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莉解讀韓國軍改2.0版:或將遭本國陸軍高級將領反對!

韓國國防部日前宣佈,計畫到2022年將現役兵力總額從62萬人裁減至50萬人。根據文在寅政府提出的“國防改革2.0”方案,這次裁軍以裁減陸軍為主,海空軍維持現有規模不變,並新增工程、機動、登陸作戰三大攻勢機動部隊。

此外,韓軍還將進行大範圍改革,包括改革作戰理念、軍隊結構、國防產業、兵營文化等,並緩解韓朝緊張局勢。那麼,文在寅政府為何大範圍裁減和整編軍隊?這些舉措能否達到增強戰鬥力的目的?相關話題,今日觀察員、軍事專家李莉為您深入解讀。

韓國總統文在寅(資料圖)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分析指出,韓國這次裁軍延續了其國防部多年來推動的國防制度改革,裁減軍隊員額既是出於精簡高效的目的,也是基於韓國出生率較低,徵兵遇到困難而不得已採取的做法。

韓國自己把它叫做國防改革的2.0版,所以大家從概念本身就能夠看出來它是一個更高階段的推進。

首先,現在韓國防部在徵兵時出現了困難。

主要是這幾年韓國本身有老齡化問題,生育率始終不高,它要維繫過去的規模恐怕也做不到。

韓國特種兵進行冬訓

但是縮減不是它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增強戰鬥力。這個減員不是盲目地減,它還是有側重的。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認為,裁軍12萬,首先側重更多的是陸軍。因為歷史的原因,韓國陸軍規模是比較大的,陸軍的兵力有48萬多一點,裁到12萬以後,就是36萬人,相對來講是比較精幹的。

第二,用一個替代辦法,比如準備雇傭平民從事一些非戰鬥任務。所謂非戰鬥任務就是通常所說的保障,比如後勤保障、裝備保障,很多都是可以由民營企業去完成的,一旦有一部分任務不用戰鬥員負責的時候,

就可以讓更多的士兵騰出來,更關注作戰或者其它更重要的一些工作。

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資料圖)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分析指出,韓軍這次改革將重點從指揮體制、兵力結構、國防工業等方面著手,意圖打造一支敏捷高效的軍隊。


現在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他被用起來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要推動文在寅總統提出的關於國防改革的很重要構想。他講未來的韓軍會像一隻豹子一樣,這個豹子就是敏捷,但是同樣還要強大。這應該是未來它整個韓國軍隊改革的重心。

第一,一定要理順韓國軍隊作戰的指揮體制。從目前韓國軍隊來講,聯合參謀本部的長期是陸軍來把持的,這是韓國目前統一指揮,包括聯合作戰能力不足,所以這個肯定是要改的。

第二,在兵力的結構。陸軍確實歷史的原因是很龐大的,但什麼樣的規模是好的,或者說以何種兵力結構來確定目前陸軍和海軍、空軍的基本比例,我想這個恐怕是這次必須要回答的。

第三,有它所謂的自主的國防工業。文在寅多次提出來的,韓國自己要有獨立的,而且是強有力的國防工業的力量。比如防務合作,比如拓寬整個國防工業發展的管道,包括核心技術的轉化,也包括降低對目前國外軍工行業的依賴,就打造韓國自己的品牌。

這些都是這次韓國國防改革的重要內容。

按照現有方案設想,韓軍今後將雇用更多文職人員從事非戰鬥任務,同時大幅減少軍官特別是高級軍官人數。此外,韓軍還計畫將目前21個月的服兵役時間在2022年之前分階段減至18個月,把女軍人的比例增至8.8%左右。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指出,現有的方案還存在多方面阻力和局限,能否達到增強戰鬥力的目的還需進一步觀察。

首先,這個制衡就是比如美國因素。特別是關於戰時指揮權的移交問題,這是歷任韓國政府一直追求的,但是始終沒有推動的。

第二,和韓國軍隊內部結構有關,因為現在韓國陸軍規模很大,而且目前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大部分的重要職務都是陸軍來把持的。雖然提出裁減的重點在陸軍,但是能不能順利實現?在執行過程當中,可能還會遇到陸軍相關的,特別是有一些高級將領的反對和阻力。

第三,韓國現在所提出的構想,女兵的比例要加大,包括引進地方人員,但是這種引進,對戰鬥力核心部分(是不是)有所提高,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衡的舉措。這恐怕還不能完全給它最後的就像改革會非常成功的結論。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更細的細節,還要看看下一步的效果,比如他把義務兵的服役期限改了,從現在21個月縮短到18個月,這個縮短好不好?因為現在都隨著大量高新技術裝備的不斷湧現,部隊戰鬥員剛剛熟悉了裝備,剛剛熟悉了部隊基本的作戰條令,然後他就退役了。像這種高密度的輪換好不好,未來還需要有進一步評估的辦法。(責任編輯:鐘紫舟)

(《晚高峰觀軍情》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唯一一檔日播軍事評論欄目,每天18時15分播出,播出頻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北京地區FM:106.1; 新聞郵箱:gfsk@cnr.cn和guofangshikong@qq.com)

包括聯合作戰能力不足,所以這個肯定是要改的。

第二,在兵力的結構。陸軍確實歷史的原因是很龐大的,但什麼樣的規模是好的,或者說以何種兵力結構來確定目前陸軍和海軍、空軍的基本比例,我想這個恐怕是這次必須要回答的。

第三,有它所謂的自主的國防工業。文在寅多次提出來的,韓國自己要有獨立的,而且是強有力的國防工業的力量。比如防務合作,比如拓寬整個國防工業發展的管道,包括核心技術的轉化,也包括降低對目前國外軍工行業的依賴,就打造韓國自己的品牌。

這些都是這次韓國國防改革的重要內容。

按照現有方案設想,韓軍今後將雇用更多文職人員從事非戰鬥任務,同時大幅減少軍官特別是高級軍官人數。此外,韓軍還計畫將目前21個月的服兵役時間在2022年之前分階段減至18個月,把女軍人的比例增至8.8%左右。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指出,現有的方案還存在多方面阻力和局限,能否達到增強戰鬥力的目的還需進一步觀察。

首先,這個制衡就是比如美國因素。特別是關於戰時指揮權的移交問題,這是歷任韓國政府一直追求的,但是始終沒有推動的。

第二,和韓國軍隊內部結構有關,因為現在韓國陸軍規模很大,而且目前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大部分的重要職務都是陸軍來把持的。雖然提出裁減的重點在陸軍,但是能不能順利實現?在執行過程當中,可能還會遇到陸軍相關的,特別是有一些高級將領的反對和阻力。

第三,韓國現在所提出的構想,女兵的比例要加大,包括引進地方人員,但是這種引進,對戰鬥力核心部分(是不是)有所提高,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衡的舉措。這恐怕還不能完全給它最後的就像改革會非常成功的結論。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更細的細節,還要看看下一步的效果,比如他把義務兵的服役期限改了,從現在21個月縮短到18個月,這個縮短好不好?因為現在都隨著大量高新技術裝備的不斷湧現,部隊戰鬥員剛剛熟悉了裝備,剛剛熟悉了部隊基本的作戰條令,然後他就退役了。像這種高密度的輪換好不好,未來還需要有進一步評估的辦法。(責任編輯:鐘紫舟)

(《晚高峰觀軍情》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唯一一檔日播軍事評論欄目,每天18時15分播出,播出頻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北京地區FM:106.1; 新聞郵箱:gfsk@cnr.cn和guofangshiko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