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主題誦讀|劉伯堅:用生命書寫忠誠「總第93期」

每晚9點 | 誦讀經典 | 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作品:劉伯堅:用生命書寫忠誠| 朗誦:張 蕊

選送:大餘縣委組織部

劉伯堅,1895年1月9日生於四川省平昌縣人,早年曾就讀於川東高等師範學校、成都高等師範學堂。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1926年,劉伯堅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應邀在馮玉祥部任政治部部長。離開馮部後,任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長、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1931年底,參與領導和指揮了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寧都起義,

並擔任由起義部隊改編的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劉伯堅奉命留在蘇區堅持鬥爭,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4日,劉伯堅率部隊突圍時不幸負傷被捕。他在獄中給家人的信中寫道:“弟被俘時就決定一死以殉主義並為中國民族解放流血”,“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1935年3月21日,劉伯堅在江西省大余縣金蓮山上被敵人殺害,時年40歲。

劉伯堅革命先烈犧牲後,

偉人毛澤東稱劉伯堅烈士是“我黨我軍政治工作第一人”。劉伯堅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他的詩作除早期的《秋月》和後來在獄中作的《帶鐐行》、《移獄》、《獄中月夜》之外,在留蘇期間寫得最多,那些詩詞都是寫在明信片上,寄給國內的愛人王叔振的。詩詞表達了劉伯堅對革命的渴望,對戰友、親人的思念,篇篇情深意切。王叔振讀完劉伯堅寄來的詩詞後,
即交給他們的好友鄧寶珊、張玉燕夫婦保存。全國解放後,鄧寶珊、張玉燕夫婦把劉伯堅的許多手跡交給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黨史資料。

為紀念劉伯堅的革命事蹟,新中國成立後,在烈士的故鄉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修建了劉伯堅烈士紀念館。每年都有數十萬全國各地的遊客來此參觀,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紅色之旅的精品景點。

劉伯堅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鮮血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雖然離我們遠去了許多年,但他留給全社會的寶貴的財富就是高尚的人格典範和可貴的精神品質。劉伯堅烈士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是為尋求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不懈奮鬥的一生。

作為後人,我們要學習他勤奮好學、追求上進、探尋真知的執著精神;學習他作風務實,意志堅毅,

生為中國生,死為中國死的忠貞信念;學習他寧死不屈、視死如歸、以死殉主義的浩然氣概。只有像革命烈士劉伯堅那樣,忠於黨、忠於人民,塌實工作,來激發人們對黨的熱愛,續寫對党的忠誠。

編輯:謝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