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尋找世界上的另一個你

親人逝去,會是什麼樣子?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知道。那種傷痛永遠難以撫平,傷口永遠難以癒合,回憶與思念,懷想與追憶,再也難以找尋打撈到一絲一毫的真實感存在感。面對親人逝去,

中西方相通的地方也是驚人的相似。朗·霍爾、丹佛·摩爾《世界上另一個你》給出了答案,也增添了我對剛剛逝去母親的那份追憶和思念,伴我度過今年大雪紛飛、有點嚴酷異常的冬季。

本書的主人公朗·霍爾,曾經在商場以賣罐頭濃湯勉強維持生計。後來跨國畫作買賣,變得越來越富有,然而越來越自私,和家庭疏離,他的妻子黛博拉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因為黛博拉的愛心與鼓勵,

朗·霍爾服務底層的流浪漢,丹佛·摩爾與朗·霍爾相遇相識成為最好的朋友,這源於黛博拉的愛。

西方小說,把宗教至於很高的地位。這和他們的信仰有關。正如中國文化把儒家、道家、佛家雜糅在一起作為立身處世的依據。這是中西文化、宗教、歷史的差異。《世界上的另一個你》也不例外,宣揚宗教的偉大、仁慈、博大,這和閱讀巴爾扎克的小說一樣,葛朗台與他的妻女一樣,

《世界上的另一個你》朗·霍爾在黛博拉的感召下,進行流浪漢的救助工作,同時,丹佛·摩爾也改變了流浪漢的生活方式,最終轉變為一個“年度慈善家”,盡心盡力服務流浪漢庇護所。

宗教的偉大,人性的光輝,是《世界上的另一個你》集中表達主題。本書集中刻畫的人物就是這樣的三個人物,看似荒誕不經,然而確確實實發生了。此書,結構略顯散漫,語言不夠精煉,和前面比較起來,

充其量就是尾聲,精彩部分已經過去,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此書的遺憾之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不幸突然降臨到朗·霍爾身上。和妻子結婚31年零7天離開人世,朗·霍爾的內心經過怎樣的煎熬痛苦:“是癌症把她帶走的,但是比起癌症,我更怨恨上帝,是他把黛博拉從我身邊奪走,把我的心撕得粉碎……我們把黛博拉葬在羅基頂她最喜愛的地方,我們為她舉行了安葬儀式,

還在教堂舉辦了悼念活動。我和孩子們一起出逃,以期消除內心的悲慟。繁忙過後,我站在張著大嘴的黑暗深淵的邊緣,心想,我以後的人生中再也沒有黛博拉了。”

這種感受和我感同身受。黛博拉就是愛的化身。母親,同樣也是,永遠不可改變。最愛我的母親在今年第一場大雪中逝去,再也見不到了。回家,只有母親在世的時候才有意義與價值,才是心靈港灣的棲息地,

現在,天崩地裂,我的天空傾倒了,潰塌下去,再也修補不了了,思念和追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有時候,我會想母親在那邊怎樣,還會時時牽掛這我,時時關注這我,母親,天下母親,只有您才是我一生的動力目標,和努力方向。現在這個天塌了,再也找不到晴朗的天,潔白的雲,母親,您在那邊還好吧。兒子覺得太愧疚了,忙於生活奔波勞累,忽視了您的訴求。這是我不可饒恕的罪過,母親,我願意領受罪重的懲罰。

親人之間的感情和非親人之間的感受,會不會有差別?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到底有多大程度上的真實。這本書《世界上的另一個你》,正如名字一樣,將會是我對母親的永久思念與回憶,同時也是黛博拉對愛的詮釋。因為愛,兩個男人,從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到同行者,一幕幕冷暖交織的人生,映照出深藏的希望和救贖。他讓我們明白,如何放下私心,無條件關愛他人,只要我們願意從黑暗中伸出手,可以收穫這種友誼。

是的,不同面具下相似的靈魂,在本書相遇,讓人感歎的同時,也讓我們倍感生命的奇妙,生命最艱難的時候,或許我也可以陪著你,一同走過……

本書像自傳,他傳,也許更像心理傾訴與獨白。心理結構,心理軌跡也許才是《世界上的另一個你》最好的歸納。我們抱怨結構的散漫,可能忽視了心理結構的流暢。我們在抱怨內容過於單薄的同時,可能忽視了情感的力量。這對《世界上的另一個你》來說,未嘗不是最好的獲得。

張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縣,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寧夏大學,文學評論者。多年教師經歷、房地產開發企業、醫院、媒體工作經驗,現從事企業文化策劃、宣傳、企業內刊、自媒體矩陣佈局,作品多發表于《寧夏大學學報》、《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昌吉學院學報》、《科技創業月刊》、《商情》、《東莞日報》、《寶安日報·打工文學》、《寧夏大學校報》、《普州文學》、《安徽文學》、《躬耕》、《六盤山》、《山東商報》、《新消息報》、《香港文藝報》、《永平回族》、《中華讀書報》、《新華書目報》、《半島都市報》、《貴陽晚報》、《躬耕·傳媒天下》等刊物。

母親,我願意領受罪重的懲罰。

親人之間的感情和非親人之間的感受,會不會有差別?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到底有多大程度上的真實。這本書《世界上的另一個你》,正如名字一樣,將會是我對母親的永久思念與回憶,同時也是黛博拉對愛的詮釋。因為愛,兩個男人,從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到同行者,一幕幕冷暖交織的人生,映照出深藏的希望和救贖。他讓我們明白,如何放下私心,無條件關愛他人,只要我們願意從黑暗中伸出手,可以收穫這種友誼。

是的,不同面具下相似的靈魂,在本書相遇,讓人感歎的同時,也讓我們倍感生命的奇妙,生命最艱難的時候,或許我也可以陪著你,一同走過……

本書像自傳,他傳,也許更像心理傾訴與獨白。心理結構,心理軌跡也許才是《世界上的另一個你》最好的歸納。我們抱怨結構的散漫,可能忽視了心理結構的流暢。我們在抱怨內容過於單薄的同時,可能忽視了情感的力量。這對《世界上的另一個你》來說,未嘗不是最好的獲得。

張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縣,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寧夏大學,文學評論者。多年教師經歷、房地產開發企業、醫院、媒體工作經驗,現從事企業文化策劃、宣傳、企業內刊、自媒體矩陣佈局,作品多發表于《寧夏大學學報》、《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昌吉學院學報》、《科技創業月刊》、《商情》、《東莞日報》、《寶安日報·打工文學》、《寧夏大學校報》、《普州文學》、《安徽文學》、《躬耕》、《六盤山》、《山東商報》、《新消息報》、《香港文藝報》、《永平回族》、《中華讀書報》、《新華書目報》、《半島都市報》、《貴陽晚報》、《躬耕·傳媒天下》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