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佛系90後也趨之若鶩的《中國新相親》究竟有何魔力?

《2017年中國單身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國單身成年人口數量已經超過2億,單身率高居不下。特別是深入職場的男女青年,疲于應付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疏於情感上的追求和溝通,

讓“相親”成為單身男女最有效的解決婚戀之道,也催生出了相親綜藝節目的火爆。

相親綜藝經歷了注重單一的男選女、女選男的1.0模式,也經歷了博眼球博話題而忘卻相親牽手本身意義的2.0時期。過度注重噱頭曾一度讓相親節目陷入潛伏期。而即將於今晚20:30在東方衛視開播的《中國新相親》,則將把相親節目帶入一個“新時代”。

相親焦慮症?統統擊退!

歲月更迭,第一批90後早已到了適婚年齡。

他們崇尚看淡一切、得過且過的生活方式,號稱“佛系”青年,但面對婚戀同樣焦慮。對於相親缺乏安全感、沒有有效的相親管道,這是90後對於相親的普遍擔憂。

《2017年中國單身報告》中同樣提到, “父母逼婚”、“公園相親”等一系列國內獨有的社會現象,源於兩代人缺乏有效溝通,成為彼此的壓力。將於1月20日起每週六晚20:30播出的東方衛視全新代際相親交友節目《中國新相親》創新模式,

為兩代人架起溝通的橋樑;某婚戀網站的調查也顯示,73%的相親男女很在乎對方的家庭背景和父母情況。《中國新相親》讓孩子們帶著父母來相親,一方面順應了父母在中國傳統的婚戀中發揮著無可替代作用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也讓兩代人在思想上進行最有效的溝通與最直接的碰撞。

《中國新相親》這種將傳統觀念和現代模式相糅合,把兩代人之間的代際溝通與婚姻觀念放到最明確的立場被討論,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綜藝之路。不同代際、不同三觀的碰撞,不僅讓90後對相親這件事甘之如飴,也將引發社會與媒體的廣泛關注與探討。可以說,《中國新相親》所帶來的實際意義,已經遠不止相親那麼簡單了,

它更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了每一位嘉賓、每一個家庭最真實的一面。

懸疑到底?革新就要玩真的

東方衛視《中國新相親》的“新”首先體現在規則上。不同於常見的電視相親節目的樣式,節目在前半程的進程中,男、女嘉賓間根本無法直接見面,只能通過“月老”張國立、臺上各家父母團開啟“隔層紗”相親形式。據首期男生家庭專場的節目編導介紹,在五組家庭集體亮相後,五位男嘉賓隨即走進第二現場的玻璃房,

通過螢幕同步觀看現場情況,期間有任何意見要發表,可以打電話通過“月老”轉接自家父母;當期女嘉賓依次上場,接受男方家庭的提問與考察。一旦有三個家庭選擇女嘉賓,將進入權力反轉,女嘉賓可以選擇任一家庭進行瞭解,女方親友們也可以上場助攻。在女嘉賓做出最終選擇之前,她不會看到任何一位男嘉賓的樣子。據悉,節目將分為男生家庭專場與女生家庭專場。

這樣的規則設定極具懸念感,也能最大程度地釋放他們彼此對對方的期待值,驚或喜,都延續到最後一秒,也一定能緊緊抓住觀眾懸在半空中的心。

張國立首次當“月老”,直言:“當月老,我是認真的!”網友們紛紛表示期待:“張國立老師一看就很靠譜。”“能夠hold住春晚和《國家寶藏》的人,功力一定杠杠的!”從節目的呈現效果來看,確實沒有辜負這份期待。睿智、幽默的他不僅讓人感到安心,也給了現場嘉賓們許多合理的建議。

東方衛視主持人陳辰此次變身“紅娘”,陪伴嘉賓父母在第三現場“觀戰”。值得一提的是,錄製現場的觀眾不僅僅只是“旁觀者”,他們還將充當大眾紅娘的身份,有什麼意見與想法,隨時可以以彈幕形式參與其中。把彈幕搬到相親現場,可算是婚戀節目的第一次了,讓本就環環相扣的環節模式,更有了符合時代特徵的新鮮碰撞。

新型代際關係怎麼溝通?帶著父母來相親!

在《中國新相親》的規則模式裡,除了單身男女,父母家人也成為了整個過程不可或缺的主角。這一方面是現實生活的映照——婚姻,往往是兩個家庭的事,離不開家人的參與;另一方面,也將代際溝通的問題搬到檯面上來討論。90後的孩子與70後的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早就隨著時代的改變漸漸發生變化。這樣的兩代人通過“相親”這個重大主旨被黏連,考驗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瞭解,也反映著代際之間觀念的差異性。或許有爭議、有磋商的空間,但只要討論了,就有進步的可能。

代際溝通的相親形式,令人溫暖。《中國新相親》首期節目中即將登場的一位男嘉賓就表示父母就是彼此的初戀,恩愛至今,這讓他感受很深,也期待自己擁有這樣一生一世的愛情。當年收入40萬的女嘉賓登場的時候,家長們圍繞著高收入女性展開了討論,有人希望她放棄工作,有人則對其表示十分欣賞。舞臺上各具個性的男女嘉賓能否牽手成功?在“愛的小船”上為子女助陣的爸媽們又會有哪些“過來人”之言?今晚20:30東方衛視《中國新相親》備受期待。兩代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中國新相親》裡不斷碰撞、磨合、交融,而節目在闡釋這種代際溝通過程的時候,也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發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不止相親?深度剖析社會現狀

