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日大寒,全椒最冷的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二十四節氣,首尾相接,周而復始。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它意味著四時的終結,

也預兆著新春的開始。

大寒之後,便是立春了。

讓我們一起靜靜等候,

等待春天,等待來年的美好。

每年西曆1月20日前後,

太陽到達黃經300°時,

即為大寒。

它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

也是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捩點。

冬至一陽初生後,陽氣逐漸強大,

由下而上,經小寒至大寒,

才徹底將寒氣逐出地面。

大寒時節,陰寒密佈地面,

悲風鳴樹、寒野蒼茫,寒氣砭骨。

大寒後十五日,陽氣就會驅逐陰寒了,

便是立春。

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節氣中,

經常會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會出現持續低溫。

近代氣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農諺說,“大寒三白定豐年”。“三白”,是指三場雪,“三”為虛指。意為大寒降雪得豐年之意。

大寒三候

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雞始乳,意為大寒節氣雞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陽氣,開始孵小雞。

征鳥厲疾,征鳥指鷹隼之類的飛鳥,厲疾是厲猛、捷速之意。征鳥盤旋於空中獵食,以補充能量抵禦嚴寒。

水澤腹堅,是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中央,厚而實。而寒至極處,物極必反,堅冰深處春水生。

大寒習俗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

醃制年肴,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

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雇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鑿冰儲存

由於天氣的原因,大寒前後可開展的戶外娛樂活動並不多。在古代,出於生活需要,當大寒來臨、冰凍得更堅硬結實之後,人們開始鑿冰儲存,以備來年選用。過去沒有冰箱,夏天人們需要冰來冰鎮肉類、水果,便於保鮮。所以,在冰凍得最厚的大寒就得開始儲存冰。

在清代,到了大寒,一般要舉行溜冰比賽,算是宮廷裡的一項“體育運動”。從歷史記載來看,當時冰上的表演類型還是挺多的,比如打冰球,還有冰上的一些表演、雜技之類,有點類似現在的花樣滑冰。

粘灶王嘴

大寒期間,農曆臘月廿三為祭灶節,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習俗。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定賞罰。

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灶王爺說壞話。常用的灶神聯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

大寒美食

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種。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有溫散風寒、潤肺健脾胃的功效;老百姓選擇在“大寒”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帶著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

老母雞湯

到了寒冬季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大寒已是農曆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裡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八寶粥

古時在北方,大寒天氣雖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制年肴,準備年貨,迎接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大寒這天,還會制做傳統的八寶粥食材,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八寶飯

八寶飯是中國傳統名點,流行於全國各地,江南尤盛。各地的配方大同小異,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後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今歲雨雪晚,歲莫始大寒。

光陰荏苒,我們又將迎來一個新的迴圈。

這一年,你是否圓滿?

是否留有遺憾?

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個春天,

也許,轉角處,

有幸福在等你。

參軍衝鋒號

依法參加兵役登記是每名適齡公民的法定義務。年滿18周歲男青年(2000年出生)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可登錄徵兵網(https://www.gfbzb.gov.cn/) 或者關注“中國民兵”公眾號進行兵役登記。參軍吧!熱血軍營歡迎你!

通知

只要您在一周內,即每週六至下週五堅持每天轉發一條美好全椒文章到朋友圈,同時為美好全椒文章點贊,一周不少於30次,您將有機會免費領取價值128元的金種子酒一瓶。每週日下午3點,在儒林路181號縣政府大院,等待您前來領獎,每個星期發放30瓶酒,憑手機現場領取,領完為止,不得代領!(如遇惡劣天氣等情況,領獎時間將另行告知。)

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綜合

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雇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鑿冰儲存

由於天氣的原因,大寒前後可開展的戶外娛樂活動並不多。在古代,出於生活需要,當大寒來臨、冰凍得更堅硬結實之後,人們開始鑿冰儲存,以備來年選用。過去沒有冰箱,夏天人們需要冰來冰鎮肉類、水果,便於保鮮。所以,在冰凍得最厚的大寒就得開始儲存冰。

在清代,到了大寒,一般要舉行溜冰比賽,算是宮廷裡的一項“體育運動”。從歷史記載來看,當時冰上的表演類型還是挺多的,比如打冰球,還有冰上的一些表演、雜技之類,有點類似現在的花樣滑冰。

粘灶王嘴

大寒期間,農曆臘月廿三為祭灶節,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習俗。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定賞罰。

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灶王爺說壞話。常用的灶神聯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

大寒美食

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種。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有溫散風寒、潤肺健脾胃的功效;老百姓選擇在“大寒”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帶著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

老母雞湯

到了寒冬季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大寒已是農曆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裡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八寶粥

古時在北方,大寒天氣雖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制年肴,準備年貨,迎接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大寒這天,還會制做傳統的八寶粥食材,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八寶飯

八寶飯是中國傳統名點,流行於全國各地,江南尤盛。各地的配方大同小異,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後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今歲雨雪晚,歲莫始大寒。

光陰荏苒,我們又將迎來一個新的迴圈。

這一年,你是否圓滿?

是否留有遺憾?

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個春天,

也許,轉角處,

有幸福在等你。

參軍衝鋒號

依法參加兵役登記是每名適齡公民的法定義務。年滿18周歲男青年(2000年出生)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可登錄徵兵網(https://www.gfbzb.gov.cn/) 或者關注“中國民兵”公眾號進行兵役登記。參軍吧!熱血軍營歡迎你!

通知

只要您在一周內,即每週六至下週五堅持每天轉發一條美好全椒文章到朋友圈,同時為美好全椒文章點贊,一周不少於30次,您將有機會免費領取價值128元的金種子酒一瓶。每週日下午3點,在儒林路181號縣政府大院,等待您前來領獎,每個星期發放30瓶酒,憑手機現場領取,領完為止,不得代領!(如遇惡劣天氣等情況,領獎時間將另行告知。)

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