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松沒有參加“三山聚義打青州”根本原因

凱風網

《水滸》中關於“三山聚義打青州”這出,想必各位朋友都非常的熟悉,說的是呼延灼攻打梁山被破連環馬失敗之後,打算到青州慕容知府處,想借助慕容皇妃的關係打通關節,

日後好再次引兵來報仇。而這慕容知府也想借助呼延灼的力量,來掃平境內的盜賊。

當時青州境內主要有三股大勢力盜賊團夥,分別是二龍山、桃花山以及白虎山,這三山之中又以二龍山實力最為強橫,三位頭領分別是魯智深、楊志、武松。呼延灼率先攻打的是桃花山,因為他那匹皇帝御賜的寶馬被桃花山的人給偷了去,無奈桃花山的兩位首領李忠和周通實在武藝平平,

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於是就商量著向二龍山求救。就這樣,在水泊梁山之外,又上演了一出好漢對敵官兵的大戲,三山聚義打青州。

然而在這場戰鬥中,作為二龍山三頭領,最終在梁山排名比楊志還要高的武松卻沒有出場,這究竟又是為何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武松犯的是重罪,如果出戰,很容易給人落下口實,用來鼓舞士氣。

武松當年可是殺了兩名朝廷命官,這可是重罪。所以無論作者如何描寫,又有多少的英雄好漢讚揚,在當時人們的心中他就是個強盜罪犯。當年他殺了人之後,宋江要帶他去清風寨花榮那兒,他自己說,“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難道呼延灼不會拿這來說事兒?人的認識不能超出自身所處的那個時代,

讓青州的官兵認為武松是個英雄並不現實,就像梁山好漢可以整日謾駡高俅,可真見了高俅,他們還是要馬上跪倒在地,儘管他已經成為了俘虜。

魯智深和楊志雖說也是朝廷通緝犯,但他們所犯的罪和武松又不同。魯智深打死的是鄭屠,楊志是因為丟了生辰綱,一般的人是不會仇視這樣的“罪犯”,這種案子一般過了也就過了,不會有太多的人去關係的。

其二,武松的列陣不能和呼延灼相比,所以呼延灼反復強調魯智深和楊志二人不是綠林中手段。看過小說的朋友都知道,呼延灼一出場就和馬有關係,祖上是大宋的開國將領,馬上功夫十分了得,後來他在梁山上的職務是馬軍五虎將第四。

再來看我們的武松,打虎英雄,功夫也是十分了得。但他的功夫在於拳腳,後來在梁山上的職務是步軍頭領。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兵種,其戰鬥力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僅僅以刀槍論,步兵在馬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所以,步兵對陣馬軍的時候,一是利用地形,二是利用武器裝備,像什麼絆馬索、弓箭等等,讓馬軍失去優勢。

所以說如果讓馬上的呼延灼和地上的武松交手,再來個不分勝負的話,實在難以令人信服。武松落草前幹的是都頭,就是維護治安的,功夫在於拳腳,沒有正規軍隊的經歷,也不能讓他騎在馬上,這也是作者避免描寫矛盾的原因。

我們再來看來魯智深和楊志。魯智深之前曾是“延安府老種經略帳前軍官”,而楊志就更不必說了,曾經是殿帥府的制使官,而且還是在梁中書手下的時候就展示過馬上功夫,所以呼延灼在和他們二人交鋒不能取勝之後,反復強調,這二人“不是綠林中手段!”

《水滸》前七十回,雖然有描寫一些戰爭的場面,但主要還是以寫人物為主。三山聚義打青州,主要就是為了突出呼延灼。所以要印證他武藝的話,有魯智深和楊志就足夠了,沒必要再讓武松來一場不對等的較量。因為呼延灼不是老虎,也不是蔣門神,他後來是要上梁山坐一把交椅的!

所以很簡單,不讓武松和呼延灼交戰,其實就是為了維護兩個人的形象而已。

所以說如果讓馬上的呼延灼和地上的武松交手,再來個不分勝負的話,實在難以令人信服。武松落草前幹的是都頭,就是維護治安的,功夫在於拳腳,沒有正規軍隊的經歷,也不能讓他騎在馬上,這也是作者避免描寫矛盾的原因。

我們再來看來魯智深和楊志。魯智深之前曾是“延安府老種經略帳前軍官”,而楊志就更不必說了,曾經是殿帥府的制使官,而且還是在梁中書手下的時候就展示過馬上功夫,所以呼延灼在和他們二人交鋒不能取勝之後,反復強調,這二人“不是綠林中手段!”

《水滸》前七十回,雖然有描寫一些戰爭的場面,但主要還是以寫人物為主。三山聚義打青州,主要就是為了突出呼延灼。所以要印證他武藝的話,有魯智深和楊志就足夠了,沒必要再讓武松來一場不對等的較量。因為呼延灼不是老虎,也不是蔣門神,他後來是要上梁山坐一把交椅的!

所以很簡單,不讓武松和呼延灼交戰,其實就是為了維護兩個人的形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