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擔當詮釋忠誠 行動踐行使命 ——青海檢察機關砥礪奮進的五年

綜 述

五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一瞬。對青海檢察機關來說,

過去五年,是法律監督屬性更加凸顯、職能作用發揮更加充分的五年,是檢察機關司法理念深刻轉變、司法行為更加規範、司法作風明顯改進、司法公信力持續提高的五年。

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人大及其常務會的有力監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協民主監督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於政法工作、檢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檢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立足檢察職能,立足青海實際,主動對接“四個轉變”,在抓特色、凸亮點,強優勢、補短板,提素能、夯基礎上下功夫,聚焦檢察監督主業主責,強化責任擔當,注重推進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創新,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不動搖,著力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彰顯檢察職能;著力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上發揮檢察作用;著力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服務保障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突出檢察元素。
堅持改革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鍥而不捨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積累了可借鑒、可複製的有益經驗;切實推進全面從嚴治檢,持續開展“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年活動”,集中解決了執法司法中存在的“頑疾”。
推進現代科技應用的深度融合,檢察公信力明顯提升,經省統計局、省綜合辦抽樣調查,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滿意度一直位列青海政法機關前列,各項檢察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

旗幟引領道路

2017年10月31日,全省三級檢察機關的視訊會議室內,座無虛席。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正式召開,我被安排在中二區,頭頂巨大的紅色五角星閃閃發光。在肅穆、莊嚴、神聖的氣氛中,全體代表齊聲高唱國歌,此時此刻,潛藏在心靈深處的家國情懷讓人心潮澎湃……”黨的十九大代表,格爾木市檢察院陳永潔作為親歷者,在向全省檢察人員宣講党的十九大精神。儘管十九大閉幕還不到一個星期,這已經是全省檢察機關集中收看的第二場報告會了。

旗幟引領道路。黨的十九大精神,是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檢察工作的根本遵循。省檢察院通過“關鍵少數”帶頭學、專家代表輔導學、支部組織集體學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聯繫檢察機關職能使命,找准職責範圍內的任務,讓十九大精神在每一個青海檢察人心中生根、結果。

著力服務大局

2014年1月,犯罪嫌疑人田志貞、陳桂超、謝周亮三人商議後,到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勝華公司附近狩獵,謝周亮用槍獵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兩頭。 2015年1月30日至31日期間,田志貞又夥同謝周亮、童慶國到烏圖美仁鄉,由謝周亮用槍獵獲兩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2016年11月,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以犯罪嫌疑人田志貞等5人涉嫌非法收購、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向市檢察院提請逮捕。此案已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第一要務,精准對接經濟發展新常態,依法履職盡責,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檢察服務和保障。

服務保障科技創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對檢察機關而言,歸根到底要落實到用法治保障和推動加快發展上。為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青海建設。2016年12月,省檢察院印發了《青海省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服務和保障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手段,探索出了創新驅動環境下檢察工作服務大局的有效途徑,推動了全省科技創新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提升民生檢察水準。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6年12月,省檢察院、省監察廳、省財政廳、省扶貧開發局抽調人員組成四個督查小組,對2013年至2016年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情況和集中整治和加強扶貧領域職務犯罪預防工作開展聯合調研督查,為全省扶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提升生態檢察品質。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貢獻在生態、最大的責任也在生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深入落實省委“四個轉變”特別是加快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的治青理政戰略,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17年9月,省檢察院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服務和保障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專項檢察活動,通過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在生態環境保護這篇大文章上書寫了“檢察篇章”、發出了“檢察聲音”,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和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檢察保障。

維護社會穩定

2017年5月27日,省檢察院在西寧市中心廣場開展了綜治宣傳活動。活動現場,西寧市民王先生向工作人員諮詢,“食品安全法進行了哪些修改?新增加了哪些內容?”工作人員一一進行了解釋。這次活動,通過懸掛橫幅、設置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及宣傳圖冊、接受現場諮詢等多種形式,重點宣傳了《青海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涉農涉牧領域職務犯罪預防與警示》《治安防範知識》《食品安全法解讀》等相關法律法規。

