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4個鐵路相關專案列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成渝、成昆鐵路落選

1月27日下午,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佈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

這批名錄包含了創建於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企業,也含有新中國成立後的“156項”重點建設專案,覆蓋了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是具有代表性、突出價值的工業遺產。

在這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中,不乏擁有年代氣息的鐵路、製造廠等,中國e車網小編整理了軌交行業相關的遺產,

對於軌交人來說,小編認為這些不僅僅是文化遺產,更飽含了一種記憶一種情懷,以下的文化遺產,哪個勾起了你的思緒?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

1

10、開灤煤礦(現為開灤博物館、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

始建年代:1878

主要遺存:唐山礦一號井、二號井、三號井;近代煤礦最早的火力發電機組;唐山礦達道;部分礦用建築、設備;中央電廠汽機間;馬家溝磚廠建築磚車間;趙各莊礦洋房;檔案;中國最早的股票(1881)。

入選理由:開創了許多個中國或行業第一,為中國煤炭工業和民族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先行者;中國最早的近代大型機械化採煤煤礦;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洗煤廠;第一條准軌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北方最早的產業工人隊伍;“特別能戰鬥精神”;中國第一個採用倒焰式窯爐燒成技術的耐火材料生產企業(馬家溝磚廠)。

2

21、漢陽鐵廠(在建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琴台大道169號

始建年代:1894

主要遺存:漢陽鐵廠造鋼軌、漢陽鐵廠鑄鐵紀念碑、漢陽鐵廠造磚瓦、盧森堡贈送相關資料;漢陽鋼廠轉爐車間、電爐分廠冶煉車間、電爐分廠維修、備品間、水塔、鋼樑桁架、鐵路和機車、煙囪3處及管道設施。

入選理由:亞洲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機械設備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規模最大的鋼鐵煤聯合企業;1915年前的一段時間內,該企業的鋼產量占中國鋼鐵產量的100%。

漢陽鐵廠

3

23、鞍山鋼鐵公司

所在地:遼寧省鞍山市

始建年代:1916

主要遺存:昭和制鋼所運輸系統辦公樓、井井寮舊址、昭和制鋼所迎賓館、昭和制鋼所研究所、昭和制鋼所本社事務所、燒結廠辦公樓;北部備煤作業區門型吊車、建設者(XK51)機車車頭、昭和制鋼所1號高爐、老式石灰豎窯、2300mm三輥勞特式軋機、401號電力機車、1150軋機、1100軋機;檔案文獻、“鞍鋼憲法”。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首批建設的大型聯合鋼鐵企業,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與發展,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煉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鋼軌、第一根無縫鋼管,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改造之路,記錄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發展、振興的奮鬥歷程。鞍鋼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辦法——“鞍鋼憲法”。鞍鋼的英模文化影響深遠,培育出孟泰、王崇倫、雷鋒、郭明義等英模人物。

4

27、唐山鐵路遺址(擬建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

始建年代:1881

主要遺存:達道;中國最早的鐵路、公路、行人立交橋—雙橋裡西橋(1889);中國鐵路零起點;鋼軌、唐山南站月臺、天橋、風雨棚等;古冶火車站高架煤台。

入選理由:中國鐵路的發祥地: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自辦的第一個鐵路公司、第一個鐵路工廠、最早的火車站-胥各莊站。

5

28、中東鐵路

所在地: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

始建年代:1897

主要遺存:站房、機車庫、機車廠;鐵路俱樂部、鐵路醫院、工程師辦公樓、機車乘員公寓、教堂、俄式木屋等。

入選理由:東北地區最早的鐵路幹線;東北地區主要城市建設的源頭,承載了東北一個世紀以來的開發建設、民族獨立、國家復興的艱苦歷程。

中東鐵路起點

6

29、膠濟鐵路(膠濟鐵路博物館[膠濟鐵路濟南站])

所在地:山東省青島市、濰坊市、淄博市、濟南市

始建年代:1899

主要遺存:大港站、濟南站、黃台站;德國鋼軌鋼枕;檔案圖紙。

入選理由:山東地區第一條鐵路、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山東近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記錄。

膠濟鐵路 資料圖

7

30、滇越鐵路(建有雲南鐵路博物館)

