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紫金e評│以高品質發展托舉江蘇百姓的“幸福感”

年輪交換之際,萬物蓄勢待發。2018年江蘇“兩會”日前在南京開幕,

代表委員們肩負時代使命、承載人民重托,履職盡責不僅關乎“江蘇號”航船前行的方向,更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江蘇大劇院大會堂內夢想與智慧激蕩,發展和民生展望,江蘇力量之強大,讓人們對發展滿懷信心,對幸福感再提升充滿期待。

回望過去,成績振奮人心。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萬億元,達8.59萬億元,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8172億元,同口徑增長4.6%;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6%和8.8%。

透過一個個喜人的數字,我們看到的是希望,增強的是信心。在全省上下齊心奮鬥中,一個個無聲數字,變成江蘇兒女臉上的陽光、心頭的溫暖,更多幸福和美好書寫在江蘇大地。

展望未來,藍圖催人奮進。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上,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江蘇的新方位新座標,切實扛起歷史責任,

抓住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探索性發展、創新性發展、引領性發展,不斷增強優勢、補齊短板、拓展空間,加快跨越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的江蘇拐點,推動高品質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目標既定,實踐鋪展。面對高品質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和擔當精神、拼搏精神、務實精神,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滴水穿石、繩鋸木斷的韌勁,為江蘇發展贏得先機。

在新時代中找尋一個座標,以高起點開局高標準起步。開局決定全域,起步決定後程,邁向江蘇未來,新座標已經清晰可見。以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為著力點,運用系統化思維統籌推進江蘇高品質發展,揚子江城市群的融合發展應運而生,但同時也需考慮已經相對緊湊的經濟板塊深度融合,以及合理規劃一批新的發展組團;以智慧製造為先導,讓江蘇方案在業界建立富有吸引力的生態圈;以數字經濟作為增長亮點,

努力改寫江蘇的經濟版圖……創新施策,助推生態、科技、經濟齊頭並進,讓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前行,讓重大工程挺直國家脊樑。

在新發展中堅持一個中心,解決頭等大事和關鍵小事。改革發展未有窮期,人民永是天地,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新起點上江蘇改革發展的旨歸。

緊緊抓住富民要務,時刻保障民生需求,既有大方向,亦有“小目標”。打造全省1.5小時交通網,百姓出門更加方便;“不見面審批”改革勢如破竹,辦事流程更加簡化;把注入新動能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努力走出具有江蘇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精神文化食糧保持平衡與充分,最美風尚溫馨江南江北,讓人民的獲得感滿滿。

在奮力幹中發揚一種精神,把宏偉藍圖化為美好現實。把藍圖變現實,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目標越偉大、使命越艱巨,就越需要全省人民擰成一股繩去幹事創業。大力弘揚適應新時代“四千四萬”精神,積極適應時代的“千變萬化”,主動經受創新的“千錘萬煉”,在發展的前沿展現“千姿萬態”,在新的征程上奔騰“千軍萬馬”。在新任務新目標中,不僅呼喚披荊斬棘的決心和迎難而上的勇氣,更考驗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的集體智慧。保持敢為人先的銳氣,提振開拓進取的志氣,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大時代與小日子之間有著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歲月的長河不舍晝夜,我們為幸福始終保持奮進的姿態。“一股子氣呀、勁呀”當常有,“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不能丟,以高品質發展托舉江蘇百姓的“幸福感”,我們可以期待,2018年必將是一個“更有收穫”的年份。

把宏偉藍圖化為美好現實。把藍圖變現實,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目標越偉大、使命越艱巨,就越需要全省人民擰成一股繩去幹事創業。大力弘揚適應新時代“四千四萬”精神,積極適應時代的“千變萬化”,主動經受創新的“千錘萬煉”,在發展的前沿展現“千姿萬態”,在新的征程上奔騰“千軍萬馬”。在新任務新目標中,不僅呼喚披荊斬棘的決心和迎難而上的勇氣,更考驗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的集體智慧。保持敢為人先的銳氣,提振開拓進取的志氣,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大時代與小日子之間有著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歲月的長河不舍晝夜,我們為幸福始終保持奮進的姿態。“一股子氣呀、勁呀”當常有,“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不能丟,以高品質發展托舉江蘇百姓的“幸福感”,我們可以期待,2018年必將是一個“更有收穫”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