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7萬人 8萬死于勞工營 12萬戰死 這個德軍司令突然就火了

第6集團軍司令弗雷特爾·皮科,最近突然火了起來,好多人不明所以,第6集團軍不是由保盧斯指揮,是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德軍主力部隊嗎?不是因為希特勒不許後退的命令,第6集團軍33萬人被包圍,

最後投降了嗎?在這一戰中,德軍被殲66個師,損失150萬人。

什麼時候又出來個第6集團軍司令弗雷特爾·皮科?這個第6集團軍是後來組建的,人員27萬,在保衛羅馬尼亞的過程中被全殲,兩個第6集團軍結局都是一樣的——被蘇軍全殲。

1944年,蘇聯進入全面反攻,

英美空軍對德國境內的轟炸也越來越嚴重,歐洲第二戰場已經開闢,德軍面臨兩線作戰。此時,德軍必須確保東線羅馬尼亞的安全,因為羅馬尼亞大油田是德軍主要能源來源之一。但此時德軍力量已然不足,德軍只能依靠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人協助防守。德軍36萬,軸心國部隊50萬,但蘇聯投入的兵力將近130萬。

截至7月底蘇聯軍隊已經連續奔波了八個多星期,

由於傷亡慘重,許多部隊都已筋疲力盡,不得不停下來等待後勤部隊的補給。

8月,倫敦支持的波蘭國民軍(可惜不是蘇聯支持的)以為蘇聯人很快就要進入華沙便舉行了起義,並且宣佈他們代表著合法的波蘭政府。史達林以補給不足為由命令部隊停止向華沙城內進軍。

當時德國人實際上已經決定放棄華沙,但是發現蘇軍停滯不前後,德軍便在8月25日組織了反擊,

五個星期內大約有20萬波蘭人和17000名德國人喪生。10月1日,波蘭起義失敗,殘餘的國民軍被處決——這是戰勝者對戰敗者的權利。

自1939年3月以來即成為德國附屬國的斯洛伐克此時也預感到蘇軍將會很快到來。斯洛伐克領導人約瑟夫·蒂索是一位羅馬天主教神父,

他曾把5萬多名斯洛伐克士兵送上了德國的東部戰線,但是現在他決定背棄德國,成為蘇聯盟友。

德國於是向斯洛伐克增派了部隊,8月29日,約瑟夫·蒂索發動起義。但是由於蘇軍無法或者不願進入斯洛伐克,德軍不久又部署了5個師的兵力,並在秋天鎮壓了這次起義——在此期間他們一共殺害了25000名斯洛伐克人。

二戰期間,哥薩克人在東部戰線上為蘇德都作過戰,但為德國作戰的很少有人活下來。

第6集團軍的悲慘傷亡

在蘇軍的大部隊佔領羅馬尼亞時,蘇聯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正在迅速向普魯特河西岸進軍,以阻止德軍第6集團軍逃竄。

德軍的這支集團軍行動速度很慢,有的部隊乘著馬牽引的車輛,有的部隊則乾脆步行。在8月的最後一周裡,羅馬尼亞東北部的氣溫驟然升至38度。

德軍一名退伍士兵對當時的情景回憶道:

士兵們在酷熱的天氣裡行軍,他們像狗一樣耷拉著舌頭,腳下已是傷痕累累,臉上的汗水滾滾地落下。這些人已經連續走了近20個小時。

由於蘇軍已經完全控制了這裡的領空,蘇軍的戰鬥機、轟炸機不斷地對這些部隊進行攻擊,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繫,而紅軍的騎兵和機械化部隊則把掉隊的部隊包圍起來予以殲滅。

8月26日上午,受到重創的第6集團軍衝破蘇軍的重重包圍,到達了明澤爾的西南。這裡有一條狹長的地帶通往普魯特河,幾萬名略強于烏合之眾的士兵沿著這條路拼命逃竄。蘇軍的炮彈像雨點一般傾瀉在逃亡的人群裡,只有大約兩萬人逃到了河邊。

