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試試這些小方法,不用去醫院也能緩解頸椎壓力!

【導讀】久坐電腦前、經常低頭玩手機讓不少年輕人過早地出現頸椎問題,嚴重者甚至會患上頸椎病。

頸椎病有哪些症狀呢?

頸椎病的症狀多樣而複雜,多數患者開始症狀較輕,

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症狀較重者,這是與所患頸椎病的類型有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與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那麼面對頸椎病的這些症狀,

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又該如何解決呢?

1、頭暈

當你自己知道有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時候,轉頭不能急。別人叫你的時候,最好是整個身子轉,別使勁甩頭過去,因為改變了這個姿勢就會使整個血管扭曲,一過性的供血不足,是有一定危險的。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因為壓迫或者刺激了供大腦的血管以後引起頭暈,所以我們平時如果一直頭暈,說明它是持續在壓迫,

我們一定要到醫院治療。

2、手麻

頸椎病的手麻是因為壓迫了神經根。

壓迫的原因有兩種:

♦本身是神經根周圍的骨頭有增生,造成壓迫;

♦由於大量運動或者勞累,神經根本身腫脹,空間相對變窄,造成壓迫。

對於第二種腫脹引起要壓迫,通過吃藥、休息會恢復的比較快。對於第一種因為增生引起的,我們還是要認真去治療,目前這種情況治療,包括牽引、針灸、推拿都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效果。

對於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上用非手術療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3、頸背疼痛

對於頸部不適伴隨頭暈的病人,他們頸部和背部交接的位置往往可以摸到很多頸肌筋膜的“痛點”(平時關節活動時候的哢嗒響聲的由來,肌肉韌帶緊張酸痛的源頭),

這些“痛點”表明這些區域的交感神經正處在過亢的狀態。

該情況多見於健身愛好者、加班工作者的背部,頻繁鍛煉肌肉但缺乏拉伸或者。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都會讓肌肉因為拉伸收縮減少,而無法排出代謝的垃圾,也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肌肉就會縮成一團或頻繁痙攣,表現出交感神經過亢的症狀。

對於這類病灶,建議找專業康復醫生進行安全靠譜的軟組織放鬆手法來快速消除這些痛點症狀。

緩解頸椎病的幾個“小動作”

►動作一:仰頭望掌

鍛煉要訣: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頭儘量往後仰,仰視手背。

注意事項:手臂儘量伸直向上,否則達不到效果。

鍛煉效果:舒緩肩頸部肌肉,促進血液迴圈。

►動作二:旋肩疏頸

鍛煉要訣:雙手手心向下搭肩,由後往前旋轉,再由前往後,各30次。

注意事項:運動時頸部肌肉一定要放鬆,舒適為度。

鍛煉效果:活動頸椎關節和肩關節,保持關節的靈活度,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

►動作三:頭頸相抗

鍛煉要訣:兩手交叉貼於頸部,頭向後仰,手向前使力,形成相抗效果。

注意事項:動作宜緩慢協調,切勿盲目追求速度與力度。

鍛煉效果:增強肌肉韌性,使頸後肌肉力量得到加強。

鍛煉要訣:雙手手心向下搭肩,由後往前旋轉,再由前往後,各30次。

注意事項:運動時頸部肌肉一定要放鬆,舒適為度。

鍛煉效果:活動頸椎關節和肩關節,保持關節的靈活度,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

►動作三:頭頸相抗

鍛煉要訣:兩手交叉貼於頸部,頭向後仰,手向前使力,形成相抗效果。

注意事項:動作宜緩慢協調,切勿盲目追求速度與力度。

鍛煉效果:增強肌肉韌性,使頸後肌肉力量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