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師讀書關乎生命品質

老師們備課、上課、班級管理中存在的許多問題,一個重要的深層的原因是:我們的專業能力還不夠高,文化底蘊還不夠深厚。怎麼辦?讀書思考!

人有三個生命,生理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生理生命主要通過吃飯和呼吸來維持。社會生命主要通過交往來維持。精神生命主要通過什麼來維持呢?讀書!讀書能提供給我們精神能量。一個人胸中裝的,要麼是詩書,要麼就是塵俗。詩書多了,書卷氣就強了;塵俗多了,市儈氣就盛了。

一個不讀書的人,他每天的世界就是他的物質生活世界,極其狹窄;而一個博覽群書的人,同樣足不出戶,卻可以神游四海,與古往今來各色人物對話,他的精神世界就要豐富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對任何人都很重要。而教師,因為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特殊使命,讀書便尢為重要。

(一)工作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起“人生”,我們可能會覺得它很大,很抽象。其實人生非常具體,

吃飯是人生,睡覺是人生。像現在,我在這講話是人生,老師們在聽講、在思考也是人生。在每個人的人生當中,工作都占了大部分時間,因而工作品質與生命品質直接相關。如果我們的教育教學受到學生的認可與歡迎,我們可以獲得成就感,獲得職業幸福感,我們就會感到生命充實。反之,如果我們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台下聽得昏昏欲睡,我們就會有挫敗感。
而如果我們對工作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我們就是在浪費生命,我們就會有空虛感。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對待我們的工作,因為工作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活在當下,享受工作

我們聽名師的課,會覺得他們是在用整個生命上課,

他們那麼投入、那麼專注。所以,老師們,我們要經常看名師的課堂實錄。不要覺得名師高高在上,我們望塵莫及。名師也是從普通教師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我們以名師為激勵,縱然成不了名師,也可以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成為懂得享受工作的老師,我們的生命品質也會有所提升,何樂而不為呢?

(三)鼓勵學生提問是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

老師們,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學生上課會無精打采?對教師的提問為什麼置若罔聞?原因可能很多,但與學生不提問題、沒有問題恐怕有直接關係。

一堂課下來,學生可能回答了很多次問題,但全都是老師的問題,不是學生的問題。我們的教學基本還是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不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知識成了課堂的主體,學生成了承載知識的工具。教師“目中無人”,學生又怎麼會對學習感興趣呢?所以,好的課堂一定要讓學生質疑,這既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策略,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基本保證。而敢於讓學生質疑,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作背景,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作鋪墊。

(四)多讀書才會上好課

也許有的教師會說,教材上那點知識對於我是小菜一碟,不讀書照樣可以講好。其實不然。如果教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就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律詩的發展形成,學生會驚喜地得到意外的收穫。語文、數學教師需要多讀書,其他學科教師同樣需要多讀書。

而不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知識成了課堂的主體,學生成了承載知識的工具。教師“目中無人”,學生又怎麼會對學習感興趣呢?所以,好的課堂一定要讓學生質疑,這既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策略,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基本保證。而敢於讓學生質疑,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作背景,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作鋪墊。

(四)多讀書才會上好課

也許有的教師會說,教材上那點知識對於我是小菜一碟,不讀書照樣可以講好。其實不然。如果教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就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律詩的發展形成,學生會驚喜地得到意外的收穫。語文、數學教師需要多讀書,其他學科教師同樣需要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