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家風正警風丨學家風帶隊風強作風,恩施公安風雪送平安!

家風

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

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展都起到重要影響。

家風有別於家庭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它是一個家庭的性格特徵。雖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為教化的資源,對家族子弟具有薰染影響、沾溉浸濡的意義,

但家風是一種不必刻意教誡或傳授,僅僅通過耳濡目染就能獲得的精神氣質,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意義。

(向上滑動啟閱)

鄒榕:

祖輩旗幟

我的爺爺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我媽排行老二。而為什麼把外公叫做爺爺呢,因為我爺爺說外孫也是孫子,都是一樣的疼。

爺爺是一位老公安特派員。當初的我也不理解公安特派員是幹什麼的,只有從爺爺的敘述中瞭解到公安特派員的威武。

爺爺說,他們那個年代,幾乎什麼車都沒有,公安特派員也不像現在的員警有汽車或者摩托車,能夠有一輛自行車就是無上的光榮了。而公安特派員都有一輛天津產的“飛鴿”牌自行車,穿著上白下藍,領口上有對紅領章的制服蹬著自行車,每個人看到了都要駐足觀看。那時候的公安特派員都佩有一把“盒子槍”,那支槍的套子是咖啡色的,
槍被紅綢子裹著塞進槍套子裡。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崇尚毛主席,毛主席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我想腰間別有槍的公安特派員自然是政權的代表了。

這就是我考公安機關最原始的原因了。爺爺喜歡跟我說他過去的故事,我媽跟我說爺爺喜歡我,因為爺爺覺得我接到他的班了,都從公安機關起步了。

爺爺是個苦命人,最初的公安特派員也不是想像的這麼威武,這麼輕鬆,

因為當時的區公社只有一個公安特派員,所以從雞毛蒜皮的事兒,到春耕秋收,再到刑事行政案件,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做。記得爺爺說過,當時老百姓的生活條件都不好,在區公社工作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算是能夠解決。而爺爺心軟,有許多來找他辦事的人沒飯吃,他也會把他們帶回家讓他們吃一頓奶奶做的用緊張的糧票、肉票買回來的飯菜。我媽說,小時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鄉里“趕場”家裡絡繹不絕的來吃飯的人了。
到了春耕秋收的時節,爺爺又會從忙碌的工作中掐出一點時間出來去參加公社的勞動。一天耕作下來,還要處理工作上的大小事情更是不在話下。

後來他去了高羅,工作上更是一絲不苟、兩袖清風,生活上又要顧家裡的四個孩子。為什麼當初我爺爺只有四個孩子,而現在我媽有五個兄弟姊妹,是因為我小舅的父母過世得早,爺爺就把小舅接過來生活。當時,奶奶在縣城供銷社當採買,所以家裡基本上都是大的孩子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小的。再後來,爺爺被被調去李家河工作,工作太忙,自然是沒時間管家裡的事,那個年代汽車是很少見的,所以爺爺也很少回家。大姨和我媽來縣城讀高中,舅舅讀初中去了,而只有四五歲的小姨就獨自一個人在家,吃飯在機關食堂解決,生活、學習就完全只能靠自己。過了幾年爺爺才回到了縣城工作。

在我印象中,爺爺喜歡下象棋,童年的我放暑假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爺爺在大禮堂門口下象棋。爺爺下棋,每天給我五毛錢,我就會跟著禮堂門口的孩子瘋個大半天。有時候,爺爺也會叫我跟著他學學下象棋,但孩子的天性好動使我對象棋完全不感興趣。慢慢的,我們長大了,大禮堂拆了修了高樓大廈,爺爺也不再下象棋了,而是跟院子裡的爺爺奶奶玩花牌。這時的我不像以前那麼不懂事了,我學會了打花牌,也會趁著學校放假陪爺爺奶奶玩一局一毛錢的花牌。吃著奶奶炒的我最愛吃的土豆絲炒肉,聽著爺爺講著過去的事情是我大學放假期間最大的享受。