所在地:雲南省昆明市、建水、蒙自、河口

始建年代:1903

主要遺存:寸軌鐵路和寸軌機車、客車、貨車;雞街車站、碧色寨車站、五家寨人字橋;世界唯一的准軌與米軌十字交叉鐵路道口;法式建築。

入選理由: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被稱之為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米軌"鐵路,“雲南十八怪”占兩個;是我國現存最長的米軌鐵路,採用鋼制枕木;人字橋是世界鐵路橋梁史上的傑作之一抗戰時期西南地區重要的陸路運輸國際通道;世界上米軌、寸軌、准軌並存的唯一地方。

滇越米軌鐵路

雲南鐵路博物館

8

31、京張鐵路(建有詹天佑紀念館)

所在地:北京市、河北省張家口市

始建年代:1905

主要遺存:青龍橋人字形鐵路;青龍橋站、清華園站、西直門站站房、線路、隧道、橋樑、鐵軌、枕木;南口機車庫;檔案、照片。

入選理由: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第一條幹線鐵路,打破了外國對中國鐵路修建、運營的壟斷;由詹天佑負責設計、建造,在國內最早使用“人字形”展線;開鑿八達嶺隧道使用中間豎井法,依靠人力建成了中國築路史上第一條長大隧道。

京張鐵路“青龍橋站” 視覺中國 資料圖

詹天佑紀念館

9

32、南京下關火車渡口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下關老江口39-3號

始建年代:1930

主要遺存:碼頭、引橋。

入選理由:亞洲第一條鐵路輪渡,曾被評選為1927—1937十年間的中國“十大工程”之一;採用“活動引橋”方案,可升降棧橋碼頭由英國多門朗公司承建;連接起了滬寧線和津浦線;一直使用到1973年。

資料圖

10

33、寶成鐵路

所在地:陝西、四川

始建年代:1952

主要遺存:線路、橋樑、隧洞、車站等;秦嶺展線;機車。

入選理由:新中國第一條工程艱巨的鐵路;溝通西北與西南地區的第一條山嶽鐵路,改變了“蜀道難”的局面;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鍛煉、培養了一大批鐵路、橋隧工程建設骨幹;秦嶺展線是全國幹線鐵路中坡度最大的線路,觀音山爆破是中國鐵路修建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大爆破,成立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第一支機械作業隊伍,培養了第一代機械操作技術工人,運用了世界先進的鐵路電氣化技術。

資料圖

11

34、芭石鐵路(嘉陽小火車)(現為嘉陽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四川犍為縣芭溝鎮

始建年代:1959

主要遺存:線路、蒸汽機車、客車、站房等。

入選理由:世界唯一正常運營著的客運窄軌(762毫米軌距)蒸汽火車,坡度和曲線半徑在全國乃至世界鐵路史上都屬罕見;“最後的蒸汽機”,“工業革命的活化石”。

12

35、灤河鐵橋

所在地:河北省灤縣灤州鎮老站村

始建年代:1892

主要遺存:橋體。

入選理由:中國近代第一座大型鐵路橋,也是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大橋;在英國人、日本人、德國人先後失敗後,詹天佑首次採用了壓氣沉箱法等解決了工程難題;為我國培養了製造鋼樑的第一批骨幹300人。

13

36、鄭州黃河鐵路橋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花園口風景區

始建年代:1907

主要遺存:南端5孔160米。

入選理由:黃河上第一座鐵橋,是盧漢鐵路的重要橋樑。

14

39、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所在地: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濼口

始建年代:1908

主要遺存:橋體。

入選理由:設計、構造、用材在當時都堪稱先進,並採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氣壓沉箱等技術,濼口黃河鐵路大橋建成伊始就成了舊中國最具現代化的建築物之一,是當時全國孔徑最大的鐵路橋梁。

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資料圖

15

40、錢塘江大橋

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

始建年代:1937

主要遺存:橋體。

入選理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特大橋,由茅以升主持設計建造、炸毀並修復;首次採用氣壓法沉箱掘泥打樁。

16

41、武漢長江大橋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

始建年代:1955

主要遺存:橋體、引橋。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採用的“大型管柱鑽孔法”是由中國首創的新型施工方法。

17

42、南京長江大橋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

始建年代:1959

主要遺存:橋體、引橋。

入選理由: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建橋過程中發展出的低合金橋樑鋼和深水基礎工程等技術,培養了大批橋樑工程技術人員,在中國橋樑史乃至世界橋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樑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有“爭氣橋”之稱。

18

53、唐胥鐵路修理廠(現為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抗震紀念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岳各莊大街19號

