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處方藥院外市場大爆發,2018年銷售規模將突破1300億!

作者:雷公

全文1614字,閱讀需要3分鐘

處方外流已成中國醫藥零售市場的下一個風口。

隨著國家三醫聯動、分級診療等改革的逐步深入,醫藥分開,處方外流已是大勢所趨。尤其是,

國務院在2017年5月發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曾明確提出:醫療機構不得限制處方外流,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資訊、醫保結算資訊與藥品零售消費資訊互聯互通、即時共用。

這無疑給醫藥零售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據米內網資料顯示,預計到2018年中國藥品市場規模將增至1.76萬億,而受政策因素影響,處方外流的市場規模也將突破1300億。

面對這一龐大的市場,零售藥店將如何應對?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指出,

未來,DTP藥房將成為處方外流的主力軍,只有提高零售藥店的專業性,才能享受到處方外流的紅利,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行業格局將變

巨頭紛紛佈局DTP藥房

隨著處方藥外流的加速,國內DTP藥房將迎來發展良機。

DTP藥房,即製藥企業將其產品直接授權給藥房做經銷代理,省去代理商,患者在拿到醫院處方後由藥企醫藥代表引導,

去合作DTP藥房買藥。

目前,零售藥店將出現三種處方外流的業務分化:一是與製藥企業合作的DTP藥房,為顧客提供新特藥銷售的全病程服務;二是與醫院合作的藥店,承接醫院外流的處方藥業務;三是基於患者健康管理的慢病管理藥店。

據國大藥房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姚軍介紹,該公司旗下雲台店與上海東方醫院南院區合作,以全託管模式,承接醫院自費藥,

2017年處方數量達到57817張,處方銷售占比83%。

國家政策不斷強化的趨勢,也讓不少零售藥店看到了希望。除國大藥房之外,一心堂、老百姓、益豐藥房等眾多藥店巨頭均佈局DTP藥房。

據健識君瞭解,益豐大藥房打造“O2O 健康雲服務平臺建設及運營推廣項目”中以實現對600多萬會員的線上健康諮詢業務。而老百姓大藥房則開設了“高血壓·糖尿病健康生活館”,為實現處方外流打基礎。

業內普遍認為,這兩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到2017年公立醫院藥占比降至30%以內,這無疑讓包括零售藥店在內的眾多流通管道看到了處方藥銷售大幅增長的空間。

姚軍坦言道,醫院藥品加成取消後,基層診療機構的慢病用藥目錄擴大,零售藥店經營也許會更艱難,尤其是中小連鎖藥店受到衝擊較大,處方藥外流將是零售市場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提高藥師能力

零售藥店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毫無疑問,提高零售藥店的服務能力將成為DTP能否成功的關鍵,而執業藥師作為處方審核與評定的第一人,也將決定著藥店承接處方外流的能力。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作為高速發展的零售市場,我國執業藥師的缺口是巨大的。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7月31日,全國執業藥師註冊人數僅為38萬,根本無法滿足44萬家零售藥店(門店)的日常需求。

更為嚴峻的是,當前中國的執業藥師群體中,超過70%的學歷為專科及以下學歷,且多為生物、化學、營養等“旁門左道”的學科出身,其專業知識水準和服務能力都相當堪憂。

事實上,零售藥店要承接醫院外流的處方,不僅需要加強資源整合,更需要推動自身向真正的專業化服務轉型。瞄準這種需求,社會專業藥房的按病種用藥指導培訓項目日前在上海啟動,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藥店用藥指導和康復標準化培訓(“SMART”計畫),旨在普及和規範執業藥師在各病種用藥指導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史錄文主任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處方流出,只有執業藥師水準提升,減少不合理用藥,過度治療,避免用藥過程中在院外發生的不良反應,才能為真正意義上的“醫藥分開”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推動政策的改革與進步。

未來藥店可以通過執業藥師的專業化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全病程管理,從而提高消費者的“黏度”,吸引回頭客,樹立好口碑。此外,藥店還可以擔當起社區疾病預防和公益宣傳的發起人和執行人角色,聯合社區醫院和家庭醫生,建立社區康復模式。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7月31日,全國執業藥師註冊人數僅為38萬,根本無法滿足44萬家零售藥店(門店)的日常需求。

更為嚴峻的是,當前中國的執業藥師群體中,超過70%的學歷為專科及以下學歷,且多為生物、化學、營養等“旁門左道”的學科出身,其專業知識水準和服務能力都相當堪憂。

事實上,零售藥店要承接醫院外流的處方,不僅需要加強資源整合,更需要推動自身向真正的專業化服務轉型。瞄準這種需求,社會專業藥房的按病種用藥指導培訓項目日前在上海啟動,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藥店用藥指導和康復標準化培訓(“SMART”計畫),旨在普及和規範執業藥師在各病種用藥指導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史錄文主任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處方流出,只有執業藥師水準提升,減少不合理用藥,過度治療,避免用藥過程中在院外發生的不良反應,才能為真正意義上的“醫藥分開”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推動政策的改革與進步。

未來藥店可以通過執業藥師的專業化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全病程管理,從而提高消費者的“黏度”,吸引回頭客,樹立好口碑。此外,藥店還可以擔當起社區疾病預防和公益宣傳的發起人和執行人角色,聯合社區醫院和家庭醫生,建立社區康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