社會穩定,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平安青海建設的晴雨錶。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首要職責,積極投入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等專項鬥爭,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打黑除惡、緝槍制爆、電信詐騙、非法集資、證券犯罪、毒☆禁☆品犯罪和涉醫違法犯罪等專項整治,開展600餘場“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深化了檢察環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嚴懲職務犯罪

2017年9月19日,省郵政公司的志願者接過省預防職務犯罪郵路志願者宣講隊的隊旗,預防職務犯罪郵路專項活動拉開了序幕。這次“檢察藍”與“郵政綠”的牽手,共發放宣傳資料15000冊,實現預防職務犯罪宣講在全省所有鄉鎮的全覆蓋。

嚴懲職務犯罪、清除腐敗,全省檢察機關始終秉承著“不放蒼蠅,更打老虎”的原則。2015年,圓滿完成了最高檢指定管轄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栗智涉嫌受賄重大案件的立案偵查和公訴工作。特別是2017年,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工作全面推開後,全省檢察機關按照“轉隸不等於減力”的工作要求,確保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166件215人,同比分別上升22.1%和9.1%;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29件44人,構建起了不想腐、不敢腐的“防火牆”,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是我國檢察機關的立身之本、立業之基。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問題,著力強化檢察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2014年,省檢察院組織開展了“督促履職、督促起訴”試點工作,制定出臺了《青海省檢察機關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 服務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意見》;2015年,又在全省檢察機關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督促履職、督促起訴”專項活動。兩年中,針對行政機關在收取國有土地出讓金、礦產資源轉讓費、發放農牧區專項補貼等過程中存在的不當履行職責致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遭受損失的情形,提出檢察建議、督促起訴意見書,督促追繳或挽回國有資金4.41億元,收回尚未動工的152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為我省開展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奠定了基礎。

自2017年8月全國人大和最高檢部署全面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全省檢察機關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結合實際全面開展提起公益訴訟工作,截止目前已發現線索166件,立案102件,發出檢察建議74件,督促修復被毀林地4.26公頃、耕地13.2公頃、草原15.5公頃,督促收繳土地出讓金750萬餘元,寫下了全面提起公益訴訟的“青海樣本”。

推進改革創新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2017年12月4日,省檢察院六樓會議室內氣氛肅穆。在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尚洪斌的領誓下,省檢察院、西寧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二批、第三批入額檢察官參加了憲法宣誓活動。這也是員額制改革之後的一個新變化。

改革,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把承接頂層設計與注重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問題導向,細化深植各項改革舉措,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各項改革深入推進,成效顯著。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自2015年年初起,通過“專業考試+專業考核”和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審議確定等綜合評定方式,分三批遴選檢察官884名,並實現39%以內的員額控制目標。兩個試點市州院和全省基層院內設機構精簡率平均為31.66%。

為改變我省存在的刑事執行檢察監督層級錯位、職權不順現狀,更好履行刑事執行檢察工作。2017年11月30日,經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批准,設立了西平地區人民檢察院,行使職權範圍為全省全部監獄,設立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改革試點再次邁出實質性步伐。

開展規範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省檢察院持續開展“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年”活動,省院案管辦派員到全省六州兩市18個基層院,通過多種方式,查找基層院在檢察業務、隊伍建設、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全省檢察機關案件管理部門履行牽頭職責,建立案件品質評查人才庫,並適時組成案件品質評查組。

鍛造過硬隊伍

2017年5月12日,在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訚柏和省師範大學校長劉同德的見證下,民族語言法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正式揭牌,開啟了我省檢察機關與省內高等院校開展合作的新模式,成為提高檢察人員雙語水準、增強群眾工作能力的新陣地。

檢察隊伍建設,事關檢察事業發展全域。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檢,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業務,打造了過硬檢察隊伍,夯實了基層基礎建設。

