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價牛市來了?——沒有!2018年黃金投資切莫一味做多

【年度報告之黃金篇】影響金價的主要因素或已轉向全球流動性

近期,不少朋友向滙智君諮詢怎麼看當前的金價以及今年黃金的投資策略。在每週一期的【匯市周評】中,滙智君也都會對金價進行分析和展望,大家可留意。在上周,匯智君就寫到“在技術上看,金價上漲將在1350至1360一帶遇到阻力。一般情況下,美元指數下跌,金價則會出現上漲。但是,這並非鐵律。金價與美元指數出現齊跌的時候也不罕見。如果週四歐央行釋放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

儘管美元匯率可能大概率出現下跌,金價既有可能因美元下跌而上漲,也極有可能相伴美元下跌而下跌。因此,本周在黃金投資上應以觀望為宜,最好待市場明確方向後再順勢而為。”週四歐洲央行公佈利率決議(北京時間1月25日夜間)後,滙智君在微信公號上發資訊說“今晚是歐元的天下,美元指數之所以下跌是因為歐元漲,加之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有加快回歸正常化之勢,
所以金價滯漲。”金價從當日高點1371美元/盎司最低回落至1350以下,週五全球收盤在在1350左右,相對美元指數的下跌幅度,金價上漲勁頭露出疲態。

本來就想在“年度報告”系列中寫寫金價,今天得空,寫出來供朋友們參考。

一、從兩輪黃金大牛市看影響金價的主要因素

因為1944年至1970年,黃金與美元掛鉤,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儘管當時國際上也存在民間黃金市場,但是是黃金官市的附屬品。

黃金的真正市場化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黃金不再與美元掛鉤後。

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至今,看黃金的價格走勢圖就會發現,黃金經歷了兩波大牛市。

圖 倫敦現貨金價經歷了兩波大牛市

第一波黃金牛市

上個世紀70年代初,

金價尚在40美元/盎司左右。此時,美國經濟政治頗有些風雨飄搖,堪稱二戰後最積弱的時候。

尼克森當選總統後,時刻準備對佈雷頓森林體系下手,即賴帳!果然,美國1971年8月尼克森政府宣佈停止對其他國家政府兌換黃金,此後,金價開始上漲。此時,還出現了一件大事,即第一次石油危機!油價從每桶2美元漲到1973年底的10幾美元。油價大幅上漲,對美國是雪上加霜,其他所有發達國家也都陷入經濟危機。

到1974年底,金價最高漲至200美元/盎司。此後回落,到1976年8月幾近跌至100美元/盎司。此後,金價開始回漲。

1978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從每桶10幾美元,很快漲到30美元以上。還未從第一次石油危機中完全走出的世界經濟,再次遭受重創,所謂的高通脹、低增長的“滯脹”就是這個時期。1978年底,金價再次越過200美元/盎司,自此,開啟了史上最瘋狂的衣一波上漲。

到1980年1月21日,金價最高漲到850美元/盎司以上,僅僅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金價漲了3.25倍。不過,當時金價在800美元之上只維持了兩個交易日。此後便進入慢慢熊途,到2001年2月下旬時,金價最低跌至251美元/盎司,相對此前的最高價,跌去了7成多,並且經歷長達21年又1個月之久。

據說,當時世界產金第一大國南非的黃金生產成本在400美元/盎司左右,所以在1996年初金價跌至400美元/盎司以下後,南非金礦就不斷爆出虧損、降低工資、破產、工人罷工等事件。

第二波黃金牛市

2001年2月,金價觸底後開始緩慢反彈,到2004年年中,經歷近8年半的時間之後,金價再次回到400美元/盎司。此時,國際上開啟了一波大宗商品牛市,尤其是原油領漲,糧食、有色、鋼鐵等等無不上漲。於是,金價就搭上了它們上漲的風和勢,開啟了上漲征程。

2008年開年第二個交易日,金價在近28年之後,再次站上8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8年3月14日,站上1000美元/盎司,這次在1000美元之上僅僅維持了3個交易日,就隨著大宗商品下跌而轉跌。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從而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有年初的沸點瞬間掉入冰點!到10月24日,金價一度跌至接近700美元/盎司,與3月份的高點相比,跌去了近50%!!!記住,僅僅半年時間就跌去了50%!!!

