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悉數卡地亞(Cartier)那些稀世鑽石珠寶及其背後的傳奇故事

卡地亞的鑽石歷史,猶如一卷永無止境的詩集,充滿著激情與冒險;從“南方之星”到“卡地亞-泰勒-波頓鑽石 ”,從“希望”藍鑽到“埃及司令”Pasha鑽石,卡地亞將靈性賦予傳奇美鑽,造就了一段段珠寶傳奇故事。

巨型慶典項鍊

鑲嵌有2930顆鑽石的巨型慶典項鍊,1928年,卡地亞

1928年,卡地亞 (Cartier) 受印度布品德拉·塞恩邦主 (Sir Bhupindar Singh Patiala) 委託,製作出鑲嵌2930顆鑽石的巨型慶典項鍊,鑽石總重近1000克拉,其中一顆稀世黃鑽重達234.69克拉。

印度大公佈品德拉·塞恩邦主佩戴著總重1000克拉的巨型慶典項鍊

南方之星

1853年,一名奴隸在巴西的一座礦場裡發現了一顆重達261.24克拉的鑽石原石,這顆鑽石被命名為“南方之星”,幾經切割,最終重達128.48克拉,並與著名的英國德雷斯頓梨形白鑽一起被鑲嵌在印度巴羅達邦主 (Baroda Sayaji Rao) 珍藏近八十年的一條華麗的項鍊之上。

2002年,卡地亞 (Cartier) 將這顆絕世鑽石鑲嵌於一枚手鐲之上,使其幻化出全新生命力。

“南方之星”粉鑽

2歲的印度巴羅達邦主三世佩戴著128.48克拉的“南方之星”鑽石項鍊

希望藍鑽

希望藍鑽的來歷如同其深邃的藍色般神秘莫測。據說它產自靠近印度戈康達 (Golconda) 的庫勒礦區—— 一個傳奇寶石的發源地,最初鑲嵌在一尊印度神像的眼睛上。而這只是這顆鑽石充滿神秘色彩的眾多傳說之一,“希望”之鑽始終深藏著屬於自己最原始的神秘。

希望藍鑽吊墜,1910年,卡地亞

埃弗琳·沃爾什·麥克萊恩夫人佩戴希望藍鑽項鍊

埃及司令鑽石

1933年,世界聞名的傳奇鑽石——“埃及司令”Pasha經由T. M. Sutton公司送往卡地亞 (Cartier) 倫敦。這顆來歷神秘的寶石,在1848年被埃及司令買下,

時至今日仍以此為名。它曾短暫失去行蹤,而後再現於世,並被美國名媛芭芭拉·赫頓購得。不過,芭芭拉對它的八角形狀不甚滿意,要求將其重新切割並鑲嵌為戒指。近兩克拉鑽石化為粉末,只為博取這位“百萬美元淑女”的歡心。Pasha鑽石的重量在1980年代再度被縮減,最終重量為36.22克拉

芭芭拉·赫頓佩戴埃及司令Pasha鑽石戒指

“泰勒-波頓”鑽石

卡地亞-泰勒-波頓鑽石最初於1966年在南非總理礦區被發現時重達240.80克拉。1969年11月12日,這顆被切割成69.42克拉的稀有梨形鑽石在紐約拍賣會上最終由卡地亞 (Cartier) 以1,050,000美元的天價拍下,成為後來,好萊塢影星理察·波頓 (Richard Burton) 便向卡地亞求購此鑽,並將它命名為“泰勒-波頓”之鑽 (Taylor-Burton Diamond) ,送給愛人伊莉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作為定情信物;在泰勒的要求下,原先被鑲嵌成戒指的鑽石被改為了項鍊的吊墜。

“泰勒-波頓”鑽石

“泰勒-波頓”鑽石

南非之星

“南非之星”是非洲出土的第一顆完美無瑕的鑽石,也是歷史上第一顆寶石級別的鑽石,它隨後被送往荷蘭阿姆斯特丹,最終切割成一顆47.69克拉的梨型美鑽,並被賣給杜德立公爵 (The Duke of Dudley) 的第二任夫人,她以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並作為頭飾佩戴。1910年代末期,卡地亞 (Cartier) 將這顆“南非之星”設計成表面飾有舊式歐洲車工的歐鈴蘭胸針。

