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濕疹老不好,皮膚科醫生教你幾招完勝它

在寒冷乾燥的冬季

寶寶除了感冒、咳嗽、發燒等

還有一個病讓父母也很頭痛

那就是濕疹

今天,小康妹兒邀請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主治中醫師、醫療美容主治醫師程孝頂來為大家講解關於寶寶濕疹的那些事兒。

冬季,寶寶為什麼濕疹頻發?

小兒濕疹又名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稱異位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

多於嬰幼兒時期發病,並遷延至兒童和成人期。以濕疹樣皮疹,伴劇烈瘙癢,反復發作為臨床特點,病患本人或家族中常有明顯的“特應性”,特應性皮炎目前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可能和自身體質和免疫以及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有關。

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加重,冬季皮膚乾燥也是加重病情的因素之一。

孩子濕疹有哪些症狀?

症狀多以慢性反復性瘙癢為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常以肘窩、膕窩等屈側部位的慢性復發性皮炎為特徵,初發為紅斑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或水皰,水皰破後形成糜爛面,有漿液性滲出,

結痂。

急性濕疹處理不當,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如及時適當治療可逐漸好轉,但易復發。

重者可發生大片紅斑,其上為成群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液,表面有厚痂,也可延及整個頭面部或頭頸部。

病灶周圍出現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自覺瘙癢。擦破可發生糜爛、結痂,痂下有膿液滲出,邊緣有小膿皰,附近或遠隔部位也可有搔抓所致的平行線狀紅斑、丘疹和水皰。

病程常經過嬰兒期、兒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的逐漸演變,少數表現為在特定的年齡段發病,嬰兒期(1個月~2歲)以頭皮黃色脫屑為先兆,臉部和四肢的伸側可出現急性紅斑、廣泛滲液和結癡。

兒童期(2~12歲)常見頸部、手部、肘窩、胭窩、小腿伸側等部位的慢性復發性皮炎,

伴皮膚乾燥。青少年成人期(>12歲)皮損與兒童期類似,多為局限性乾燥性皮炎損害,由於長期的搔抓和摩擦,常出現苔蘚樣變和癢疹型結節性皮疹。

濕疹如何治療?

程醫生提出,特應性皮炎的治療,重點在於去除誘因、保護皮膚屏障和對症治療三個方面。

首先要觀察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予以去除;

保護皮膚屏障和對症方面,平時可以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提高體質,選擇適合孩子的潤膚產品;

避免搔抓,瘙癢嚴重的可以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和一些免疫調節劑;

最重要的是預防感染、避免搔抓,可以外用一些抗炎的藥物比如夫西地酸乳膏、百多邦等。

在日常護理中,家長可以怎樣做呢?程孝頂醫生也給出了建議:

儘量母乳餵養的同時,家長的飲食也需要清淡;

室溫不能過高,儘量減少孩子洗浴的次數和時間,選擇一些溫和滋潤的沐浴產品,洗浴後保濕;

衣物以純棉為宜,保證孩子睡眠和大便通暢也很重要。

首先要觀察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予以去除;

保護皮膚屏障和對症方面,平時可以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提高體質,選擇適合孩子的潤膚產品;

避免搔抓,瘙癢嚴重的可以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和一些免疫調節劑;

最重要的是預防感染、避免搔抓,可以外用一些抗炎的藥物比如夫西地酸乳膏、百多邦等。

在日常護理中,家長可以怎樣做呢?程孝頂醫生也給出了建議:

儘量母乳餵養的同時,家長的飲食也需要清淡;

室溫不能過高,儘量減少孩子洗浴的次數和時間,選擇一些溫和滋潤的沐浴產品,洗浴後保濕;

衣物以純棉為宜,保證孩子睡眠和大便通暢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