爺爺中風後,臥病在床三年之久,動不了,也說不出來什麼話,每天只能吃點奶奶喂的“湯湯飯”,以前每天缺不了的煙和“養生酒”都享受不了,只能把沒有點著的香煙含在嘴裡過過癮。即使身體難受,爺爺仍會囑咐坐在病床邊的我一定要努力工作。以前的我就在想,一個這麼好的人,為什麼要受這樣的罪。

爺爺走後,奶奶跟我說,在爺爺病重的時候,她看不過去老伴這麼受罪,就跟爺爺說,你就放心走吧,你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爺爺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說到,我不放心你!我跟奶奶都放肆地哭了起來。爺爺一生無所貪念,只求奶奶能夠開開心心的生活。

爺爺走後,爺爺奶奶金婚的全家福仍然掛在家裡的客廳中。爺爺微笑著,似乎一下班回家還能跟爺爺坐一起吃飯,還能每天聽爺爺重複對我工作上的囑託。

爺爺走了,但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指引著我未來的路!

(作者系宣恩縣公安局珠山派出所民警)

學習“家風”精神

踐行“家風”精神

以“躬行”履“家風”

以“家風”帶“隊風”

以“隊風”強“作風”

恩施公安民警在三九寒天

用行動踐行承諾

為大家送上“平安”!

審 核:萬方祥

投稿郵箱:33675649@qq.com

爺爺就把小舅接過來生活。當時,奶奶在縣城供銷社當採買,所以家裡基本上都是大的孩子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小的。再後來,爺爺被被調去李家河工作,工作太忙,自然是沒時間管家裡的事,那個年代汽車是很少見的,所以爺爺也很少回家。大姨和我媽來縣城讀高中,舅舅讀初中去了,而只有四五歲的小姨就獨自一個人在家,吃飯在機關食堂解決,生活、學習就完全只能靠自己。過了幾年爺爺才回到了縣城工作。

在我印象中,爺爺喜歡下象棋,童年的我放暑假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爺爺在大禮堂門口下象棋。爺爺下棋,每天給我五毛錢,我就會跟著禮堂門口的孩子瘋個大半天。有時候,爺爺也會叫我跟著他學學下象棋,但孩子的天性好動使我對象棋完全不感興趣。慢慢的,我們長大了,大禮堂拆了修了高樓大廈,爺爺也不再下象棋了,而是跟院子裡的爺爺奶奶玩花牌。這時的我不像以前那麼不懂事了,我學會了打花牌,也會趁著學校放假陪爺爺奶奶玩一局一毛錢的花牌。吃著奶奶炒的我最愛吃的土豆絲炒肉,聽著爺爺講著過去的事情是我大學放假期間最大的享受。

爺爺中風後,臥病在床三年之久,動不了,也說不出來什麼話,每天只能吃點奶奶喂的“湯湯飯”,以前每天缺不了的煙和“養生酒”都享受不了,只能把沒有點著的香煙含在嘴裡過過癮。即使身體難受,爺爺仍會囑咐坐在病床邊的我一定要努力工作。以前的我就在想,一個這麼好的人,為什麼要受這樣的罪。

爺爺走後,奶奶跟我說,在爺爺病重的時候,她看不過去老伴這麼受罪,就跟爺爺說,你就放心走吧,你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爺爺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說到,我不放心你!我跟奶奶都放肆地哭了起來。爺爺一生無所貪念,只求奶奶能夠開開心心的生活。

爺爺走後,爺爺奶奶金婚的全家福仍然掛在家裡的客廳中。爺爺微笑著,似乎一下班回家還能跟爺爺坐一起吃飯,還能每天聽爺爺重複對我工作上的囑託。

爺爺走了,但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指引著我未來的路!

(作者系宣恩縣公安局珠山派出所民警)

學習“家風”精神

踐行“家風”精神

以“躬行”履“家風”

以“家風”帶“隊風”

以“隊風”強“作風”

恩施公安民警在三九寒天

用行動踐行承諾

為大家送上“平安”!

審 核:萬方祥

投稿郵箱:336756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