“南非之星”胸針,卡地亞,1910年

路易·卡地亞鑽石

“路易·卡地亞”鑽石如“嬰兒拳頭般大小”,重達107.7克拉,切割自一顆400克拉的南非原石。這顆超凡脫俗的水滴形鑽石是極少數100克拉以上,仍能被美國珠寶學會 (GIA) 評鑒為D級無瑕的超大鑽石。

路易·卡地亞鑽石

Jubilee鑽石

Jubilee鑽石得名於玫瑰式切割與明亮式切割的紀念切割法。1900年,“Jubilee”鑽石曾於巴黎世博會展出。1935年,這顆當時世界排名第四的鑽石在卡地亞倫敦出售,由法國大企業家兼藝術贊助家——保羅-路易·韋耶 (Paul – Louis Weiller) 購得。它原本被設計成包頭巾上的長羽毛帽飾,但由於羽毛無法彰顯這顆美鑽透明光澈的特色,卡地亞 (Cartier) 當時的高級珠寶總監——貞·杜桑 (Jeanne Toussaint) 女士將其改造成一枚極具現代感的烏龜造型胸針。

龜造型胸針,卡地亞,1937年

阿納特鑽石

阿納特鑽石重達102.07克拉,呈現著不可思議的嬌豔黃色。阿納特鑽石的名字來自其前一位擁有者——阿納特少校。1950年代初期, 阿納特少校將此鑽託付給卡地亞 (Cartier) ,將其鑲在一枚花朵圖案的精緻胸針上,花瓣由明亮型、長階梯型、圓型及方型等各種不同切割的鑽石組成。

花朵圖案胸針,卡地亞,1952年

芭芭拉·赫頓佩戴埃及司令Pasha鑽石戒指

“泰勒-波頓”鑽石

卡地亞-泰勒-波頓鑽石最初於1966年在南非總理礦區被發現時重達240.80克拉。1969年11月12日,這顆被切割成69.42克拉的稀有梨形鑽石在紐約拍賣會上最終由卡地亞 (Cartier) 以1,050,000美元的天價拍下,成為後來,好萊塢影星理察·波頓 (Richard Burton) 便向卡地亞求購此鑽,並將它命名為“泰勒-波頓”之鑽 (Taylor-Burton Diamond) ,送給愛人伊莉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作為定情信物;在泰勒的要求下,原先被鑲嵌成戒指的鑽石被改為了項鍊的吊墜。

“泰勒-波頓”鑽石

“泰勒-波頓”鑽石

南非之星

“南非之星”是非洲出土的第一顆完美無瑕的鑽石,也是歷史上第一顆寶石級別的鑽石,它隨後被送往荷蘭阿姆斯特丹,最終切割成一顆47.69克拉的梨型美鑽,並被賣給杜德立公爵 (The Duke of Dudley) 的第二任夫人,她以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並作為頭飾佩戴。1910年代末期,卡地亞 (Cartier) 將這顆“南非之星”設計成表面飾有舊式歐洲車工的歐鈴蘭胸針。

“南非之星”胸針,卡地亞,1910年

路易·卡地亞鑽石

“路易·卡地亞”鑽石如“嬰兒拳頭般大小”,重達107.7克拉,切割自一顆400克拉的南非原石。這顆超凡脫俗的水滴形鑽石是極少數100克拉以上,仍能被美國珠寶學會 (GIA) 評鑒為D級無瑕的超大鑽石。

路易·卡地亞鑽石

Jubilee鑽石

Jubilee鑽石得名於玫瑰式切割與明亮式切割的紀念切割法。1900年,“Jubilee”鑽石曾於巴黎世博會展出。1935年,這顆當時世界排名第四的鑽石在卡地亞倫敦出售,由法國大企業家兼藝術贊助家——保羅-路易·韋耶 (Paul – Louis Weiller) 購得。它原本被設計成包頭巾上的長羽毛帽飾,但由於羽毛無法彰顯這顆美鑽透明光澈的特色,卡地亞 (Cartier) 當時的高級珠寶總監——貞·杜桑 (Jeanne Toussaint) 女士將其改造成一枚極具現代感的烏龜造型胸針。

龜造型胸針,卡地亞,1937年

阿納特鑽石

阿納特鑽石重達102.07克拉,呈現著不可思議的嬌豔黃色。阿納特鑽石的名字來自其前一位擁有者——阿納特少校。1950年代初期, 阿納特少校將此鑽託付給卡地亞 (Cartier) ,將其鑲在一枚花朵圖案的精緻胸針上,花瓣由明亮型、長階梯型、圓型及方型等各種不同切割的鑽石組成。

花朵圖案胸針,卡地亞,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