨衝鋒,這樣進攻方因火力不足是十分吃虧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國決定大力研製出一種可以隨同士兵突擊的機槍,也就是輕機槍。世界上第一款成功的輕機槍是麥德森機槍,自此各種不同型號的輕機槍層出不窮。二戰期間在我國出鏡率最高的輕機槍莫過於捷克式和歪把子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捷克式輕機槍和歪把子的容彈量都不是很高,捷克式由20發彈匣供彈,歪把子由容彈量為30發的彈鬥供彈。要知道現代的突擊步槍容彈量都有這個數,作為一挺機槍怎麼也要有50-60發才能說得過去吧。

20、30發子彈要是照電視上那樣打還不夠一梭子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當時的輕機槍容彈量這麼少?

輕機槍的設計之出就被定位為跟隨士兵突擊的火力支援武器。既然需要隨班突進那其重量就不能太重,因為重了那射手就會抱不動或跟不上隊友。

歪把子和捷克式輕機槍的重量分別為10.2kg和9.6kg,口徑分別為6.5mm和7.92mm。這樣的口徑和現在的小口徑不同,這種口徑使用的大口徑子彈重量還是比較重的。如果加大容彈量的話,輕機槍的重量就會增加,這樣士兵使用起來會比較吃力。

其實我們也不用擔心20-30發子彈不夠用,因為這只是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的。在當時各國士兵使用的武器普遍是彈容量為5發的栓動步槍,這20-30發的容彈量完全可以做到火力支援,至於火力壓制那是重機槍的工作了。戰場是戰場,影視是影視。在戰場上射手使用輕機槍的方法並不是連續射擊,而是短點射或長點射。短點射2-4發射擊,長點射5-10射擊,那裡有需要就點射那裡,這樣可以減少機槍的裝彈次數。

彈容量是少了點,但是夠用不就行了。

還有一個順帶的作用,容彈量少可以避免士兵損傷槍管。戰場上危機重重,有些射手有時會緊張。如果因為緊張而連續射擊損傷槍管,那這損失就有點浪費了。彈容量少就是連續打完了一個整彈匣對槍管也不會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