始建年代:1880

主要遺存:龍號機車(模型);鑄鋼車間、煙囪、水塔。

入選理由:中國最早的鐵路工廠,製造了第一台機車;20世紀30年年代成為全國設備最先進、生產能力最大、近代化程度最高的鐵路工廠。

19

54、東清鐵路機車製造所(大連機車廠)

所在地: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興工街

始建年代:1889

主要遺存:機械加工車間、機車車間、動力車間;美制吊車、日制壓力機、車床等;廠長住宅等。

入選理由:中國最早的鐵道工廠之一;20世紀初是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機車工廠,也是亞洲有數的大工廠之一,生產的機車接近世界水準;製造的太平洋7型蒸汽機車牽引了當時最著名的第一高速列車“亞細亞”號,是當時最科學、最先進的客運動力機車;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蒸汽機車製造廠,中國第一台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功率“和平型”蒸汽機車;我國第一個內燃機車製造廠,第一台“巨龍型”幹線貨運內燃機車,第一台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功率內燃機車;我國最大的內燃機車生產、出口基地。

20

55、二七機車廠

所在地: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

始建年代:1897

主要遺存:部分廠房及辦公建築、0906號樓;勞動補習學校、長辛店工人俱樂部、工人夜班通俗學校、警察局、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二七烈士墓;鐵路工人浴池。

入選理由:中國早期的鐵路工廠之一;1923年“二七”大罷工發源地;北京市第一台蒸汽機車建設型5321號和新中國第一台建設型600馬力電傳動內燃機車。

21

56、浦鎮機廠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頂山街道

始建年代:1908

主要遺存:2棟英式別墅;20世紀典型工業建築及其配套建築;兩浦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指揮所舊址。

入選理由:中國建立較早的鐵路工廠之一;工人運動的重要篇章

22

57、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

所在地: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村街31號

始建年代:1910

主要遺存:德籍廠長道格米里的辦公大樓和一座高級管理人員別墅、四維亭;水塔、油庫;黨支部、工會舊址;老宿舍公寓區;早期使用的德產鋼軌與國產鋼軌。

入選理由:我國早期著名機車修理工廠之一,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全國建立最早的工會之一,山東省第一個企業黨支部和第一個產業工會的誕生地。

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舊址 資料圖

23

59、株洲總機廠

所在地:湖南省株洲市

始建年代:1936

主要遺存: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聯合廠房(1936,英式)、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籌備處、機車廠黨委辦公樓、工廠技工學校教學樓等。

入選理由:聯合廠房見證了中國民族火車工業發展的歷史,生產出中國第一台幹線電力機車-韶山1型等中國電力機車史上的12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電力機車專業製造廠家。

24

96、718聯合廠(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798藝術區)

所在地: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

始建年代:1954

主要遺存:包豪斯風格廠房;倉庫;軌道、蒸汽機車;煤氣發生器;東德制機器設備、精密儀器、辦公設備等;大量文獻、親歷人、影像資料。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集當時全東德的電子工業力量,包括技術、專家、設備生產線完成了這項帶有烏托邦理想的盛大工程;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個大型現代化元件廠,他的開工生產標誌著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電子元件工業,建築規模為當時亞洲最大,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許多關鍵元件和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許多重要零部件均產於此;我國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人工水晶最早投入工業生產的廠家之一;產量最高時元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軍品的1/2;為數眾多的包豪斯風格廠房世界罕見;中國工業遺產改造為藝術區的典範。

(中國e車網結合中國城市規劃、網路等整理)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三大奇跡之一:成昆鐵路,居然都沒有入選!你怎麼看?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首批建設的大型聯合鋼鐵企業,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與發展,為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煉出了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根鋼軌、第一根無縫鋼管,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術改造之路,記錄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的起步、發展、振興的奮鬥歷程。鞍鋼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辦法——“鞍鋼憲法”。鞍鋼的英模文化影響深遠,培育出孟泰、王崇倫、雷鋒、郭明義等英模人物。

4

27、唐山鐵路遺址(擬建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

始建年代:1881

主要遺存:達道;中國最早的鐵路、公路、行人立交橋—雙橋裡西橋(1889);中國鐵路零起點;鋼軌、唐山南站月臺、天橋、風雨棚等;古冶火車站高架煤台。

入選理由:中國鐵路的發祥地: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自辦的第一個鐵路公司、第一個鐵路工廠、最早的火車站-胥各莊站。

