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成語知識講座:愛人好士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三國故事是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一。無論是史料《三國志》還是後來出現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及民間故事、傳說都別後人所熟知,因此也出現了不少被成語。

從今天開始,我將對在以上作品中出現的成語做一個系列的介紹。其中有的成語出自這些作品的原創,有的則是出自其他典籍而被這些作品所採用,這裡先做一個說明。

今天要介紹的成語是“愛人好士”,意為愛惜和重視人才。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先主傳》,

原文如下:

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考省靈圖,啟發讖、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這樣:大王(劉備)是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嫡系及子孫已延續百代之多,天地降福。聖上身材高大,神勇威武,廣施仁惠,厚積恩德,重視和愛護人才,因此四方人士都來依附。查閱《靈圖》,闡釋讖、緯及神明顯示的名字清楚明瞭,應該立即登上皇帝之位,

繼承高祖和光武帝的大業,延續劉氏的江山,那就是天下人的榮幸。

下面來介紹一下這個成語出現的歷史背景。西元220年,曹丕迫使漢獻帝禪位,東漢帝國滅亡,曹魏帝國由此建國。得知這個消息後,以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為首的大臣盡力鼓動劉備稱帝,

“愛人好士”這個成語便出現在諸葛亮、許靖等人上奏給劉備的奏章之中,時間是在西元221年。同年四月,劉備在成都城外的武擔山稱帝,國號為“漢”,歷史上稱之為“蜀漢”。

這裡附帶說明一下,稱帝其實是劉備早就蓄謀已久的事情。

不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諸葛亮等人甚至不惜將原本漢獻帝被曹丕冊封為山陽公之事加以篡改,變成了漢獻帝被曹丕所害,這更讓劉備的稱帝變得理所當然。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