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NBA球員最易受傷的八個部位 考神能滿血回歸嗎?

在鵜鶘對陣火箭的比賽中,鵜鶘獲勝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球隊核心球員考辛斯遭遇了跟腱斷裂的重傷,將缺席賽季剩下的比賽,預計要休戰6-10個月。

這無疑對考辛斯和鵜鶘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球隊本可以在季後賽掀起波瀾,現在只能為季後賽席位而戰了。而考辛斯更是面臨合同年,以他之前的表現來看,拿到一份頂薪合同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鵜鶘也準備在今年夏天為他奉上一份5年1.75億美元的頂薪合同,然而他的傷病讓這一切變得撲朔迷離。

考辛斯在黃金年齡遭遇如此嚴重的傷病,誰也不知道傷癒歸來後他的狀態能恢復到幾成。

傷病已成為球員最大的敵人,很多球星都被傷病困擾著,有些傷病更是球員殺手,一旦中招很可能再也恢復不到之前的狀態。

那麼NBA球員最容易受傷的身體部位是哪裡?考辛斯如何才能才能滿血回歸呢?在騰訊體育原創欄目《合理評球》中,張衛平給大家帶來深入的分析。

NBA球員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哪裡?

不同的運動項目有不同的傷病,比如橄欖球運動因為衝撞得太厲害,一般都是腦震盪或各種各樣的骨折;打網球揮拍的時候容易傷到肘部,所以我們常說“網球肘”。那麼籃球呢?

容易受傷的部位首先是腳踝,一般是崴腳,踩到別人腳上,別人一抽腳就會崴腳,有時候會傷到韌帶有時候會骨折,這是籃球最常見的傷病。

第二,膝關節受傷。一種是半月板損傷,因為要不斷的跑動和變向,半月板容易勞損或撞擊受傷;另一種是十字韌帶撕裂,由於變向或被其他球員撞擊,十字韌帶容易受傷。

第三,腰部受傷。其中大部分是小關節錯位和腰椎間盤突出,脊椎小關節錯位壓迫神經非常疼,

原因是打籃球做很多動作都用到腰部,包括不斷扭動、做假動作、摔倒後震到或閃到腰,這些都是造成腰部受傷的原因。

第四,腹股溝拉傷。主要是由於動作幅度太大,比如上籃的時候或用力過猛,容易把腹股溝拉傷,這時候也可以繼續打,但是會很疼,會限制發揮。

第五,手指、手腕受傷。接球時隊友的傳球力量過大、接球的部位不對或球性不好都容易手指戳傷;手腕受傷大部分是由於摔倒後用手扶地,

由於手腕的骨頭特別脆弱,特別容易骨折。

第六,肩部拉傷。由於動作幅度過大,或者搶位時和對方糾纏在一起,會造成肩部受傷。

第七,不同部位的骨折。這些都是硬傷,摔到哪裡或是自己落地的時候發生意外,比如“泡椒”和海沃德都是這種硬傷。

第八,疲勞性骨折。某個部位長期得不到休息,長期勞損會有應激性或疲勞性骨折,比如大個子的腳趾或腳面骨,比爾-沃頓的腳部做了幾十次手術,包括姚明因為身高和體重,腳部太疲勞禁不住身體重量長期的壓迫,所以容易受傷。

以上就是籃球比較容易受傷的部位和受傷的原因。

考辛斯還能滿血回歸嗎?

我們來看考辛斯對陣火箭時的受傷,他的跟腱斷裂也是運氣不好,他當時的罰球如果進了就沒事了,沒進之後他拼命去搶球,在搶球的時候也沒有身體接觸,在他蹬地起跳和落地的過程中跟腱斷裂。

跟腱斷裂可以說是最嚴重的傷病之一,無論是籃球還是其他的項目,能夠完全恢復的不多,有一個形容人的死穴的說法叫“阿克琉斯之踵”,這裡受傷不容易恢復,因為跟腱是人身體中最粗最長最強壯的肌腱,把小腿的肌肉連接到跟骨上,如同橡皮筋一樣連接在一起,平時勾腳尖或抬起腳跟就能感受到跟腱,人的走、跑、跳,包括急起急停或者把腳向任何方向移動都要依靠跟腱。

普通人和運動員都可能跟腱受傷,一般都是40-60歲的男性,女性或男性運動員這種傷並不算常見,但實際上有不少知名的運動員都受此傷病困擾。如果籃球運動員跟腱斷裂時在30歲或以上,職業生涯會縮短很多,基本只能再打1-2個賽季;如果受傷時是30歲以下,至少不會立即影響運動壽命,但是恢復之後很難再達到巔峰水準。

