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省人大代表建議:快遞包裝材料回收利用刻不容緩

“快遞包裝材料是資源,不是垃圾,回收與再利用刻不容緩。”28日,省人大代表、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董麗傑提出上述建議。

不管是從自己的專業還是從生活中的切身感受,這位材料學研究領域的女教授、博導都認為必須呼籲全社會來關注這一問題。

她說,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新的購物方式。有資料顯示,在“雙11”等網購節,快遞包裹甚至數以億計。為保證網購商品在快遞多次分揀中完好無損地遞送到消費者手中以獲得好評,商家往往將商品包裝得極為嚴實,外包裝裡套著內包裝,內包裝中還要充填大量的充氣隔袋、泡沫墊層。

由於可回收包裝材料成本較高,目前快遞行業中的包裝材料大都是不可降解的編織袋、塑膠袋、泡沫材料、塑膠膠帶等。更由於外包裝需要貼附標籤、膠帶加固等隨意性,快遞包裝材料難以進入目前的回收體系再利用。海量的包裝材料迅速流向生活垃圾,由於生活垃圾分類不徹底,包裝材料往往是隨處丟棄、填埋或焚燒處理。

包裝材料輕質、高強,填埋後上百年不變質,而焚燒將對水土、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從某種角度說,世上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董麗傑認為,無論是從減少製造業成本還是從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出發,加大廢棄包裝材料的回收與再利用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董麗傑建議儘快建立快遞、物流、外賣行業相關包裝標準,對快遞包裝材料以及包裝方法進行具體規範;在快遞點設立專門的包裝垃圾分類回收站,環衛系統固定時間收揀,嚴禁讓包裝材料流入生活垃圾體系;出臺並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監管與懲治力度;對回收包裝材料企業增加補貼力度,提高企業積極性,促進快遞業的持續、健康、綠色發展。

(長江日報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