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股市分析:中國巨石大剖析!

重點關注:

1,寡頭壟斷地位:世界級的玻璃纖維材料的龍頭企業,寡頭壟斷地位,新增產能正在路上,電子紗(配套電子布)創造新的增長點;可預見的未來市場需求穩步提升,企業業務有一定增速;與此同時,

企業的維持競爭力型的資本支出很小,主要的資本支出都在擴充產能和技術改進;

2,目前估值合理:2017年末股價介於25pe附近,淨利潤增長率30%+,銷售毛利率40%-50%,說明在產業鏈內有足夠的議價權;

3,潛在的重組機會:控股股東“中國建材”下屬持有的“中材科技”構成同業競爭,已承諾通過重組解決;

4,股東結構穩定:社保基金、中央匯金的持股比例維持不動,香港(海外)資金持續增持;

5,人均效率持續提升:公司近年來陸續引入智慧生產設備,生產效率持續提升,過去5年產能提高同時工人數量下降,成本控制優秀,毛利率比同行高10%左右,說明管理層優秀;

6,投資建議:長期受益於中國經濟、核心製造業復蘇及進口替代,中期受益於因電子行業持續景氣使得電子玻纖產品緊缺漲價、下游需求穩步增長使得玻纖價格穩定;以及待解決與“中材股份”的同業競爭亦存在十分確定的重組機會;中國巨石是與萬華化學一樣的一個值得長期持有的優質資產。

2018-1-28 業績預告更新:

公司公告:預計2017年淨利潤增幅35%-41%,受益於產品價格平穩及銷量增加,銷量增加來自於本年度產能的提升,印證了一直以來的判斷;未來隨著新增產能的持續投放,以及作為全球玻纖寡頭已不需要持續性的競爭力資本支出,玻纖價格將會繼續維持平穩,

營收及利潤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公司基本情況:

國資委下屬的公司,主營業務穩定,成立以來一直專注生產玻璃纖維產品,目前已成為國內玻纖龍頭企業,實際控制人即是公司的研發工程師角色,數十年專注於改良玻纖產品,具備企業家基因。

雪球上已經有很多對於中國巨石基本情況的分析的文章,我這裡就不重複了。

中國建材與中國中材旗下業務梳理:

中材科技、中國巨石存在同業競爭,且監管機構已要求解決同業競爭;參考萬華化學,也是監管機構要求解決大股東的同業競爭,目前已停牌進行重組。

根據公司公告顯示:中國建材首先會吸收中材股份,此時中國建材將會同時持有中國巨石、中材科技兩家公司;之後再規劃中國巨石和中材科技的業務合併事宜,

與此同時,公告也強調了會利於中國巨石股東利益的原則進行下一步的業務整合。

與中國化工龍頭萬華化學類似,中國巨石的研發投入充分,未來能夠持續保持全球競爭優勢及技術領先地位:

(研發費用的占比與萬華化學相似)

公司的產品技術性能與國際玻纖巨頭一致

注:玻璃纖維的高模量特性意味著材料更堅固,公司的玻纖產品性能水準與國際巨頭一致,目前接近45%的營收來自海外客戶。

玻璃纖維產品下游需求穩定,從長期趨勢來看,下游需求的領域都處於穩步增長的階段。

(風能發電、建築、電子器件、軌道交通都是玻璃纖維需求的大戶行業)

全球的玻璃纖維的產能非常集中,主要的廠商有足夠的議價權;由於已經有足夠寡頭壟斷的市場地位,公司未來只會在擴充產能、技術升級改進方面有較大的資本支出,而無需像其它競爭激烈的行業那樣必須通過巨額的資本支出來維持競爭力。

綜上所述:中國巨石是一家優秀的公司,值得投資者分出一部分倉位長期持有。(作者:LUCKYRICKY)

公司的產品技術性能與國際玻纖巨頭一致

注:玻璃纖維的高模量特性意味著材料更堅固,公司的玻纖產品性能水準與國際巨頭一致,目前接近45%的營收來自海外客戶。

玻璃纖維產品下游需求穩定,從長期趨勢來看,下游需求的領域都處於穩步增長的階段。

(風能發電、建築、電子器件、軌道交通都是玻璃纖維需求的大戶行業)

全球的玻璃纖維的產能非常集中,主要的廠商有足夠的議價權;由於已經有足夠寡頭壟斷的市場地位,公司未來只會在擴充產能、技術升級改進方面有較大的資本支出,而無需像其它競爭激烈的行業那樣必須通過巨額的資本支出來維持競爭力。

綜上所述:中國巨石是一家優秀的公司,值得投資者分出一部分倉位長期持有。(作者:LUCKYR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