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中國人存款少了3萬億,還不是因為買了房!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給出的相關資料,2017年中國人個人活期存款業務已經減少了3萬億人民幣,而且銀行存款業務的增速也已經跌破了10%,這不得不讓很多人開始思考,為什麼中國人的存款減少了?又或者說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存款了?

我們知道銀行存款的利率是一直都不高,現在很多人都有明確的投資頭腦,而且資本肯定是逐利的,隨著這些年中國經濟的高歌猛進,很多老百姓的收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哪裡投資回報高,

投資的人就越多。最近這些年要說投資回報最高最穩定的,莫過於房地產投資。房地產市場的回報有多高,筆者已無需多說,很多早年買房的人已經深有體會,幾乎都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先不說開發商和炒房者,就說說我們普通老百姓,現在我們都熱衷於買房,

由於工作生活等需要,我們不得不選擇買房,哪怕是面對現在高昂的房價,我們依然選擇背負壓力買房。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大城市的房價都已經增長了10倍以上,小城市的房價也達到了4-6倍左右,而人們的收入水準這些年雖然也在增長,但增長的速度完全不能和房價的增長速度相提並論,人們購房收入差還是比較大的,所以買房成本在收入成本中的占比是非常大的。

而且隨著房價增速一直高過收入增速的情況下,購房的成本只會越來越高,我們從收入中拿出來的購房存款也會相繼增多,這就很直觀的對應了為何這些年個人存款業務增速一直在降低的趨勢圖,因為我們的錢都拿來買房了,

剩下的錢除了日常生活開支,已經沒有太多的錢用於儲蓄,不是我們不想存而是沒錢存,存款大多進入了房地產市場,這也很好的迎合了之前網上普遍說中國90%居民的資產都集中在房子上的說法。

其實從歷史來講,中國人是非常勤奮的,都喜歡把掙來的錢用於儲蓄,認為兜裡有錢心理不慌,而銀行利率低也並不是存款減少的主要原因,畢竟存款利率浮動並不大,

房地產雖然不是中國人存款降低的唯一原因,但一定是主要原因,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民買房時代,大部分的存款都買了房!

看房、買房,上樓盤網!

往期熱門文章:任志強說政策不變房價下跌的城市會增加,2018年房價會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