不過,這個時候,隨著全球主要央行出手救助,量化寬鬆不斷向市場注入巨額貨幣,金價此時真正開始了第二波大牛市!!!2009年底又相繼爆發迪拜危機、歐債危機。歐洲央行也從支援美聯儲,變為自救,開始大量向金融市場注“水”。“水”漲,船就高!這時的船就是用來抗風險的“黃金”。2011年9月6日,最高至1920美元/盎司以上。這次,金價上漲到1900美元之上的交易日只有3個交易日,但是並無一日收盤價在1900美元之上。此後,金價盤整1年之久,2012年9月底衝擊1800未果後,很快轉入快速下跌階段,尤其是2013年,金價從年初了最高接近1700美元/盎司,跌至年底的僅1200美元/盎司。

總結一下

之所以出現兩波大牛市,我們可以看到共同的特徵:全球經濟陷入極度危機之中,大部分國家撒貨幣來挽救危局時,此時黃金才會大顯身手,真正的金光燦燦、牛氣沖天!!!

二、本輪金價下跌應該沒有走完

2011年9月,金價衝擊2000美元/盎司未果後,市場上對金價能夠過2000美元的期望並未消失。當時,我國一位財經作家撰文鼓吹金價第一步過3000美元,第二步過5000美元。2011年9月初金價創出1920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後,開始調整,到2012年年中低至1550美元,此後,又快速上漲,當時市場普遍認為經過調整,這次將能順利越過2000美元,誰知在2012年10月初止步于1800關前,連1800美元都沒有越過。

2012年10月時,金價為什麼沒有沖過前期高點呢?

因為,此時,全球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基本上過去了。美國儘管仍在搞QE3和QE4,但是規模已經不如QE1和QE2,並且此時已經悄悄在考慮何時退出的問題了。2011年,美國GDP總量已經高於了2008年,增長1.6%,2012年增速更是上升到2.2%。還有一點不能不提,美國股市於2009年3月見低後開始反彈。2011年9月,金價見頂時,歐洲三大股市也結束橫盤開始加入美國股市的上漲之路。市場的錢總共就這麼多,投股市的多了,投黃金的必然就會少。

2011年金價創出歷史新高後轉入下跌,截至目前,最低點出現在2015年底,1045美元/盎司,相比最高價僅跌去了4.5成。如今在1250美元/盎司左右。

很多人認為,這波金價下跌已經觸底,不可能再跌到1000美元以下。對此,滙智君不能認同。

一是從跌幅看,最大跌幅還不夠5成,並且最低價1045美元時,仍然高出成本價一大截子。近年來,市場上流傳黃金的生產成本在1200美元左右。對此,滙智君並不認同。首先是在2008年之前,大部分時間金價不到800美元,並且在2005年越過400美元後,大部分黃金生產商已經開始掙錢。即使13年時間過去,工資等生產成本上漲了一倍,金價生產成本也應該不會超過1000美元。滙智君這兩年向生產商調研得出的黃金生產成本是700-800美元。從很多商品的歷史經驗看,一波下跌往往會跌破成本線,讓一部分生產商虧本。基於此,滙智君一直勸朋友如果要買現貨金收藏,可以等跌至1000美元以下時才出手。而滙智君覺得金價應該能夠再次跌破800美元才正常。

二是從下跌的時間看,上次經歷了漫長的21年之久,這一波下跌才6年多。儘管這一波下跌不一定會仍然長達21年,但是6年顯然短了。

三、2018年金價展望

先看看金價的年度k線圖。從2014年至2017年,儘管206、2017年實現了年度上漲,但是已經連續4年未能突破1400美元。今年能夠就破了這一阻力位呢?

