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來自企業研發一線的我市省人大代表希望:校企之間要有個“中轉站”

陳豔明代表介紹了所在企業多年來創新發展取得的一系列成績。

趙偉代表說,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主要任務就是幫助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甄明暉代表表示,我市實施的人才政策“黃金30條”為企業加快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李甯代表介紹了企業依靠自主創新推出的低聚果糖新產品。 記者王志偉攝

□本報記者王賀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後五年要“始終在創新發展上保持定力”“開拓創新強省新途徑”,

強調要“強化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強化科技第一生產力”“強化創新人才第一資源”。我市近年來專門出臺人才政策“黃金30條”等一系列新政,支援企業創新發展。當前,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新發展中還面對著哪些難題?還需要哪些支援和説明?記者就此採訪了我市部分省人大代表。

“實驗室”到“車間”距離遠

——新引進的人才用不上

“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博士或者教授,要是能在我們企業生產一線待上三五個月乃至一年的時間,

那就太高興了。 ”省人大代表、山東星光糖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甯表示,目前企業在人才、創新方面面臨的最大尷尬,就是企業雖然跟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但實驗室中的科學家們對企業的需求往往並不真正瞭解。當企業的難題“走進”這些機構實驗室後,常常“水土不服”。“我們曾有一個固體廢物的處理難題,當時找了很多高等院校,
他們大多拿了樣品去,但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李寧說。

正是因為“實驗室”和“車間”之間存在遙遠的距離,李寧介紹,多年來星光糖業引進的食品工程、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研究生,都要先派往一線參加技改。一般一個崗位工作半年,這樣經過兩三年時間的輪崗,研究生們才能把校園裡學到的知識徹底消化,明白生產中的問題出現在哪裡,找到與企業發展最契合的研發方向。

“相比校園裡的小型實驗,實際生產將面對複雜因素。單純在實驗室搞研究,這樣的專家企業用不了,太不接地氣。 ”李寧介紹,目前企業擁有的20多位研究生中,一半在一線。

人才的“磨合”問題,並非僅僅存在于星光糖業一家企業。省人大代表、山東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甄明暉介紹,金麒麟引入的研發人才如果要做核心技術的研發,一般要鍛煉5年左右。“學校會交給我們材料有什麼屬性,但不會告訴你怎麼把它應用到刹車片中去。你起碼要搞清楚刹車片會用到哪些種類的材料,每種材料對刹車片有什麼影響,這些都需要在企業一點點掌握。 ”甄明暉說。

發展空間小,配套服務差

——高端人才引進難

“只要是人才,待遇不是問題。但如果待遇相同,很多人才還是會選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崗位,畢竟這些地方的生活條件、發展空間比我們這裡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要吸引人才,在薪資的支出上,至少要比這些地方的企業高一截。 ”甄明暉在談到人才引進時這樣說。作為國內首家主機板上市的摩擦材料生產企業,金麒麟始終對人才引進、產品研發高度重視,但甄明暉表示,企業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仍是制約人才引進的重要因素。

“如果是行業內的人,一般會知道金麒麟在德州,在樂陵。但對於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而言,金麒麟比較陌生,對德州、對樂陵的瞭解也不多。 ”甄明暉說。

城市發展水準的制約,幾乎是德州企業在人才引進上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正是憑藉我們引進的一大批優秀人才,我們企業才能迅速走到同行業的前列。 ”省人大代表、山東麗馳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轉化站站長陳豔明表示,人才配偶的就業、子女的就學,以及提供給人才的住房和周邊的醫療條件、商業條件、交通條件等,都可能成為影響人才引進的障礙,為此企業要留住人才,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精力。

遠離學術圈,研發設備不足

——創新生態待優化

“我們和華東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的葡萄糖酸鈉製備新技術,計畫在2019年衝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談到企業科技創新,省人大代表、山東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趙偉感到十分自豪,但她同時坦言,高端人才不足仍是企業面對的一大瓶頸。

記者瞭解到,目前,星光糖業、金麒麟、麗馳新能源汽車、福洋生物這幾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絕大多數研發人員均為研究生學歷。對此,趙偉解釋:從經驗看,國內除幾家特別有實力的高校外,一般本科生的研發能力都相對較弱,難以滿足企業實際研發需要,而更高水準的博士生則更願意選擇專業的研發機構,中小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很難受到他們的青睞。“博士難引,瓶頸是多方面的。待遇方面,各家企業一般都捨得投入,但專業的研發人員如果選擇企業工作,往往距離學術圈太遠,可能一兩年下來,這些人對於最前沿技術的瞭解就已經有些滯後了。同時,生產企業相比專業科研機構,在試驗儀器、檢測設備上的積累也有很大差距,往往難以滿足高端人才的學術研究需要。 ”趙偉說,“對於企業而言,對高端創新人才的包容度也往往不如專業機構。在專業機構,可能幾年也出不了一個成果的情況十分正常,但對於很多實力不足的創新型企業而言,一名學者一兩年沒有成果,他面對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

政府需做好資源統籌

——提供精細化服務和公共研發平臺

一方面,企業希望深化同高端人才的合作;另一方面,高端人才對於到企業工作顧慮重重,如何破解這道難題?幾位代表都表示,政府可以在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通過進一步做好本地資源的整合,幫助高新技術企業解決難題。“政府能不能設立這樣一個平臺,比如依託德州學院成立一個研究中心,讓專家們可以落在這裡,薪資由企業提供。這樣專家既可以就近參與企業的生產研發,又可以依託德州學院的專業設備,兼顧學術研究。 ”趙偉說,她曾經就是德州學院的學生,目前德州學院在研發方面的硬體投入已經十分可觀,如果依託這些設備,組建一個新的公共研發平臺,可以極大幫助企業創新發展。“企業使用設備,可以交納一定費用,這也有利於學院的良性發展。 ”

