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後上海小夥癡迷于樂高中的迷你天地,積木零件多到“可以在裡面游泳”

這幾天,北京的公車、地鐵上都在播放一則名為《呆元的煩惱》的紀錄片,片中主角是熱愛樂高積木的90後大男孩徐嘉元,因為癡迷于樂高積木,他被朋友們昵稱為“呆元”。

紀錄片是2年前拍攝的,

那時候的“待業青年”呆元很煩惱:世道如此艱難,還要不要找和積木相關的工作?如今,成為國內首位樂高探索中心拼砌大師後,呆元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他的煩惱只剩下如何處理家中那堆滿一間房的積木作品和零件。

【呆元的煩惱】

2年前的呆元剛從大學畢業不久,陸陸續續換了幾個和樂高相關工作的他,還處於待業狀態。要放棄樂高選擇別的工作,呆元並不願意。

作為一名90後,他從7歲起就開始接觸樂高積木,那時候樂高才剛剛進入中國。船模、飛機、建築、街景…漸漸地,呆元家裡的樂高積木越堆越多,整理起來的積木零件收納盒放滿了一面牆。

呆元作品招財貓

進入大學後,呆元有更多時間泡在搭積木上,完成的作品也越來越多。

為了和同樣熱愛積木的人溝通,他在國內lego吧尋找同好,還當了一段時間的吧主,成為吧內“大神”。不過,要想更進一步,找到和積木相關的固定工作並不容易,在積木上花費越來越多,呆元不禁猶豫還要不要堅持從事樂高積木相關的工作。

呆元和樂高拼成的龍

好在他的等待是值得的,2016年國內首家樂高探索中心在上海開業前,舉辦了一場拼砌比賽,吸引了國內不少玩家,呆元也是其中之一。怎樣在強手中脫穎而出?呆元為此琢磨了一周。比賽最後一輪的主題是“動物”和“互動”,如果簡單地拼一個動物一定沒意思,為什麼不和熱門遊戲結合呢?呆元在腦海中構建了一個場景:木板上一隻憤怒的小鳥,

正瞄準著遠處綠色的反派豬。小朋友彈動木板,小鳥就像手機遊戲中一樣,飛出去砸倒了敵人。果然,這件作品受到在場的評委青睞,呆元也順利拿到第一名,正式做起了夢寐以求的工作。

【用積木搭建不同的世界】

如今回頭看2年前的視頻,呆元感歎自己已經“翻篇”了,不僅找到了心儀的工作,節目中的女友成為了自己的妻子,他的女兒也剛剛出生。他最新的煩惱也變成了怎樣賺錢買大房子,

好容納自己的積木零件和作品,因為零件已經“多到女兒可以在裡面游泳了。”

呆元和妻子,扇子上寫著“一塊五的包子捨不得,一千五的樂高立即買”

平時,呆元工作中一部分內容是啟發小朋友如何用積木打造創意作品,親和力強的他很快就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會不會讓女兒今後接觸樂高積木?“當然會。”呆元說。“完成一件積木作品,不僅開發了動手能力,還能開發講故事的能力,連我自己都覺得玩積木後變聰明了。”

樂高積木拼砌成的花束

在呆元看來,樂高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可以演繹出千變萬化的故事。利用手中的樂高積木,一座座高樓、一個個場景被很快搭建好,將小人放入其中,就能“勾勒”出一個個不同的世界。同樣的一些零件,可以拼出汽車,也可以改造成輪船和直升機,再加入小人和道具,一個個天馬行空的故事就成型了。

呆元不久前的一件大型作品就是如此,在以蝙蝠俠為原型的作品中,他將蝙蝠俠的秘密基地——蝙蝠洞用樂高積木一點點拼砌出,還原了漫畫設定中的蝙蝠車、水潭、石柱等元素,經典反派小丑則綁著氣球從天而降。不少蝙蝠俠漫畫迷都對這件作品印象深刻,雖然是樂高玩具,但整個場景的表現力很強,藏了好幾個‘梗’,粉絲看到都能會心一笑。

蝙蝠洞拼砌過程

呆元作品,集齊蝙蝠俠、小丑等元素

除了靜態的動物、場景、建築之外,呆元還曾嘗試過將樂高積木拍成定格動畫,搭好背景,利用微距拍攝,微演員、微表情、微佈景的表現力不輸大片,視頻一經上傳,就在網路上突破了200萬的點擊量。

【積木比網路遊戲好玩多了】

在國內,“全年齡”的積木玩具俘獲了大大小小的粉絲。樂高積木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呆元的同齡人應該是最早接觸到的一批粉絲,不過,相對于樂高的發源地丹麥以及美國、德國等國家,國內的樂高玩家還處於起步階段。

