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相大白!剛剛,王健林突然宣佈!馬雲或傻眼!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近,王健林心頭估計念叨的,或是這個詩句。

猝不及防!剛剛,王健林再次重拳出擊,向他的“小目標”挺進。不過,這次小目標不是“一個億”,而是一個更加華麗麗的轉身!

今天,萬達宣佈: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定,計畫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是的,你沒看錯,340個“小目標”,被吸引到了王健林的囊中!這可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

老當益壯、劍走偏鋒、淩空一擊,王健林其志不在小也!

王健林雖非《天龍八部》中慕容複,但他此番做法,或與慕容複朝思暮想、意圖恢復大燕的宏圖,如出一轍——

振興萬達,重歸巔峰!

賣賣賣,是去年萬達的主打歌。

在短時間裡,萬達物業基本被王健林拋售殆盡。一次次,王健林因為賣資產而上了頭條,

一時間江湖上議論紛紛。

然而,現在回過頭看,王健林去房地產化,走輕資產的道路,一半或是形勢所迫,一半也是主動而為。

今天,真相大白,王健林或是下了一盤驚天大棋:抓住一個機遇,壯士斷腕,一舉捨棄已是“夕陽西下”的房地產業,縱身一躍,投身於前進無限的互聯網科技。

要知道,萬達與騰訊、蘇寧、京東、融創同舉義旗、共謀大業,是一場強強聯手、多方共贏的博弈。

萬達、蘇寧的線下佈局完整,

線下流量驚人。想想,到萬達廣場消費的,每年有多少?但是萬達最缺的,就是互聯網和人工智慧基因,以及將線上線下連結起來的管道。

相反,騰訊、京東缺的,卻是線下流量,和多樣化消費場景。萬達擁有的線下生活服務市場的資源,購物、娛樂一體化的107個萬達廣場,這個都是騰訊京東可望而不可即的。

萬達、蘇寧、騰訊、京東、融創的部分合體之後,萬達的“錢荒”迎刃而解,

萬達的線上“流量荒”也將搖身一變成了大水漫灌。

可以想見,今天這幾家巨無霸的聯姻,將生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線上線下融合的中國“新消費”商業模式!

誰笑到最後,誰笑的最甜,燒不死的才是鳳凰。

今天,王健林估計要長舒一口氣。一段時間以來,他在剃刀邊緣行走了很久,走得乃至有些落寞了。然而,今天這個爆炸性消息,或將讓他一洗前恥,笑傲江湖。

馬化騰和劉強東們,

也將仰天長笑。他們將利用萬達巨量的線下流量和巨大商業資源,為微信支付、小程式應用和無界零售創造更多線下場景,進一步自己的優勢。

而被氣歪了鼻子的,或是馬雲。此前,馬雲收購大潤發,就是要全力出擊新零售。沒想到,今天,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老對手騰訊突然牽手萬達,這讓老馬情何以堪?!

商場如戰場,這一幕,真是太精彩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這個時代,這句話已經過時了。風流輪流轉,那用著三十年,一年半載就是一個輪回。

不信,看看王健林。說不定,這位前首富,很快就要打一個翻身仗了!

萬達騰訊合作是實體商業和互聯網的雙贏

1月29日,騰訊控股(以下簡稱“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定,計畫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這將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

萬達擁有海量的消費場景和龐大線下客流,騰訊有巨量的線上流量和微信支付、小程式等互聯網賦能工具,萬達騰訊的結合,為中國“新消費”模式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那麼在這次合作中究竟誰是贏家?

萬達是個大贏家。

首先,萬達是實體商業的巨無霸,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截止到2017年底,開業235個萬達廣場,覆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的中心位置,總客流超過32億人次,萬達廣場客流每年保持在兩位數穩定增長。萬達廣場這些年之所以不怕電商衝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萬達應對的早,措施得力。當電商的浪潮席捲而來時,萬達廣場大大壓縮提袋零售業態,增加體驗業態,從原來占比50%左右,上升到60%到70%,比如增加兒童產業的娛樂、早教等;其次,萬達商業也是比較早開始進行線下融合業務的,作為線下巨無霸的萬達早在2014年開始了線上線下融合的嘗試,算到今天已經走過了4年,從線下到線上融合過程中,萬達還是做了不少努力的。免費WiFi,ibcom技術在萬達廣場的全面佈局,飛凡APP的線上線下推廣,智慧排隊、智慧停車等技術的應用,使得萬達廣場的線上線下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果通過此次合作,能夠得到騰訊強大的線上工具的賦能,無疑會讓萬達廣場如虎添翼。萬達的線上線下融合之路走上康莊大道。

騰訊其實是萬達線下線上融合的最好合作夥伴,萬達明確表示線上下線上融合的過程中保持主導地位,這和騰訊的去中心化,為實體商業賦能戰略高度吻合。這次合作中雙方還承諾推進網科集團的戰略合作,這一招救活了網科。同時萬達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拿到超過50億美元的資本對於償還海外負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騰訊也是大贏家。