全面從嚴治檢不放鬆。通過約談提醒、檢務督察、巡視巡察、述職述廉、績效考評等方式,全省檢察機關加強了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強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運用,注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落實全面從嚴治檢的各項部署。

正規化專業化建設不鬆懈。在加強雙語訴訟人才的培養方面,想辦法,出主意,下大氣力建立“民族語言法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開展雙語法律教學,適時開展雙語訴訟模擬法庭,做到了功在當代,利在長遠。

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推進檢察工作司法體制改革與現代科技應用深度融合,按照“全員、全面、全程、規範”的網上辦理案件的要求,建設完成了縱向貫通、橫向集成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為核心的司法辦案平臺,實現了案件資訊在上下級院或辦案部門之間的自動流轉。司法辦案平臺運行以來,司法辦案規範化水準、辦案質效和服務品質得到了明顯提高,檢察業務管理水準實現了“彎道超車”。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2018年,全省檢察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檢察工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中貢獻檢察力量。

本版圖片圖表由省檢察院提供

到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勝華公司附近狩獵,謝周亮用槍獵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兩頭。 2015年1月30日至31日期間,田志貞又夥同謝周亮、童慶國到烏圖美仁鄉,由謝周亮用槍獵獲兩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2016年11月,格爾木市森林公安局以犯罪嫌疑人田志貞等5人涉嫌非法收購、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向市檢察院提請逮捕。此案已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第一要務,精准對接經濟發展新常態,依法履職盡責,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檢察服務和保障。

服務保障科技創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對檢察機關而言,歸根到底要落實到用法治保障和推動加快發展上。為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青海建設。2016年12月,省檢察院印發了《青海省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服務和保障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手段,探索出了創新驅動環境下檢察工作服務大局的有效途徑,推動了全省科技創新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提升民生檢察水準。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6年12月,省檢察院、省監察廳、省財政廳、省扶貧開發局抽調人員組成四個督查小組,對2013年至2016年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情況和集中整治和加強扶貧領域職務犯罪預防工作開展聯合調研督查,為全省扶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提升生態檢察品質。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貢獻在生態、最大的責任也在生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深入落實省委“四個轉變”特別是加快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的治青理政戰略,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17年9月,省檢察院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年的服務和保障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專項檢察活動,通過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在生態環境保護這篇大文章上書寫了“檢察篇章”、發出了“檢察聲音”,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和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檢察保障。

維護社會穩定

2017年5月27日,省檢察院在西寧市中心廣場開展了綜治宣傳活動。活動現場,西寧市民王先生向工作人員諮詢,“食品安全法進行了哪些修改?新增加了哪些內容?”工作人員一一進行了解釋。這次活動,通過懸掛橫幅、設置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及宣傳圖冊、接受現場諮詢等多種形式,重點宣傳了《青海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涉農涉牧領域職務犯罪預防與警示》《治安防範知識》《食品安全法解讀》等相關法律法規。

社會穩定,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平安青海建設的晴雨錶。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首要職責,積極投入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等專項鬥爭,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打黑除惡、緝槍制爆、電信詐騙、非法集資、證券犯罪、毒☆禁☆品犯罪和涉醫違法犯罪等專項整治,開展600餘場“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深化了檢察環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嚴懲職務犯罪

2017年9月19日,省郵政公司的志願者接過省預防職務犯罪郵路志願者宣講隊的隊旗,預防職務犯罪郵路專項活動拉開了序幕。這次“檢察藍”與“郵政綠”的牽手,共發放宣傳資料15000冊,實現預防職務犯罪宣講在全省所有鄉鎮的全覆蓋。

