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目標全面完成!工信部:2017年全年工業經濟發展好於預期

中新經緯用戶端1月30日電 1月30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就2017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介紹稱,2017年我們國家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而且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品質和效益同步提升,

主要的指標明顯的改善,整體上形勢好於預期。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

苗圩指出,去年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6.6%,處於近三年最好的水準,這些為工業經濟的運行下一步的發展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歸納起來去年工業運行有五個特點。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一是工業運行更穩。2017年,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增速比2015年和2016加快了0.5和0.6個百分點,改變了自2010年以來單邊放緩的走勢。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的結果,我國工業增加值總量達到了28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達到了33.9%,比上一年同期提高了0.54個百分點。

二是經濟效益更好。2017年企業利潤增幅創造了2013年以來的最高。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去產能成效的顯現,

近幾年比較困難的原材料工業生產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好轉,2017年利潤大幅度增長,原材料行業利潤增長了46%,高於整個利潤增長的一倍以上,拉動整個工業利潤增長超過了10個百分點。

三是結構調整更優。2017年5000萬噸鋼鐵去產能的任務將超額完成。另外,長期擾亂市場秩序的1.4億噸地條鋼去年全面出清,全國工業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7%,這也達到了5年來最好的水準。

同時,實施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的製造業,全年技術改造的投資占整個工業的投資比重達到了45.5%;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等重大工程;推出“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促進消費品工業的升級步伐。目前在消費品行業當中,有5000種產品實現了內外銷的同線、同標、同質。

四是先進製造業發展更快。我們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25,

啟動創建了中國製造2025的國家級示範區,持續的推進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去年又新批了3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另外,中國製造2025的高端裝備創新、智慧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再加上製造業創新中心這五大工程在全面的深入實施。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了13.4%,快於整個規模以上工業6.8個百分點,電子製造業的增速達到13.8%,裝備製造業增速達到了10.7%,

這些合計拉動整個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

五是“兩化融合”更深。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在去年由國務院發佈實施,智慧製造工程也在大力推進,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線運行,工業APP也在商業化應用,製造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的發展水準在持續提升。

此外,我國“兩化融合”的標準系列被國際標準組織ISO立項為國際標準。到去年年底,數位化研發工具的普及利用率達到了63.3%,製造業的骨幹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了70%,生產設備除了數位化改造以後,設備和設備之間聯網率超過了39%,像個性化定制、智慧化生產、網路化協同、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新業態也在蓬勃的發展。(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製造業的骨幹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了70%,生產設備除了數位化改造以後,設備和設備之間聯網率超過了39%,像個性化定制、智慧化生產、網路化協同、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新業態也在蓬勃的發展。(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