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梁山軍師吳用,才是頭號小人

大家都知道吳用是和晁蓋等人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才上的梁山,然後推舉晁蓋做了第一把交椅。從劫生辰綱的那一天起,他的命運就和晁蓋緊緊連在了一起。按理說吳用應該誓死追隨晁蓋才對,

然而,當宋江上梁山時,吳用又毫無顧忌的到向了宋江。其實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也無可厚非。但是,吳用的所作所為著實令人看不下去。

晁蓋面對宋江的步步架空,吳用若是一個實在人最多裝作看不見。可是吳用之所以小人,

是他幫助宋江打擊晁蓋奪取大權。在晁蓋攻打曾頭市時明知晁蓋這次可能有去無回,卻不去勸說。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前任老大去送死,你說吳用是個什麼樣的人。吳用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看出了宋江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晁蓋宋江二人必有一戰,而玩厚黑學晁蓋絕不是宋江的對手。

從宋江第一次要上梁山就可以看出,宋江上山,就要有自己的絕對實力。假如第一次真的上山,宋江的勢力就不可小覷有花榮,秦明還有燕順王英等人,是可以和晁蓋勢均力敵的。第二次,宋江帶來了江州眾多好漢,上山后馬上來了一個新舊頭領之說(這裡不多做解釋,日後必會描述),而這新頭領除他宋江之外,竟然有二十七人。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花榮等人已經在梁山成為了“頭領”,竟然也成了新人。人們一看就很清楚,所謂新舊,只不過是以宋江為界限,因為宋江而上的梁山,這就是新,在此之前這都是舊。反觀晁蓋,一行七人上了梁山,接受了王倫的班底四人,救出來一個白勝,總共是十三人,到宋江上了山,還是這十三人。吳用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放棄晁蓋投向宋江。看明白這一點的還有一個人,
那就是公孫勝。公孫勝的選擇是離開。這種人品不知高出吳用多少倍。

當然,吳用的倒戈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晁蓋,小富即安,他的理想是守著梁山眾兄弟,只要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就行。至於梁山的未來,走一步,算一步。他沒有過多的想法。

而宋江則不同,宋江到梁山的第一天起,就想到將來要帶著眾兄弟,歸順朝廷,最後搏一個千載忠義之名。吳用對此洞若觀火。他知道,跟著晁蓋混,沒前途,每天只能在梁山醉生夢死,到頭來,恐怕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而跟著宋江,雖然歸順朝廷,未必會有好結果,但重要的是,他不會庸庸碌碌地過一生,最起碼,他能施展自己的謀略和才學,轟轟烈烈地活一回。所以,他毫不猶豫地背叛了晁蓋,轉投了宋江。

到了宋江的麾下,吳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讓朱仝上山,讓李逵將一個兒童扔下山崖,為賺盧俊義,讓盧俊義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梁山心狠手辣之小人,非吳用莫屬。

轉投了宋江。

到了宋江的麾下,吳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讓朱仝上山,讓李逵將一個兒童扔下山崖,為賺盧俊義,讓盧俊義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梁山心狠手辣之小人,非吳用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