嚴懲職務犯罪、清除腐敗,全省檢察機關始終秉承著“不放蒼蠅,更打老虎”的原則。2015年,圓滿完成了最高檢指定管轄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栗智涉嫌受賄重大案件的立案偵查和公訴工作。特別是2017年,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工作全面推開後,全省檢察機關按照“轉隸不等於減力”的工作要求,確保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166件215人,同比分別上升22.1%和9.1%;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29件44人,構建起了不想腐、不敢腐的“防火牆”,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是我國檢察機關的立身之本、立業之基。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問題,著力強化檢察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2014年,省檢察院組織開展了“督促履職、督促起訴”試點工作,制定出臺了《青海省檢察機關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 服務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意見》;2015年,又在全省檢察機關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督促履職、督促起訴”專項活動。兩年中,針對行政機關在收取國有土地出讓金、礦產資源轉讓費、發放農牧區專項補貼等過程中存在的不當履行職責致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遭受損失的情形,提出檢察建議、督促起訴意見書,督促追繳或挽回國有資金4.41億元,收回尚未動工的152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為我省開展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奠定了基礎。

自2017年8月全國人大和最高檢部署全面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全省檢察機關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結合實際全面開展提起公益訴訟工作,截止目前已發現線索166件,立案102件,發出檢察建議74件,督促修復被毀林地4.26公頃、耕地13.2公頃、草原15.5公頃,督促收繳土地出讓金750萬餘元,寫下了全面提起公益訴訟的“青海樣本”。

推進改革創新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2017年12月4日,省檢察院六樓會議室內氣氛肅穆。在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尚洪斌的領誓下,省檢察院、西寧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二批、第三批入額檢察官參加了憲法宣誓活動。這也是員額制改革之後的一個新變化。

改革,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把承接頂層設計與注重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問題導向,細化深植各項改革舉措,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各項改革深入推進,成效顯著。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自2015年年初起,通過“專業考試+專業考核”和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審議確定等綜合評定方式,分三批遴選檢察官884名,並實現39%以內的員額控制目標。兩個試點市州院和全省基層院內設機構精簡率平均為31.66%。

為改變我省存在的刑事執行檢察監督層級錯位、職權不順現狀,更好履行刑事執行檢察工作。2017年11月30日,經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批准,設立了西平地區人民檢察院,行使職權範圍為全省全部監獄,設立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改革試點再次邁出實質性步伐。

開展規範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省檢察院持續開展“執法司法規範化建設年”活動,省院案管辦派員到全省六州兩市18個基層院,通過多種方式,查找基層院在檢察業務、隊伍建設、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全省檢察機關案件管理部門履行牽頭職責,建立案件品質評查人才庫,並適時組成案件品質評查組。

鍛造過硬隊伍

2017年5月12日,在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訚柏和省師範大學校長劉同德的見證下,民族語言法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正式揭牌,開啟了我省檢察機關與省內高等院校開展合作的新模式,成為提高檢察人員雙語水準、增強群眾工作能力的新陣地。

檢察隊伍建設,事關檢察事業發展全域。五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檢,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業務,打造了過硬檢察隊伍,夯實了基層基礎建設。

全面從嚴治檢不放鬆。通過約談提醒、檢務督察、巡視巡察、述職述廉、績效考評等方式,全省檢察機關加強了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強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運用,注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落實全面從嚴治檢的各項部署。

正規化專業化建設不鬆懈。在加強雙語訴訟人才的培養方面,想辦法,出主意,下大氣力建立“民族語言法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開展雙語法律教學,適時開展雙語訴訟模擬法庭,做到了功在當代,利在長遠。

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推進檢察工作司法體制改革與現代科技應用深度融合,按照“全員、全面、全程、規範”的網上辦理案件的要求,建設完成了縱向貫通、橫向集成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為核心的司法辦案平臺,實現了案件資訊在上下級院或辦案部門之間的自動流轉。司法辦案平臺運行以來,司法辦案規範化水準、辦案質效和服務品質得到了明顯提高,檢察業務管理水準實現了“彎道超車”。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2018年,全省檢察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檢察工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中貢獻檢察力量。

本版圖片圖表由省檢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