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寫的讀後感,真應了那句:好作文都是改出來的

今天我想通過一位四年級同學所寫的一篇讀後感,

在修改之前與修改之後的不同,來談談如何才能抓住一篇讀後感的要點。

進入寒假以後,很多學校老師都會佈置一些寫日記,寫讀後感、遊記等類似的作文,這也是為了使寒假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的一種方法。我相信很多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在這個假期裡多讀讀書,多充充電,而不浪費寶貴的假期時間。

前幾天,我的網授學員中一位四年級的同學將她寫的一篇讀後感發給了我,

希望我來講評一下,給她一些意見。

先將這篇讀後感的第一稿發上來。見下圖:

很顯然這位同學在寫過之後自己先修改了一遍,可是我在讀完這篇讀後感之後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同學太想把這個故事完完整整地講出來,但是又限於篇幅和文字能力,故事的內容呈現的並不完整,甚至是讓我讀的雲裡霧裡。

我讀了幾遍,對主要內容,對阿月這個姑娘的形象,還是模模糊糊的。

而讀後感裡最重要的“感”的部分,卻少之又少。而且每一段之間的銜接也顯得過硬,不夠自然。所以,整篇作文讀下來,無論是語句上,內容上,還是結構上,問題都很突出。

針對以上問題,我對這篇作文做了更有針對性的講評,並給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表示希望她能認真思考一下,好好修改。因為,我還是能讀出來學生本人還是在努力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這種真實的感覺,

一定是要給予鼓勵與讚揚的。

第二天,她將修改後的作文發給了我。見下圖:

這一次比上一稿明顯好了許多。無論是內容的條理性,

選取的角度,以及對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都上了一個層次,與上一稿相比,判若兩人。真應了那句話: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

這一次,從“阿月是一個善良的姑娘”和“阿月還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姑娘”,兩個方面入手,既交代了這本書的主要故事情節,又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同時加入了聯繫自己實際情況的分析與思考。

這一次的修改,使這篇讀後感,具備了一篇合格讀後感的基本條件。

我以前也曾講過,讀後感,最重要的是“感”。 讀後感的感,主要指兩方面內容,一是淺層的感受,這是感性的,是第一印象,是未經詳細思索的;第二是感悟,這是理性的,是多方面思考後得出的結論。無論是情感的昇華,還是理論的深化,一篇好的讀後感,一定是從感受開始,逐漸上升到感悟的。

把自己的感受、感悟真實地表達出來,這才應該是讀後感的核心內容。

而通過這篇讀後感前後修改的情況,我們再總結一下,一篇讀後感,應該注意些什麼。

第一:對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概括,不要試圖將故事全面的呈現。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同,每個人讀一本書之後的認 識與理解也是不同的。而一本書包括的思想與情感也是複雜與多面的,所以,不要試圖去全面解讀一本書,一般的寫作者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一篇好的讀後感都是“另闢蹊徑”和“避重就輕”的傑作。

第二:對主要的內容選取一個角度,一個側面,從小處入手去寫,從表面的感受開始,寫出大道理,寫出深刻的感悟。

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小中見大”的手法。從書中的一個小事入手,從人物的一個行為入手,從一句對話入手,只要多思考,這些都是我們讀後感的思想來源。

第三:結合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或是社會現實情況來發感慨,談感悟。

對於低年級的同學來說,因為生活經歷少,生活主要是黑線著家庭與校園,所以在寫讀後感的時候,就要多聯繫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來寫感想、感悟;對於高年級的同學,因為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加上思考慢慢成熟與獨立,對一些社會現象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與看法,那麼就可以聯繫社會生活來講感想,這也是會讓你的讀後感變得更深刻。

以上三點,希望同學們牢記,以後再寫讀後感,甚至是影視作品的觀後感時,都要以此為依據來寫作。

使這篇讀後感,具備了一篇合格讀後感的基本條件。

我以前也曾講過,讀後感,最重要的是“感”。 讀後感的感,主要指兩方面內容,一是淺層的感受,這是感性的,是第一印象,是未經詳細思索的;第二是感悟,這是理性的,是多方面思考後得出的結論。無論是情感的昇華,還是理論的深化,一篇好的讀後感,一定是從感受開始,逐漸上升到感悟的。

把自己的感受、感悟真實地表達出來,這才應該是讀後感的核心內容。

而通過這篇讀後感前後修改的情況,我們再總結一下,一篇讀後感,應該注意些什麼。

第一:對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概括,不要試圖將故事全面的呈現。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同,每個人讀一本書之後的認 識與理解也是不同的。而一本書包括的思想與情感也是複雜與多面的,所以,不要試圖去全面解讀一本書,一般的寫作者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一篇好的讀後感都是“另闢蹊徑”和“避重就輕”的傑作。

第二:對主要的內容選取一個角度,一個側面,從小處入手去寫,從表面的感受開始,寫出大道理,寫出深刻的感悟。

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小中見大”的手法。從書中的一個小事入手,從人物的一個行為入手,從一句對話入手,只要多思考,這些都是我們讀後感的思想來源。

第三:結合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或是社會現實情況來發感慨,談感悟。

對於低年級的同學來說,因為生活經歷少,生活主要是黑線著家庭與校園,所以在寫讀後感的時候,就要多聯繫自己的學習與生活來寫感想、感悟;對於高年級的同學,因為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加上思考慢慢成熟與獨立,對一些社會現象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與看法,那麼就可以聯繫社會生活來講感想,這也是會讓你的讀後感變得更深刻。

以上三點,希望同學們牢記,以後再寫讀後感,甚至是影視作品的觀後感時,都要以此為依據來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