5

28、中東鐵路

所在地: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

始建年代:1897

主要遺存:站房、機車庫、機車廠;鐵路俱樂部、鐵路醫院、工程師辦公樓、機車乘員公寓、教堂、俄式木屋等。

入選理由:東北地區最早的鐵路幹線;東北地區主要城市建設的源頭,承載了東北一個世紀以來的開發建設、民族獨立、國家復興的艱苦歷程。

中東鐵路起點

6

29、膠濟鐵路(膠濟鐵路博物館[膠濟鐵路濟南站])

所在地:山東省青島市、濰坊市、淄博市、濟南市

始建年代:1899

主要遺存:大港站、濟南站、黃台站;德國鋼軌鋼枕;檔案圖紙。

入選理由:山東地區第一條鐵路、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山東近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記錄。

膠濟鐵路 資料圖

7

30、滇越鐵路(建有雲南鐵路博物館)

所在地:雲南省昆明市、建水、蒙自、河口

始建年代:1903

主要遺存:寸軌鐵路和寸軌機車、客車、貨車;雞街車站、碧色寨車站、五家寨人字橋;世界唯一的准軌與米軌十字交叉鐵路道口;法式建築。

入選理由: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被稱之為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米軌"鐵路,“雲南十八怪”占兩個;是我國現存最長的米軌鐵路,採用鋼制枕木;人字橋是世界鐵路橋梁史上的傑作之一抗戰時期西南地區重要的陸路運輸國際通道;世界上米軌、寸軌、准軌並存的唯一地方。

滇越米軌鐵路

雲南鐵路博物館

8

31、京張鐵路(建有詹天佑紀念館)

所在地:北京市、河北省張家口市

始建年代:1905

主要遺存:青龍橋人字形鐵路;青龍橋站、清華園站、西直門站站房、線路、隧道、橋樑、鐵軌、枕木;南口機車庫;檔案、照片。

入選理由: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第一條幹線鐵路,打破了外國對中國鐵路修建、運營的壟斷;由詹天佑負責設計、建造,在國內最早使用“人字形”展線;開鑿八達嶺隧道使用中間豎井法,依靠人力建成了中國築路史上第一條長大隧道。

京張鐵路“青龍橋站” 視覺中國 資料圖

詹天佑紀念館

9

32、南京下關火車渡口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下關老江口39-3號

始建年代:1930

主要遺存:碼頭、引橋。

入選理由:亞洲第一條鐵路輪渡,曾被評選為1927—1937十年間的中國“十大工程”之一;採用“活動引橋”方案,可升降棧橋碼頭由英國多門朗公司承建;連接起了滬寧線和津浦線;一直使用到1973年。

資料圖

10

33、寶成鐵路

所在地:陝西、四川

始建年代:1952

主要遺存:線路、橋樑、隧洞、車站等;秦嶺展線;機車。

入選理由:新中國第一條工程艱巨的鐵路;溝通西北與西南地區的第一條山嶽鐵路,改變了“蜀道難”的局面;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鍛煉、培養了一大批鐵路、橋隧工程建設骨幹;秦嶺展線是全國幹線鐵路中坡度最大的線路,觀音山爆破是中國鐵路修建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大爆破,成立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第一支機械作業隊伍,培養了第一代機械操作技術工人,運用了世界先進的鐵路電氣化技術。

資料圖

11

34、芭石鐵路(嘉陽小火車)(現為嘉陽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四川犍為縣芭溝鎮

始建年代:1959

主要遺存:線路、蒸汽機車、客車、站房等。

入選理由:世界唯一正常運營著的客運窄軌(762毫米軌距)蒸汽火車,坡度和曲線半徑在全國乃至世界鐵路史上都屬罕見;“最後的蒸汽機”,“工業革命的活化石”。

12

35、灤河鐵橋

所在地:河北省灤縣灤州鎮老站村

始建年代:1892

主要遺存:橋體。

入選理由:中國近代第一座大型鐵路橋,也是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大橋;在英國人、日本人、德國人先後失敗後,詹天佑首次採用了壓氣沉箱法等解決了工程難題;為我國培養了製造鋼樑的第一批骨幹300人。

13

36、鄭州黃河鐵路橋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花園口風景區

始建年代:1907

主要遺存:南端5孔160米。

入選理由:黃河上第一座鐵橋,是盧漢鐵路的重要橋樑。

14

39、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所在地: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濼口

始建年代:1908

主要遺存:橋體。

入選理由:設計、構造、用材在當時都堪稱先進,並採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氣壓沉箱等技術,濼口黃河鐵路大橋建成伊始就成了舊中國最具現代化的建築物之一,是當時全國孔徑最大的鐵路橋梁。

