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差點被劇名騙了!這麼接地氣的國產好劇可千萬別忽略

最近看到有消息說王菲那英可能相聚春晚舞臺重現《相約98》當年的經典,合作一曲《相約2018》。

看到這個消息,樂叔驚覺1998年已經不是十年前了,而是20年前!

90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

那個時代的符號,

有時候竟也想不起來了。

這不,最近芒果台出了一部以90年代為背景的懷舊生活劇,竟意外的好看——

我的青春遇見你★★★★☆

看點:一部充斥著九十年代時代符號的懷舊生活劇,刻畫了那個年代的真實生活,將勾起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時長:45分鐘(共55集)

該劇改編自滕肖瀾小說《城裡的月光》。

主要講述90年代一對平凡卻不平淡的小夫妻陳也(魏千翔 飾)和李招娣(薑妍 飾)從相遇到相戀再到婚後生活的故事。

主打懷舊、現實,所以我們能從劇中可以發現不少那個年代的老物件、流行歌曲等。

房間裡貼滿港臺明星的海報。

四四方方的牡丹花餅乾盒子。

還有那些年人手一個的鋁制飯盒。

男主陳也是個普通的修路工,從小生活在光芒萬丈的弟弟的光環之下,是一個沒人理解、不被重視的“人生配角”。

不過陳也性格大大咧咧,雖然心裡不滿,但也不計較。

但是有一點,

他卻表現得非常在意以及膚淺。

那就是他一定要娶個漂亮的老婆,能拼過弟弟的就行。

恰好女主李招娣就非常符合他的條件。

用李招娣的話來說,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漂亮,唯一的夢想就是嫁個好男人,當他的賢妻良母。

走在路上,因為只顧照鏡子,走錯路,被陳也的挖掘機撞倒在水泥堆裡,兩人因此開啟了“吃土式偶遇”。

因為李招娣長得漂亮,陳也便開始了猛烈追求,用整顆心來對她好。

後來兩人就這樣走到一起了。

在那個年代,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

所以陳也向李招娣求婚,李招娣也同意了。

但雙方家長不同意呀。

陳也媽媽覺得李招娣嬌蠻任性,怕兒子hold不住。

招娣爸爸覺得陳也沒錢沒權,又有個強勢的媽,怕女兒嫁過去受委屈。

為此還設置了很多門檻,要求陳也得有房有禮金才能來提親。

結果,種種要求不僅沒讓陳也知難而退,反倒把女兒給等急了。

沒辦法,他最後問招娣:“你真打算嫁給他了?”

招娣用力點點頭。

最終他們也算終於組成了自己的小家。

用挖掘機當婚車,也是相當有意思。

婚後的生活不像戀愛那麼浪漫,少不了各種磕磕碰碰。

家務的分配問題、財務的花銷問題、外來的誘惑……

都讓他們的關係變得不那麼完美,但又在磕磕碰碰中更加堅不可摧。

當然,這部劇不是單純講訴陳也和李招娣愛情故事的,還有很多別的元素。

這部劇給樂叔最大的感覺就是真實,家常裡短的90年代日常,溫情又暖心。

比如其中那兩場“李家嫁女”的戲就特別戳人心。

先是終於同意讓李招娣嫁給陳也的時候,拿出了準備五年的旗袍,給女兒做嫁衣。

而這一針一線全都是父親的愛。

悄悄轉過身去,怕在女兒面前落淚。

這就是父親,雖然話語不多,但愛總默默藏在心裡,用實際行動來表示。

然後在小女兒李來娣出嫁時,父親的一封信又讓人感動到不行。

他說——

因為你們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孩子,就像爸爸對你們的愛,看上去不同,可分量卻是一樣的。

是的,也許父母在對待不同的孩子身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同的,但愛的分量,不會厚此薄彼。

這部劇在情感的傳遞上,直抵人心,所以它打動了我。

當然,這部劇還是有很多缺點。

整體看來,雖然懷舊記憶的老物件存在於大街小巷,但是真正能使觀眾懷舊的劇情依然欠缺。

衣服和妝容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年代感不夠,主角對角色的把握有時候過於誇張。

不過和某些狗血的國產劇相比,這部劇的還是很有可看性的。

用整顆心來對她好。

後來兩人就這樣走到一起了。

在那個年代,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

所以陳也向李招娣求婚,李招娣也同意了。

但雙方家長不同意呀。

陳也媽媽覺得李招娣嬌蠻任性,怕兒子hold不住。

招娣爸爸覺得陳也沒錢沒權,又有個強勢的媽,怕女兒嫁過去受委屈。

為此還設置了很多門檻,要求陳也得有房有禮金才能來提親。

結果,種種要求不僅沒讓陳也知難而退,反倒把女兒給等急了。

沒辦法,他最後問招娣:“你真打算嫁給他了?”

招娣用力點點頭。

最終他們也算終於組成了自己的小家。

用挖掘機當婚車,也是相當有意思。

婚後的生活不像戀愛那麼浪漫,少不了各種磕磕碰碰。

家務的分配問題、財務的花銷問題、外來的誘惑……

都讓他們的關係變得不那麼完美,但又在磕磕碰碰中更加堅不可摧。

當然,這部劇不是單純講訴陳也和李招娣愛情故事的,還有很多別的元素。

這部劇給樂叔最大的感覺就是真實,家常裡短的90年代日常,溫情又暖心。

比如其中那兩場“李家嫁女”的戲就特別戳人心。

先是終於同意讓李招娣嫁給陳也的時候,拿出了準備五年的旗袍,給女兒做嫁衣。

而這一針一線全都是父親的愛。

悄悄轉過身去,怕在女兒面前落淚。

這就是父親,雖然話語不多,但愛總默默藏在心裡,用實際行動來表示。

然後在小女兒李來娣出嫁時,父親的一封信又讓人感動到不行。

他說——

因為你們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孩子,就像爸爸對你們的愛,看上去不同,可分量卻是一樣的。

是的,也許父母在對待不同的孩子身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同的,但愛的分量,不會厚此薄彼。

這部劇在情感的傳遞上,直抵人心,所以它打動了我。

當然,這部劇還是有很多缺點。

整體看來,雖然懷舊記憶的老物件存在於大街小巷,但是真正能使觀眾懷舊的劇情依然欠缺。

衣服和妝容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年代感不夠,主角對角色的把握有時候過於誇張。

不過和某些狗血的國產劇相比,這部劇的還是很有可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