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業點評|企業資金成本上升的可能影響評估

置頂:點擊上方藍字“觀點指數”,歡迎關注並置頂,即可快速獲取更多專業資料資訊、研究報告、深度乾貨。

企業資金成本逐漸提升,融資管道規範化

當前正處於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階段,金融監管正在不斷強化,“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等市場預期在發生變化。

表:強化金融監管的一些政策措施

地產企業融資成本開始差別化上升。過去6個月,民企,央企和地方國企所發行的公司債分別上升了111、88和96個BP,其中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上升最快,

央企上升最慢。這三類公司目前進入市場已超6個月的公司債,估價收益率分別為7.3%、5.7%和6.0%。我們認為,在境內債券市場發行債券的民營企業,往往都還是信譽比較良好的企業。如果算上中小民企,我們相信民企資金成本上升的速度遠遠快於國有企業。

圖:不同企業公司債最新估價收益率

圖:不同企業過去6個月估價收益率變化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隨著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的努力落到實處,融資成本結構性上升的勢頭還將持續。而且,隨著非標融資管道被進一步規範,一些企業綜合資金成本的上升,

可能會快於其新增債券的發行利率上升勢頭。我們認為,有必要關注企業資金成本上升可能帶來的影響。

銷售勢頭良好,現金流量表較為安全

我們認為,資金成本的小幅到中等幅度的上升(100到500個BP),並不會導致大量公司現金流出現巨大風險。首先,2017年房地產企業拿地比較積極,土地購置面積顯著增長,2018年各大公司不乏可銷售資源;其次,目前按揭貸款供給比較穩定,

政策態度比較平穩,預計未來銷售去化速度無虞;最後,當前儘管存在融資成本上升和融資管道收緊的現象,但相比過去,政策也格外注意不因試圖避免系統性風險而招致風險集聚,去杠杆注意節奏和方法。

我們認為,可能存在極個別土地儲備可變現性較差(比如有明顯開發難度的土地,或現金回流很慢的別墅用地等),未來在資金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出現現金流問題。

但只要目前的銷售情勢持續,我們相信板塊不存在資金斷裂的風險。

圖:銷售面積及金額增速(按年,%)

資金成本上升對企業利潤表影響評估——假設資本化率為0

不過,這種差別化的資金成本上升,對於企業利潤表影響較大。房地產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相對於利潤表來說很龐大,企業的淨負債規模相對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來說很龐大。儘管資金成本的上升並不會導致現金流產生問題,但的確可能導致企業的利潤表受到侵蝕。

利息資本化使得分析變得非常複雜。由於房地產企業的財務成本一般不在財務費用中體現,當期資金成本的上升未必導致企業當期利潤表受損害。我們為了便於說明問題,先來假設所有企業的利息資本化率為0。

我們的研究樣本限於A股規模靠前的27家公司,即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蛇口,綠地控股,金地集團,華夏幸福,華僑城,中南建設,金科股份,榮盛發展,首開股份,新城控股,泛海控股,藍光發展,泰禾集團,金融街,陽光城,濱江集團,中糧地產,中華企業,世茂股份,新湖中寶,華髮股份,陸家嘴,北京城建,信達地產和福星股份。我們所謂的樣本經營狀況,就是指這些企業經營狀況的匯總(排名不分先後,此報告目的是為了研究板塊,不涉及對上述公司的具體分析,此名單和後表並不按照順序一一對應,不能將上文名單和後表對應以分析每家公司的資金情況,請讀者注意)。

同時,我們假設三種不同的情況,即綜合資金成本分別上升100個BP、300個BP和500個BP,並分別稱之為中性情況、較悲觀情況和最悲觀情況。目前來看,除非2018年2月後企業資金成本掉頭向下,否則企業未來綜合資金成本的上升幾乎肯定超過100個BP(目前企業還享受著大量低利率時代的債務紅利)。

表:假設利息資本化率為0的情況下,企業資金成本提升對於樣本利潤表影響(單位:億元)

我們認為,當行業資金成本上升100個BP的情況下,如假設企業利息資本化率均為0,則樣本2018年盈利預測將整體下調9%。在資金成本上升300和500個BP的情況下,則樣本的盈利預測將整體下調27%和45%。我們注意到,當資金成本上升300個BP時,行業整體的盈利所受的衝擊仍然是可控的,但個別高負債的公司可能盈利存在很大問題。我們認為,企業資金成本整體上升500BP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因此我們只是將其列為一種糟糕的上限,供投資者參考。

資金成本上升對企業利潤表影響評估——假設資本化率為100%

利息資本化使得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但仍然可以計算。如果企業將利息全部資本化,則2018年即使資金成本上升,當期的業績也不會受到影響。但最遲到2020年,企業的業績就會受到影響,且這種影響會持續下去。

我們可以透過計算新增的資金成本,來測算新增的利息資本化規模。我們從而可以計算出,利息資本化規模相對於存貨的比例。繼而,我們可以測算因為利息資本化規模上升,成本可能相對上升的比例。這一比例和淨利潤率的比較,則可能成為公司未來淨利潤受影響幅度的估測。