很多貌似同創新無關的工作,同樣能加速企業的人才引進、創新發展步伐。“上市,為我們引進人才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加分項。 ”甄明暉認為,説明加速企業正規化進程,積極對接資本市場,同樣是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有效手段。

政府層面可以瞭解到的大量資訊,同樣能助力企業的創新發展。“我們的生產經營方向是制動片、摩擦材料,在人才的引進上,十分看重專業性,但這些專業的人才在哪裡?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目前我們對國內各個高校在這方面的具體研究情況掌握得不夠充分,特別希望政府幫助做好‘搭橋’的工作,搜集這些方面的資料。 ”甄明暉說。“幫助企業創新發展,政府能夠做的還有很多,比如加強企業管理者的輔導等等。歸根到底,企業不僅需要好的創新政策,更需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給予我們更多細緻入微的、人性化的幫助。 ”陳豔明說。

“學校會交給我們材料有什麼屬性,但不會告訴你怎麼把它應用到刹車片中去。你起碼要搞清楚刹車片會用到哪些種類的材料,每種材料對刹車片有什麼影響,這些都需要在企業一點點掌握。 ”甄明暉說。

發展空間小,配套服務差

——高端人才引進難

“只要是人才,待遇不是問題。但如果待遇相同,很多人才還是會選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崗位,畢竟這些地方的生活條件、發展空間比我們這裡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要吸引人才,在薪資的支出上,至少要比這些地方的企業高一截。 ”甄明暉在談到人才引進時這樣說。作為國內首家主機板上市的摩擦材料生產企業,金麒麟始終對人才引進、產品研發高度重視,但甄明暉表示,企業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仍是制約人才引進的重要因素。

“如果是行業內的人,一般會知道金麒麟在德州,在樂陵。但對於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而言,金麒麟比較陌生,對德州、對樂陵的瞭解也不多。 ”甄明暉說。

城市發展水準的制約,幾乎是德州企業在人才引進上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正是憑藉我們引進的一大批優秀人才,我們企業才能迅速走到同行業的前列。 ”省人大代表、山東麗馳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轉化站站長陳豔明表示,人才配偶的就業、子女的就學,以及提供給人才的住房和周邊的醫療條件、商業條件、交通條件等,都可能成為影響人才引進的障礙,為此企業要留住人才,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精力。

遠離學術圈,研發設備不足

——創新生態待優化

“我們和華東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的葡萄糖酸鈉製備新技術,計畫在2019年衝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談到企業科技創新,省人大代表、山東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趙偉感到十分自豪,但她同時坦言,高端人才不足仍是企業面對的一大瓶頸。

記者瞭解到,目前,星光糖業、金麒麟、麗馳新能源汽車、福洋生物這幾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絕大多數研發人員均為研究生學歷。對此,趙偉解釋:從經驗看,國內除幾家特別有實力的高校外,一般本科生的研發能力都相對較弱,難以滿足企業實際研發需要,而更高水準的博士生則更願意選擇專業的研發機構,中小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很難受到他們的青睞。“博士難引,瓶頸是多方面的。待遇方面,各家企業一般都捨得投入,但專業的研發人員如果選擇企業工作,往往距離學術圈太遠,可能一兩年下來,這些人對於最前沿技術的瞭解就已經有些滯後了。同時,生產企業相比專業科研機構,在試驗儀器、檢測設備上的積累也有很大差距,往往難以滿足高端人才的學術研究需要。 ”趙偉說,“對於企業而言,對高端創新人才的包容度也往往不如專業機構。在專業機構,可能幾年也出不了一個成果的情況十分正常,但對於很多實力不足的創新型企業而言,一名學者一兩年沒有成果,他面對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

政府需做好資源統籌

——提供精細化服務和公共研發平臺

一方面,企業希望深化同高端人才的合作;另一方面,高端人才對於到企業工作顧慮重重,如何破解這道難題?幾位代表都表示,政府可以在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通過進一步做好本地資源的整合,幫助高新技術企業解決難題。“政府能不能設立這樣一個平臺,比如依託德州學院成立一個研究中心,讓專家們可以落在這裡,薪資由企業提供。這樣專家既可以就近參與企業的生產研發,又可以依託德州學院的專業設備,兼顧學術研究。 ”趙偉說,她曾經就是德州學院的學生,目前德州學院在研發方面的硬體投入已經十分可觀,如果依託這些設備,組建一個新的公共研發平臺,可以極大幫助企業創新發展。“企業使用設備,可以交納一定費用,這也有利於學院的良性發展。 ”

很多貌似同創新無關的工作,同樣能加速企業的人才引進、創新發展步伐。“上市,為我們引進人才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加分項。 ”甄明暉認為,説明加速企業正規化進程,積極對接資本市場,同樣是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有效手段。

政府層面可以瞭解到的大量資訊,同樣能助力企業的創新發展。“我們的生產經營方向是制動片、摩擦材料,在人才的引進上,十分看重專業性,但這些專業的人才在哪裡?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目前我們對國內各個高校在這方面的具體研究情況掌握得不夠充分,特別希望政府幫助做好‘搭橋’的工作,搜集這些方面的資料。 ”甄明暉說。“幫助企業創新發展,政府能夠做的還有很多,比如加強企業管理者的輔導等等。歸根到底,企業不僅需要好的創新政策,更需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給予我們更多細緻入微的、人性化的幫助。 ”陳豔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