不過目前的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以前跟腱斷裂要恢復9-12個月,現在6-8個月就可以恢復。一般跟腱斷裂後需要手術,這個手術並不是大手術,手術時間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手術之後會從膝關節到腳尖打石膏,並且讓腳尖一直指著地,這樣固定住可以讓跟腱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這樣更有利於恢復。

幾周之後換短一些的石膏,腳尖可以稍微平一些,這樣一直到腳可以在正常位置平放。6-12周以後,醫生很可能會讓你穿上那種類似內增高的鞋,把腳跟墊起來,保護跟腱不用過多受力或伸展,這樣可以儘快恢復。

在腳打上石膏後還不能不動,前兩周可以做一些上肢的練習,2-4周可以加上腰腹、臀部等核心力量的練習,一般6-8周可以用傷腿站立,可以站立10秒,並通過游泳或原地騎自行車進行恢復。普通人4-6個月後基本可以正常運動,完全恢復則需要一年,但是可能永遠都不會100%像以前那麼有力量了。

以前在科比跟腱斷裂時舉過很多跟腱受傷的例子,我們再來重溫一下。比如最近的魯迪-蓋伊,他2017年受傷的時候是30歲,當時他在國王場均出戰34分鐘,得到19分,是生涯效率最好的時候,跟腱受傷後他來到馬刺,他的場上效率依然不錯,但出場時間大大減少,波波維奇教練對他很保護,他的恢復算不錯的。再比如馬修斯,2015年受傷的時候是28歲,當時他是在開拓者,後來換到了小牛(現獨行俠),他恢復得比較快,和蓋伊一樣算是恢復得不錯的。

另外像詹寧斯26歲受傷,受傷前他在活塞和雄鹿打得不錯,是球隊的核心後衛,受傷後現在已經流落到中國打球了。再有就是科比,2013年在他34歲的時候受傷,以高中生身份進入聯盟的科比那時已經打了很多賽季,當時已經過了生涯巔峰,受傷之前他依然場均可以用46%的命中率砍下27+的得分,但是受傷康復之後,35歲的科比只打了6場球,之後又打了3個賽季,一共打了66場比賽,情況大家也知道,無論是場均得分還是命中率都急劇下降,這和他的傷病關係非常大。還有比盧普斯是2012年在他35歲的時候受傷,恢復後打了41場比賽就退役了。

唯一一個另類就是“人類電影精華”多明尼克-威爾金斯,他是32歲受傷,受傷之後的下一個賽季反而打得更好,之後的兩個賽季場均得到28分7籃板,有著45%的投籃命中率。

以上都是後衛或小前鋒,沒有過大的體重讓跟腱去承受,而“表妹”考辛斯是中鋒位置,他的體重很大,也要用很大力量去蹬地起跳,所以大個子的恢復不如小個子球員,比如瓦萊喬32歲時受傷,受傷後只打了67場比賽,打了588分鐘就退役了。還有奧庫2010年受傷時是30歲,受傷之後打了30場比賽就退役了。包括布蘭德是28歲受傷,受傷之後雖然打了很長時間,但得分和籃板都大幅下降,所以大個子球員跟腱受傷後會受到更大影響。

不過考辛斯只有27歲,並且現代醫學一直在進步,比以前先進了很多,無論是手術還是術後恢復,我覺得考辛斯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一定要遵醫囑。現在的醫學越來越先進,醫生的方法也越來越多,會有很好的治療方案,要根據醫生的方案不要著急,也不要想合同年的事,想這些已經沒有用了,要按照醫生的安排,慢慢去練習和恢復,我覺得他恢復之後還是能夠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第八,疲勞性骨折。某個部位長期得不到休息,長期勞損會有應激性或疲勞性骨折,比如大個子的腳趾或腳面骨,比爾-沃頓的腳部做了幾十次手術,包括姚明因為身高和體重,腳部太疲勞禁不住身體重量長期的壓迫,所以容易受傷。

以上就是籃球比較容易受傷的部位和受傷的原因。

考辛斯還能滿血回歸嗎?

