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把中醫比作一種遊戲,《黃帝內經》制定其規則

陰陽觀念在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中國人生活中的一些最愛都是由兩個基本元素構成的。例如,下棋人們喜歡圍棋,繪畫人們喜歡水墨丹青,瓷器人們喜歡元朝青花瓷等。這些與那些色彩斑斕的歐洲藝術截然不同。
為什麼中國人會沉浸在這個色彩單調的二元世界當中呢?原因是在陰陽的境界中存在著深刻的哲理,可以讓人們聯想無窮,陰陽的道理可以探究世界。古人將陰陽概念定為道,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又“道法自然”。

所謂自然是指事物本身的自然屬性,而大自然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範例,自然是有生命的,是永恆的,迴圈的,不滅的。中國古人多對木質建築、木質傢俱、木質的生活用品等情有獨鍾,而這與歐洲人喜歡石材建築、銅雕藝術有所不同。這也是中國古代建築很少流傳下來的原因。明知木質的建築和製品不易保存,容易毀壞,為什麼歷朝歷代仍然癡迷於此呢?因為木頭是有生命的,

主升發的,手觸摸中會感到它的溫度、濕潤狀態、年齡,它的喜好。當氣溫適合時,它的性情溫順;當氣溫濕度不合適時,它會情緒失控,甚至出現燥裂等,這些都是石頭無法比擬的。石頭屬金,主肅殺的。可見中國人對生命的熱愛,探求真理的信念自始至終都是不變的,中醫就是生長在這樣的土壤中。

中醫像圍棋,圍棋發明已有2000多年了,至今依然受到無數人的喜愛,其原因是根本規則沒有改變。

其原有的規則使得圍棋中的陰陽哲學思想得到充分的體現,變化無窮,按照這樣的規則下棋效果最好。如果改變一下規則,同樣的棋盤和棋子,就會失去原有的情趣,例如五子棋,與圍棋一樣的棋盤和棋子,但是由於規則不一樣,已經完全失去了圍棋的陰陽關係。

中醫也有類似的情況,有的人喜歡自定規則,按照自己對中醫的感悟創造出一套系統,

其實沒有《黃帝內經》做指導容易偏離方向,雖然目前在臨床上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但是大部分方法的理論基礎講不清楚,或者說很多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一些治療方法,尤其是針灸治療方法,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幾乎沒有理論,沒有辨證,完全是臨床經驗的總結,這樣的治療方法即使是有效也是暫時的,像流星閃過一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對《黃帝內經》經文的理解不夠深入,
其實《黃帝內經》中所介紹的針灸理論、取穴原則、治療方法,邏輯性強,結構嚴謹,內容充實,應該花大力氣認真總結。不要輕易改變針灸的原始本意而另立門戶。

《黃帝內經》的學術成就是任何個人所創立的方法都不能替代的,想要真正掌握針灸治療方法的精髓實質,提高臨床療效,只有全身心投入《黃帝內經》研究,找到其固有規則,然後照此行事,這是唯一可行的,也是學習中醫的捷徑,表面看學習起來很辛苦,其實每前進一步,都是向著真理邁進,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是實實在在的知識積累。從古至今,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黃帝內經》是中醫規則的唯一制定者,因此學習《黃帝內經》是找到中醫規則的唯一途徑。

本文摘自朱燕中老師,

《闖關記我的《黃帝內經》覺悟之旅》

由朱老師獨家授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朱燕中

編輯:釋慧祥

想要真正掌握針灸治療方法的精髓實質,提高臨床療效,只有全身心投入《黃帝內經》研究,找到其固有規則,然後照此行事,這是唯一可行的,也是學習中醫的捷徑,表面看學習起來很辛苦,其實每前進一步,都是向著真理邁進,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是實實在在的知識積累。從古至今,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黃帝內經》是中醫規則的唯一制定者,因此學習《黃帝內經》是找到中醫規則的唯一途徑。

本文摘自朱燕中老師,

《闖關記我的《黃帝內經》覺悟之旅》

由朱老師獨家授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朱燕中

編輯: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