在互聯網企業佈局新零售的過程中,現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騰訊和阿裡體系。由於阿裡佈局早,動作快,先後入股了蘇寧、銀泰、三江、新華都、大潤發等實體零售企業,形成一定的規模。騰訊也投資了京東、永輝超市等實體零售企業,最近也傳出參投家樂福中國,完成了新一輪佈局,但是在體量上比阿裡還是要小一些。而隨著騰訊與萬達的這次戰略合作,天平立刻倒向騰訊,萬達作為線下實體商業的巨無霸,這次拿出的是236個萬達廣場,31.9億人次的客流,以後每年超過開業50個廣場的速度,10年將達到千店規模。騰訊雖然佈局稍晚,但是因為萬達的出現,使得騰訊線上上線下融合領域一步做大,有望成為中國“新消費”樣板的巨無霸企業。

再看騰訊“智慧零售”打法,其核心是基於小程式+微信支付的會員運營和多場景貫通,輸出大資料、雲、人工智慧等技術。騰訊的新零售體系構想中只是作為一個流量和技術輸出者,給零售商的改造提供更先進的工具,而這一點正是萬達急需的。而萬達每年32億人次的免費線下流量也是騰訊需求的富礦。線上上流量飽和的情況下,如何挖掘線下和三四線城市的流量也是騰訊下一步重點解決的問題,萬達也是騰訊最好的鑰匙。

商業上只有雙贏才能真正贏

線上上線下融合的過程中,騰訊、阿裡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但是實踐證明,用線上思維做線下和用線下思維做線上都是走不通的,只有線上線下真正實現融合,線上線下共同發展才有可能真發展。萬達騰訊聯手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也許是一條正確的路,因為我們看到了他們雙贏的結局。

綜合每日財經精讀,互聯網熱點

在這個時代,這句話已經過時了。風流輪流轉,那用著三十年,一年半載就是一個輪回。

不信,看看王健林。說不定,這位前首富,很快就要打一個翻身仗了!

萬達騰訊合作是實體商業和互聯網的雙贏

1月29日,騰訊控股(以下簡稱“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定,計畫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這將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

萬達擁有海量的消費場景和龐大線下客流,騰訊有巨量的線上流量和微信支付、小程式等互聯網賦能工具,萬達騰訊的結合,為中國“新消費”模式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那麼在這次合作中究竟誰是贏家?

萬達是個大贏家。

首先,萬達是實體商業的巨無霸,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截止到2017年底,開業235個萬達廣場,覆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的中心位置,總客流超過32億人次,萬達廣場客流每年保持在兩位數穩定增長。萬達廣場這些年之所以不怕電商衝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萬達應對的早,措施得力。當電商的浪潮席捲而來時,萬達廣場大大壓縮提袋零售業態,增加體驗業態,從原來占比50%左右,上升到60%到70%,比如增加兒童產業的娛樂、早教等;其次,萬達商業也是比較早開始進行線下融合業務的,作為線下巨無霸的萬達早在2014年開始了線上線下融合的嘗試,算到今天已經走過了4年,從線下到線上融合過程中,萬達還是做了不少努力的。免費WiFi,ibcom技術在萬達廣場的全面佈局,飛凡APP的線上線下推廣,智慧排隊、智慧停車等技術的應用,使得萬達廣場的線上線下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果通過此次合作,能夠得到騰訊強大的線上工具的賦能,無疑會讓萬達廣場如虎添翼。萬達的線上線下融合之路走上康莊大道。

騰訊其實是萬達線下線上融合的最好合作夥伴,萬達明確表示線上下線上融合的過程中保持主導地位,這和騰訊的去中心化,為實體商業賦能戰略高度吻合。這次合作中雙方還承諾推進網科集團的戰略合作,這一招救活了網科。同時萬達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拿到超過50億美元的資本對於償還海外負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騰訊也是大贏家。

在互聯網企業佈局新零售的過程中,現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騰訊和阿裡體系。由於阿裡佈局早,動作快,先後入股了蘇寧、銀泰、三江、新華都、大潤發等實體零售企業,形成一定的規模。騰訊也投資了京東、永輝超市等實體零售企業,最近也傳出參投家樂福中國,完成了新一輪佈局,但是在體量上比阿裡還是要小一些。而隨著騰訊與萬達的這次戰略合作,天平立刻倒向騰訊,萬達作為線下實體商業的巨無霸,這次拿出的是236個萬達廣場,31.9億人次的客流,以後每年超過開業50個廣場的速度,10年將達到千店規模。騰訊雖然佈局稍晚,但是因為萬達的出現,使得騰訊線上上線下融合領域一步做大,有望成為中國“新消費”樣板的巨無霸企業。

再看騰訊“智慧零售”打法,其核心是基於小程式+微信支付的會員運營和多場景貫通,輸出大資料、雲、人工智慧等技術。騰訊的新零售體系構想中只是作為一個流量和技術輸出者,給零售商的改造提供更先進的工具,而這一點正是萬達急需的。而萬達每年32億人次的免費線下流量也是騰訊需求的富礦。線上上流量飽和的情況下,如何挖掘線下和三四線城市的流量也是騰訊下一步重點解決的問題,萬達也是騰訊最好的鑰匙。

商業上只有雙贏才能真正贏

線上上線下融合的過程中,騰訊、阿裡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但是實踐證明,用線上思維做線下和用線下思維做線上都是走不通的,只有線上線下真正實現融合,線上線下共同發展才有可能真發展。萬達騰訊聯手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也許是一條正確的路,因為我們看到了他們雙贏的結局。

綜合每日財經精讀,互聯網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