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資料圖

15

40、錢塘江大橋

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

始建年代:1937

主要遺存:橋體。

入選理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特大橋,由茅以升主持設計建造、炸毀並修復;首次採用氣壓法沉箱掘泥打樁。

16

41、武漢長江大橋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

始建年代:1955

主要遺存:橋體、引橋。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採用的“大型管柱鑽孔法”是由中國首創的新型施工方法。

17

42、南京長江大橋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

始建年代:1959

主要遺存:橋體、引橋。

入選理由: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建橋過程中發展出的低合金橋樑鋼和深水基礎工程等技術,培養了大批橋樑工程技術人員,在中國橋樑史乃至世界橋樑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樑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有“爭氣橋”之稱。

18

53、唐胥鐵路修理廠(現為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抗震紀念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岳各莊大街19號

始建年代:1880

主要遺存:龍號機車(模型);鑄鋼車間、煙囪、水塔。

入選理由:中國最早的鐵路工廠,製造了第一台機車;20世紀30年年代成為全國設備最先進、生產能力最大、近代化程度最高的鐵路工廠。

19

54、東清鐵路機車製造所(大連機車廠)

所在地: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興工街

始建年代:1889

主要遺存:機械加工車間、機車車間、動力車間;美制吊車、日制壓力機、車床等;廠長住宅等。

入選理由:中國最早的鐵道工廠之一;20世紀初是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機車工廠,也是亞洲有數的大工廠之一,生產的機車接近世界水準;製造的太平洋7型蒸汽機車牽引了當時最著名的第一高速列車“亞細亞”號,是當時最科學、最先進的客運動力機車;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蒸汽機車製造廠,中國第一台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功率“和平型”蒸汽機車;我國第一個內燃機車製造廠,第一台“巨龍型”幹線貨運內燃機車,第一台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功率內燃機車;我國最大的內燃機車生產、出口基地。

20

55、二七機車廠

所在地: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

始建年代:1897

主要遺存:部分廠房及辦公建築、0906號樓;勞動補習學校、長辛店工人俱樂部、工人夜班通俗學校、警察局、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二七烈士墓;鐵路工人浴池。

入選理由:中國早期的鐵路工廠之一;1923年“二七”大罷工發源地;北京市第一台蒸汽機車建設型5321號和新中國第一台建設型600馬力電傳動內燃機車。

21

56、浦鎮機廠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頂山街道

始建年代:1908

主要遺存:2棟英式別墅;20世紀典型工業建築及其配套建築;兩浦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指揮所舊址。

入選理由:中國建立較早的鐵路工廠之一;工人運動的重要篇章

22

57、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

所在地: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村街31號

始建年代:1910

主要遺存:德籍廠長道格米里的辦公大樓和一座高級管理人員別墅、四維亭;水塔、油庫;黨支部、工會舊址;老宿舍公寓區;早期使用的德產鋼軌與國產鋼軌。

入選理由:我國早期著名機車修理工廠之一,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全國建立最早的工會之一,山東省第一個企業黨支部和第一個產業工會的誕生地。

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舊址 資料圖

23

59、株洲總機廠

所在地:湖南省株洲市

始建年代:1936

主要遺存: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聯合廠房(1936,英式)、粵漢鐵路株洲總機廠籌備處、機車廠黨委辦公樓、工廠技工學校教學樓等。

入選理由:聯合廠房見證了中國民族火車工業發展的歷史,生產出中國第一台幹線電力機車-韶山1型等中國電力機車史上的12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電力機車專業製造廠家。

24

96、718聯合廠(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798藝術區)

所在地: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

始建年代:1954

主要遺存:包豪斯風格廠房;倉庫;軌道、蒸汽機車;煤氣發生器;東德制機器設備、精密儀器、辦公設備等;大量文獻、親歷人、影像資料。

入選理由:156項之一;集當時全東德的電子工業力量,包括技術、專家、設備生產線完成了這項帶有烏托邦理想的盛大工程;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個大型現代化元件廠,他的開工生產標誌著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電子元件工業,建築規模為當時亞洲最大,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許多關鍵元件和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許多重要零部件均產於此;我國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人工水晶最早投入工業生產的廠家之一;產量最高時元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4,軍品的1/2;為數眾多的包豪斯風格廠房世界罕見;中國工業遺產改造為藝術區的典範。

(中國e車網結合中國城市規劃、網路等整理)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三大奇跡之一:成昆鐵路,居然都沒有入選!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