滙智君儘管也不敢100%確定不能破,但是對於金價仍然是不樂觀的。

SPDR黃金ETF持有量在2012年12月初見頂1350噸,如今持有量僅800多噸

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黃金ETF持有量在2012年12月初見頂1350噸,如今持有量儘管高於2015年底,但是不如2016年金價反彈時。

滙智君不看好美元匯率,這一點常讀滙智君文章的朋友已經知道,並且自去年初以來,美元指數確實是一路下跌,甚至是急跌。從去年初至今,金價確實是與美元指數呈現蹺蹺板關係。年初至今,也是如此。不過,從1970年看過來,也存在美元指數下跌,金價也下跌的階段,二者之間並非總是蹺蹺板關係。如果滙智君關於本輪下跌沒有跌到位的判斷是準確的,那麼,金價與美元匯率出現同跌的概率就不會小。不可否認,美元匯率下跌,仍然是當前市場看好金價的主因。

支持滙智君對今年金價不樂觀的最主要因素是全球性貨幣政策正在轉向。

記得滙智君前面說過“水漲船高”了麼?如果水在相對降低,金價這個船就難以升高了。如果下半年,因為經濟過熱、通脹抬頭,歐央行、日本央行也與美聯儲一道加入到貨幣收緊之列,金價破1000美元並非難事。

此外,就是技術上,過去四年都沒有沖過1400美元/盎司,今年就能容易?!

總結一下,今年金價可能是不太容易看准的一年。

因此,滙智君建議投資黃金的朋友,不要指望金價有大牛市,一隻眼盯著美元匯率變化,另一隻眼則要盯著全球流動性的變化(或者說是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整)。

金價最高漲到850美元/盎司以上,僅僅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金價漲了3.25倍。不過,當時金價在800美元之上只維持了兩個交易日。此後便進入慢慢熊途,到2001年2月下旬時,金價最低跌至251美元/盎司,相對此前的最高價,跌去了7成多,並且經歷長達21年又1個月之久。

據說,當時世界產金第一大國南非的黃金生產成本在400美元/盎司左右,所以在1996年初金價跌至400美元/盎司以下後,南非金礦就不斷爆出虧損、降低工資、破產、工人罷工等事件。

第二波黃金牛市

2001年2月,金價觸底後開始緩慢反彈,到2004年年中,經歷近8年半的時間之後,金價再次回到400美元/盎司。此時,國際上開啟了一波大宗商品牛市,尤其是原油領漲,糧食、有色、鋼鐵等等無不上漲。於是,金價就搭上了它們上漲的風和勢,開啟了上漲征程。

2008年開年第二個交易日,金價在近28年之後,再次站上8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8年3月14日,站上1000美元/盎司,這次在1000美元之上僅僅維持了3個交易日,就隨著大宗商品下跌而轉跌。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從而引爆全球性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有年初的沸點瞬間掉入冰點!到10月24日,金價一度跌至接近700美元/盎司,與3月份的高點相比,跌去了近50%!!!記住,僅僅半年時間就跌去了50%!!!

不過,這個時候,隨著全球主要央行出手救助,量化寬鬆不斷向市場注入巨額貨幣,金價此時真正開始了第二波大牛市!!!2009年底又相繼爆發迪拜危機、歐債危機。歐洲央行也從支援美聯儲,變為自救,開始大量向金融市場注“水”。“水”漲,船就高!這時的船就是用來抗風險的“黃金”。2011年9月6日,最高至1920美元/盎司以上。這次,金價上漲到1900美元之上的交易日只有3個交易日,但是並無一日收盤價在1900美元之上。此後,金價盤整1年之久,2012年9月底衝擊1800未果後,很快轉入快速下跌階段,尤其是2013年,金價從年初了最高接近1700美元/盎司,跌至年底的僅1200美元/盎司。

總結一下

之所以出現兩波大牛市,我們可以看到共同的特徵:全球經濟陷入極度危機之中,大部分國家撒貨幣來挽救危局時,此時黃金才會大顯身手,真正的金光燦燦、牛氣沖天!!!