由於背後的蘇軍緊追不捨,他們紛紛跳入普魯特河,朝著他們以為的西岸遊去。可是他們到達後才發現,這只是河中心一個6千米長、遍佈沼澤和低地的小島,他們再聚集起最後的力氣向真正的西岸遊去,遭到布在對岸蘇軍機槍的掃射一一那裡沒有他們的戰友,相反蘇軍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早已等候多時了。

第6集團軍的殘部大約兩萬人被圍在這個小島上。蘇聯的信使打著白旗來到島上,要他們投降,卻沒有得到答覆,這很可能是由於小島上沒有人能控制局勢。

不久,炮彈、“喀秋莎”火箭、迫擊炮彈就如同暴雨般傾瀉到這個小島上。大約下午4時,先是一小群,接著是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士兵沖入了河中。一位蘇軍軍官對己方的炮火所造成的大屠殺深感震撼,看到原本混濁的河水已變成一片深紅,他不禁想起了待宰的羔羊。

第6集團軍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了——在8月20日約有275000人的名單中,有125000人在9月5日前戰死,15萬人成為戰俘。其中有8萬人死于羅馬尼亞和蘇聯的勞工營,只有7萬人在戰爭結束十多年後被遣返回國。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關注嗎? (單選) 0人 0% 會關注,文章內容很好 0人 0% 看看歷史文章再決定 0人 0% 不會關注,但會轉發 0人 0% 只想看文章,不想關注 0人 0% 文章太垃圾,不會關注 投票

德軍一名退伍士兵對當時的情景回憶道:

士兵們在酷熱的天氣裡行軍,他們像狗一樣耷拉著舌頭,腳下已是傷痕累累,臉上的汗水滾滾地落下。這些人已經連續走了近20個小時。

由於蘇軍已經完全控制了這裡的領空,蘇軍的戰鬥機、轟炸機不斷地對這些部隊進行攻擊,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繫,而紅軍的騎兵和機械化部隊則把掉隊的部隊包圍起來予以殲滅。

8月26日上午,受到重創的第6集團軍衝破蘇軍的重重包圍,到達了明澤爾的西南。這裡有一條狹長的地帶通往普魯特河,幾萬名略強于烏合之眾的士兵沿著這條路拼命逃竄。蘇軍的炮彈像雨點一般傾瀉在逃亡的人群裡,只有大約兩萬人逃到了河邊。

由於背後的蘇軍緊追不捨,他們紛紛跳入普魯特河,朝著他們以為的西岸遊去。可是他們到達後才發現,這只是河中心一個6千米長、遍佈沼澤和低地的小島,他們再聚集起最後的力氣向真正的西岸遊去,遭到布在對岸蘇軍機槍的掃射一一那裡沒有他們的戰友,相反蘇軍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早已等候多時了。

第6集團軍的殘部大約兩萬人被圍在這個小島上。蘇聯的信使打著白旗來到島上,要他們投降,卻沒有得到答覆,這很可能是由於小島上沒有人能控制局勢。

不久,炮彈、“喀秋莎”火箭、迫擊炮彈就如同暴雨般傾瀉到這個小島上。大約下午4時,先是一小群,接著是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士兵沖入了河中。一位蘇軍軍官對己方的炮火所造成的大屠殺深感震撼,看到原本混濁的河水已變成一片深紅,他不禁想起了待宰的羔羊。

第6集團軍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了——在8月20日約有275000人的名單中,有125000人在9月5日前戰死,15萬人成為戰俘。其中有8萬人死于羅馬尼亞和蘇聯的勞工營,只有7萬人在戰爭結束十多年後被遣返回國。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關注嗎? (單選) 0人 0% 會關注,文章內容很好 0人 0% 看看歷史文章再決定 0人 0% 不會關注,但會轉發 0人 0% 只想看文章,不想關注 0人 0% 文章太垃圾,不會關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