我們來看考辛斯對陣火箭時的受傷,他的跟腱斷裂也是運氣不好,他當時的罰球如果進了就沒事了,沒進之後他拼命去搶球,在搶球的時候也沒有身體接觸,在他蹬地起跳和落地的過程中跟腱斷裂。

跟腱斷裂可以說是最嚴重的傷病之一,無論是籃球還是其他的項目,能夠完全恢復的不多,有一個形容人的死穴的說法叫“阿克琉斯之踵”,這裡受傷不容易恢復,因為跟腱是人身體中最粗最長最強壯的肌腱,把小腿的肌肉連接到跟骨上,如同橡皮筋一樣連接在一起,平時勾腳尖或抬起腳跟就能感受到跟腱,人的走、跑、跳,包括急起急停或者把腳向任何方向移動都要依靠跟腱。

普通人和運動員都可能跟腱受傷,一般都是40-60歲的男性,女性或男性運動員這種傷並不算常見,但實際上有不少知名的運動員都受此傷病困擾。如果籃球運動員跟腱斷裂時在30歲或以上,職業生涯會縮短很多,基本只能再打1-2個賽季;如果受傷時是30歲以下,至少不會立即影響運動壽命,但是恢復之後很難再達到巔峰水準。

不過目前的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以前跟腱斷裂要恢復9-12個月,現在6-8個月就可以恢復。一般跟腱斷裂後需要手術,這個手術並不是大手術,手術時間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手術之後會從膝關節到腳尖打石膏,並且讓腳尖一直指著地,這樣固定住可以讓跟腱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這樣更有利於恢復。

幾周之後換短一些的石膏,腳尖可以稍微平一些,這樣一直到腳可以在正常位置平放。6-12周以後,醫生很可能會讓你穿上那種類似內增高的鞋,把腳跟墊起來,保護跟腱不用過多受力或伸展,這樣可以儘快恢復。

在腳打上石膏後還不能不動,前兩周可以做一些上肢的練習,2-4周可以加上腰腹、臀部等核心力量的練習,一般6-8周可以用傷腿站立,可以站立10秒,並通過游泳或原地騎自行車進行恢復。普通人4-6個月後基本可以正常運動,完全恢復則需要一年,但是可能永遠都不會100%像以前那麼有力量了。

以前在科比跟腱斷裂時舉過很多跟腱受傷的例子,我們再來重溫一下。比如最近的魯迪-蓋伊,他2017年受傷的時候是30歲,當時他在國王場均出戰34分鐘,得到19分,是生涯效率最好的時候,跟腱受傷後他來到馬刺,他的場上效率依然不錯,但出場時間大大減少,波波維奇教練對他很保護,他的恢復算不錯的。再比如馬修斯,2015年受傷的時候是28歲,當時他是在開拓者,後來換到了小牛(現獨行俠),他恢復得比較快,和蓋伊一樣算是恢復得不錯的。

另外像詹寧斯26歲受傷,受傷前他在活塞和雄鹿打得不錯,是球隊的核心後衛,受傷後現在已經流落到中國打球了。再有就是科比,2013年在他34歲的時候受傷,以高中生身份進入聯盟的科比那時已經打了很多賽季,當時已經過了生涯巔峰,受傷之前他依然場均可以用46%的命中率砍下27+的得分,但是受傷康復之後,35歲的科比只打了6場球,之後又打了3個賽季,一共打了66場比賽,情況大家也知道,無論是場均得分還是命中率都急劇下降,這和他的傷病關係非常大。還有比盧普斯是2012年在他35歲的時候受傷,恢復後打了41場比賽就退役了。

唯一一個另類就是“人類電影精華”多明尼克-威爾金斯,他是32歲受傷,受傷之後的下一個賽季反而打得更好,之後的兩個賽季場均得到28分7籃板,有著45%的投籃命中率。

以上都是後衛或小前鋒,沒有過大的體重讓跟腱去承受,而“表妹”考辛斯是中鋒位置,他的體重很大,也要用很大力量去蹬地起跳,所以大個子的恢復不如小個子球員,比如瓦萊喬32歲時受傷,受傷後只打了67場比賽,打了588分鐘就退役了。還有奧庫2010年受傷時是30歲,受傷之後打了30場比賽就退役了。包括布蘭德是28歲受傷,受傷之後雖然打了很長時間,但得分和籃板都大幅下降,所以大個子球員跟腱受傷後會受到更大影響。

不過考辛斯只有27歲,並且現代醫學一直在進步,比以前先進了很多,無論是手術還是術後恢復,我覺得考辛斯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一定要遵醫囑。現在的醫學越來越先進,醫生的方法也越來越多,會有很好的治療方案,要根據醫生的方案不要著急,也不要想合同年的事,想這些已經沒有用了,要按照醫生的安排,慢慢去練習和恢復,我覺得他恢復之後還是能夠達到相當高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