二、本輪金價下跌應該沒有走完

2011年9月,金價衝擊2000美元/盎司未果後,市場上對金價能夠過2000美元的期望並未消失。當時,我國一位財經作家撰文鼓吹金價第一步過3000美元,第二步過5000美元。2011年9月初金價創出1920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後,開始調整,到2012年年中低至1550美元,此後,又快速上漲,當時市場普遍認為經過調整,這次將能順利越過2000美元,誰知在2012年10月初止步于1800關前,連1800美元都沒有越過。

2012年10月時,金價為什麼沒有沖過前期高點呢?

因為,此時,全球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基本上過去了。美國儘管仍在搞QE3和QE4,但是規模已經不如QE1和QE2,並且此時已經悄悄在考慮何時退出的問題了。2011年,美國GDP總量已經高於了2008年,增長1.6%,2012年增速更是上升到2.2%。還有一點不能不提,美國股市於2009年3月見低後開始反彈。2011年9月,金價見頂時,歐洲三大股市也結束橫盤開始加入美國股市的上漲之路。市場的錢總共就這麼多,投股市的多了,投黃金的必然就會少。

2011年金價創出歷史新高後轉入下跌,截至目前,最低點出現在2015年底,1045美元/盎司,相比最高價僅跌去了4.5成。如今在1250美元/盎司左右。

很多人認為,這波金價下跌已經觸底,不可能再跌到1000美元以下。對此,滙智君不能認同。

一是從跌幅看,最大跌幅還不夠5成,並且最低價1045美元時,仍然高出成本價一大截子。近年來,市場上流傳黃金的生產成本在1200美元左右。對此,滙智君並不認同。首先是在2008年之前,大部分時間金價不到800美元,並且在2005年越過400美元後,大部分黃金生產商已經開始掙錢。即使13年時間過去,工資等生產成本上漲了一倍,金價生產成本也應該不會超過1000美元。滙智君這兩年向生產商調研得出的黃金生產成本是700-800美元。從很多商品的歷史經驗看,一波下跌往往會跌破成本線,讓一部分生產商虧本。基於此,滙智君一直勸朋友如果要買現貨金收藏,可以等跌至1000美元以下時才出手。而滙智君覺得金價應該能夠再次跌破800美元才正常。

二是從下跌的時間看,上次經歷了漫長的21年之久,這一波下跌才6年多。儘管這一波下跌不一定會仍然長達21年,但是6年顯然短了。

三、2018年金價展望

先看看金價的年度k線圖。從2014年至2017年,儘管206、2017年實現了年度上漲,但是已經連續4年未能突破1400美元。今年能夠就破了這一阻力位呢?

滙智君儘管也不敢100%確定不能破,但是對於金價仍然是不樂觀的。

SPDR黃金ETF持有量在2012年12月初見頂1350噸,如今持有量僅800多噸

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黃金ETF持有量在2012年12月初見頂1350噸,如今持有量儘管高於2015年底,但是不如2016年金價反彈時。

滙智君不看好美元匯率,這一點常讀滙智君文章的朋友已經知道,並且自去年初以來,美元指數確實是一路下跌,甚至是急跌。從去年初至今,金價確實是與美元指數呈現蹺蹺板關係。年初至今,也是如此。不過,從1970年看過來,也存在美元指數下跌,金價也下跌的階段,二者之間並非總是蹺蹺板關係。如果滙智君關於本輪下跌沒有跌到位的判斷是準確的,那麼,金價與美元匯率出現同跌的概率就不會小。不可否認,美元匯率下跌,仍然是當前市場看好金價的主因。

支持滙智君對今年金價不樂觀的最主要因素是全球性貨幣政策正在轉向。

記得滙智君前面說過“水漲船高”了麼?如果水在相對降低,金價這個船就難以升高了。如果下半年,因為經濟過熱、通脹抬頭,歐央行、日本央行也與美聯儲一道加入到貨幣收緊之列,金價破1000美元並非難事。

此外,就是技術上,過去四年都沒有沖過1400美元/盎司,今年就能容易?!

總結一下,今年金價可能是不太容易看准的一年。

因此,滙智君建議投資黃金的朋友,不要指望金價有大牛市,一隻眼盯著美元匯率變化,另一隻眼則要盯著全球流動性的變化(或者說是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