表:在假設利息資本化率為100%的情況下,企業資金成本提升對於樣本利潤表影響(單位:億元)

我們測算,在2018年樣本資金成本分別提升100個BP、300個BP和500個BP的假設情景之下,假設利息資本化率為100%,則未來樣本淨利潤受衝擊幅度分別為10%、30%和48%。實際上,利息資本化本身並不會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只是推遲了報表反映問題的時間而已。

從結果來看,我們認為如果2018年平均資金成本比現在的樣本平均資金成本提升100個BP,企業樣本的盈利(無論是當期還是遠期)都並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樣本可以透過平滑業績的方式,消除這種影響)。當這一幅度提升到300個BP時,盈利不達預期可能就會變得比較明顯。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杠杆率高的公司利潤不僅受資金成本提升的幅度比較大,其本身資金成本提升的幅度可能也比較大。樣本整體資金成本大增500個BP是不可能的,提升300個BP可能性也非常小,但個別公司的平均資金成本長期看的確有上升300個BP的可能性。資金成本對行業的威脅並不在總量層面,而在結構層面。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詳情

企業的淨負債規模相對於企業的營業收入來說很龐大。儘管資金成本的上升並不會導致現金流產生問題,但的確可能導致企業的利潤表受到侵蝕。

利息資本化使得分析變得非常複雜。由於房地產企業的財務成本一般不在財務費用中體現,當期資金成本的上升未必導致企業當期利潤表受損害。我們為了便於說明問題,先來假設所有企業的利息資本化率為0。

我們的研究樣本限於A股規模靠前的27家公司,即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蛇口,綠地控股,金地集團,華夏幸福,華僑城,中南建設,金科股份,榮盛發展,首開股份,新城控股,泛海控股,藍光發展,泰禾集團,金融街,陽光城,濱江集團,中糧地產,中華企業,世茂股份,新湖中寶,華髮股份,陸家嘴,北京城建,信達地產和福星股份。我們所謂的樣本經營狀況,就是指這些企業經營狀況的匯總(排名不分先後,此報告目的是為了研究板塊,不涉及對上述公司的具體分析,此名單和後表並不按照順序一一對應,不能將上文名單和後表對應以分析每家公司的資金情況,請讀者注意)。

同時,我們假設三種不同的情況,即綜合資金成本分別上升100個BP、300個BP和500個BP,並分別稱之為中性情況、較悲觀情況和最悲觀情況。目前來看,除非2018年2月後企業資金成本掉頭向下,否則企業未來綜合資金成本的上升幾乎肯定超過100個BP(目前企業還享受著大量低利率時代的債務紅利)。

表:假設利息資本化率為0的情況下,企業資金成本提升對於樣本利潤表影響(單位:億元)

我們認為,當行業資金成本上升100個BP的情況下,如假設企業利息資本化率均為0,則樣本2018年盈利預測將整體下調9%。在資金成本上升300和500個BP的情況下,則樣本的盈利預測將整體下調27%和45%。我們注意到,當資金成本上升300個BP時,行業整體的盈利所受的衝擊仍然是可控的,但個別高負債的公司可能盈利存在很大問題。我們認為,企業資金成本整體上升500BP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因此我們只是將其列為一種糟糕的上限,供投資者參考。

資金成本上升對企業利潤表影響評估——假設資本化率為100%

利息資本化使得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但仍然可以計算。如果企業將利息全部資本化,則2018年即使資金成本上升,當期的業績也不會受到影響。但最遲到2020年,企業的業績就會受到影響,且這種影響會持續下去。

我們可以透過計算新增的資金成本,來測算新增的利息資本化規模。我們從而可以計算出,利息資本化規模相對於存貨的比例。繼而,我們可以測算因為利息資本化規模上升,成本可能相對上升的比例。這一比例和淨利潤率的比較,則可能成為公司未來淨利潤受影響幅度的估測。

表:在假設利息資本化率為100%的情況下,企業資金成本提升對於樣本利潤表影響(單位:億元)

我們測算,在2018年樣本資金成本分別提升100個BP、300個BP和500個BP的假設情景之下,假設利息資本化率為100%,則未來樣本淨利潤受衝擊幅度分別為10%、30%和48%。實際上,利息資本化本身並不會改善企業的財務狀況,只是推遲了報表反映問題的時間而已。

從結果來看,我們認為如果2018年平均資金成本比現在的樣本平均資金成本提升100個BP,企業樣本的盈利(無論是當期還是遠期)都並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樣本可以透過平滑業績的方式,消除這種影響)。當這一幅度提升到300個BP時,盈利不達預期可能就會變得比較明顯。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杠杆率高的公司利潤不僅受資金成本提升的幅度比較大,其本身資金成本提升的幅度可能也比較大。樣本整體資金成本大增500個BP是不可能的,提升300個BP可能性也非常小,但個別公司的平均資金成本長期看的確有上升300個BP的可能性。資金成本對行業的威脅並不在總量層面,而在結構層面。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