東方衛視一貫以生活服務類節目見長,《相約星期六》、《百裡挑一》、《誰能百裡挑一》等等節目無一不是關注現實、關注社會,服務於人民群眾,這是媒體所應該意識和肩負的責任。《中國新相親》自然也不例外,它絕不僅僅只局限於一檔好看的戀愛交友節目,而是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開拓性的變革,為電視節目創新帶來啟發;最重要的是,在其創新背後,它有屬於自己的價值引領,代表一種趨勢或體現一種潮流,傳遞一流媒體的導向與價值。

無論是張國立、陳辰溫暖走心的引導,還是嘉賓的選擇與整體的價值體現,都是積極與普世的,既真實、又有討論空間,最切膚地反映當下主流家庭婚戀觀和社會心理,又能讓觀眾在思索之後明白,怎樣的婚姻才是幸福的,怎樣的人生選擇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東方衛視《中國新相親》基於社會需求層面的革新,讓曾幾何時陷入疲憊的相親綜藝找到了新的出路,深耕創新的同時又抓住了兩代人代際溝通這一痛點,對社會進行了深層次的情感剖析與價值引領。

原文轉自:1月19日《傳媒內參》

作者:溫靜

今晚20:30

金伯利鑽石《中國新相親》

帶著爸媽更放心

這樣的規則設定極具懸念感,也能最大程度地釋放他們彼此對對方的期待值,驚或喜,都延續到最後一秒,也一定能緊緊抓住觀眾懸在半空中的心。

張國立首次當“月老”,直言:“當月老,我是認真的!”網友們紛紛表示期待:“張國立老師一看就很靠譜。”“能夠hold住春晚和《國家寶藏》的人,功力一定杠杠的!”從節目的呈現效果來看,確實沒有辜負這份期待。睿智、幽默的他不僅讓人感到安心,也給了現場嘉賓們許多合理的建議。

東方衛視主持人陳辰此次變身“紅娘”,陪伴嘉賓父母在第三現場“觀戰”。值得一提的是,錄製現場的觀眾不僅僅只是“旁觀者”,他們還將充當大眾紅娘的身份,有什麼意見與想法,隨時可以以彈幕形式參與其中。把彈幕搬到相親現場,可算是婚戀節目的第一次了,讓本就環環相扣的環節模式,更有了符合時代特徵的新鮮碰撞。

新型代際關係怎麼溝通?帶著父母來相親!

在《中國新相親》的規則模式裡,除了單身男女,父母家人也成為了整個過程不可或缺的主角。這一方面是現實生活的映照——婚姻,往往是兩個家庭的事,離不開家人的參與;另一方面,也將代際溝通的問題搬到檯面上來討論。90後的孩子與70後的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早就隨著時代的改變漸漸發生變化。這樣的兩代人通過“相親”這個重大主旨被黏連,考驗著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瞭解,也反映著代際之間觀念的差異性。或許有爭議、有磋商的空間,但只要討論了,就有進步的可能。

代際溝通的相親形式,令人溫暖。《中國新相親》首期節目中即將登場的一位男嘉賓就表示父母就是彼此的初戀,恩愛至今,這讓他感受很深,也期待自己擁有這樣一生一世的愛情。當年收入40萬的女嘉賓登場的時候,家長們圍繞著高收入女性展開了討論,有人希望她放棄工作,有人則對其表示十分欣賞。舞臺上各具個性的男女嘉賓能否牽手成功?在“愛的小船”上為子女助陣的爸媽們又會有哪些“過來人”之言?今晚20:30東方衛視《中國新相親》備受期待。兩代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中國新相親》裡不斷碰撞、磨合、交融,而節目在闡釋這種代際溝通過程的時候,也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發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不止相親?深度剖析社會現狀

東方衛視一貫以生活服務類節目見長,《相約星期六》、《百裡挑一》、《誰能百裡挑一》等等節目無一不是關注現實、關注社會,服務於人民群眾,這是媒體所應該意識和肩負的責任。《中國新相親》自然也不例外,它絕不僅僅只局限於一檔好看的戀愛交友節目,而是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開拓性的變革,為電視節目創新帶來啟發;最重要的是,在其創新背後,它有屬於自己的價值引領,代表一種趨勢或體現一種潮流,傳遞一流媒體的導向與價值。

無論是張國立、陳辰溫暖走心的引導,還是嘉賓的選擇與整體的價值體現,都是積極與普世的,既真實、又有討論空間,最切膚地反映當下主流家庭婚戀觀和社會心理,又能讓觀眾在思索之後明白,怎樣的婚姻才是幸福的,怎樣的人生選擇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東方衛視《中國新相親》基於社會需求層面的革新,讓曾幾何時陷入疲憊的相親綜藝找到了新的出路,深耕創新的同時又抓住了兩代人代際溝通這一痛點,對社會進行了深層次的情感剖析與價值引領。

原文轉自:1月19日《傳媒內參》

作者:溫靜

今晚20:30

金伯利鑽石《中國新相親》

帶著爸媽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