看多了國外大師的作品,呆元也早就生出了去別的國家看看的念頭。就連度蜜月,他也不忘去樂高樂園。去年,他就和妻子一起,去日本名古屋新開的樂高樂園一探究竟。在那裡,守門的不是石獅子,而是“積木”獅子。一路上,所有的雕塑、城堡、碰碰車、過山車等遊客設施不是積木搭成的,就是積木造型的,讓呆元看得眼花繚亂。

迷你大阪城,角落還有不少“遊客”

讓呆元最喜歡的,還是樂園中的迷你天地區域。全世界所有樂高樂園和探索中心都有這個區域,搭建的是樂園所在國家的特色建築。比如,名古屋的迷你天地就不乏大阪城、富士山、東京塔等日本著名景點。有意思的是,景點的角落還有不少形形色色的“迷你”塑膠遊客,真人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迷你”街景和建築,成了誤入小人國的巨人。

日本名古屋樂高樂園的迷你天地裡,有東京塔等地標建築

目前,丹麥、英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都已經開設了樂高主題樂園,在這些國家,都有一大批樂高積木迷。對於國外很多孩子來說,樂高是他們最早接觸的玩具之一。繼樂高探索中心之後,上海的樂高樂園也將與大家見面。呆元說,希望未來有更多孩子喜歡上積木,“玩過積木才知道,這比網路遊戲有意思得多。”

欄目主編:李寶花 文字編輯:裘雯涵 編輯郵箱:renwoxinggy@163.com 圖片均由呆元提供。會不會讓女兒今後接觸樂高積木?“當然會。”呆元說。“完成一件積木作品,不僅開發了動手能力,還能開發講故事的能力,連我自己都覺得玩積木後變聰明了。”

樂高積木拼砌成的花束

在呆元看來,樂高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可以演繹出千變萬化的故事。利用手中的樂高積木,一座座高樓、一個個場景被很快搭建好,將小人放入其中,就能“勾勒”出一個個不同的世界。同樣的一些零件,可以拼出汽車,也可以改造成輪船和直升機,再加入小人和道具,一個個天馬行空的故事就成型了。

呆元不久前的一件大型作品就是如此,在以蝙蝠俠為原型的作品中,他將蝙蝠俠的秘密基地——蝙蝠洞用樂高積木一點點拼砌出,還原了漫畫設定中的蝙蝠車、水潭、石柱等元素,經典反派小丑則綁著氣球從天而降。不少蝙蝠俠漫畫迷都對這件作品印象深刻,雖然是樂高玩具,但整個場景的表現力很強,藏了好幾個‘梗’,粉絲看到都能會心一笑。

蝙蝠洞拼砌過程

呆元作品,集齊蝙蝠俠、小丑等元素

除了靜態的動物、場景、建築之外,呆元還曾嘗試過將樂高積木拍成定格動畫,搭好背景,利用微距拍攝,微演員、微表情、微佈景的表現力不輸大片,視頻一經上傳,就在網路上突破了200萬的點擊量。

【積木比網路遊戲好玩多了】

在國內,“全年齡”的積木玩具俘獲了大大小小的粉絲。樂高積木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呆元的同齡人應該是最早接觸到的一批粉絲,不過,相對于樂高的發源地丹麥以及美國、德國等國家,國內的樂高玩家還處於起步階段。

看多了國外大師的作品,呆元也早就生出了去別的國家看看的念頭。就連度蜜月,他也不忘去樂高樂園。去年,他就和妻子一起,去日本名古屋新開的樂高樂園一探究竟。在那裡,守門的不是石獅子,而是“積木”獅子。一路上,所有的雕塑、城堡、碰碰車、過山車等遊客設施不是積木搭成的,就是積木造型的,讓呆元看得眼花繚亂。

迷你大阪城,角落還有不少“遊客”

讓呆元最喜歡的,還是樂園中的迷你天地區域。全世界所有樂高樂園和探索中心都有這個區域,搭建的是樂園所在國家的特色建築。比如,名古屋的迷你天地就不乏大阪城、富士山、東京塔等日本著名景點。有意思的是,景點的角落還有不少形形色色的“迷你”塑膠遊客,真人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迷你”街景和建築,成了誤入小人國的巨人。

日本名古屋樂高樂園的迷你天地裡,有東京塔等地標建築

目前,丹麥、英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都已經開設了樂高主題樂園,在這些國家,都有一大批樂高積木迷。對於國外很多孩子來說,樂高是他們最早接觸的玩具之一。繼樂高探索中心之後,上海的樂高樂園也將與大家見面。呆元說,希望未來有更多孩子喜歡上積木,“玩過積木才知道,這比網路遊戲有意思得多。”

欄目主編:李寶花 文字編輯:裘雯涵 編輯郵箱:renwoxinggy@163.com 圖片均由呆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