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獲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這位“三農”教授紮根農村,解決了很多農民的難題!

“卡特”(CARD),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的英文縮寫。

其官網上,現任院長黃祖輝有這樣一段寄語:中國是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其中農民和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儘管他們中的許多人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已不是農民,

但作為一個與城市居民相對應的社會階層來說,農民這一概念在中國相當長的時期內已然有著獨特內涵。“卡特”的任務之一就是不僅要在統計的意義上,而且要在社會的意義上,減少這部分人的比重。基於此,“卡特”把“三農”作為研究物件,把“發展農業、繁榮農村、造福農民”作為己任。

事實上,這也是黃祖輝40年來始終挑在肩上的擔子,人們也因此稱他為“三農”教授。

2016年上虞農經學會

“三農”教書匠:年輕人應該到農村去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知識份子上山下鄉的熱潮裡,17歲的黃祖輝從“大上海”來到“北大荒”,在黑龍江北安縣引龍河國營農場良種場一干就是9年,也深深愛上了那片寒地黑土。

在一眼看不到頭的麥壟間,在食不果腹的筋疲力盡後,黃祖輝想著一個問題: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的出路何在?

這個問題伴隨他求學、治學幾十載,他的經歷促成了他教書育人的不變準則。

“大學生需要到基層去”黃祖輝說,“農村在中國社會是獨特的存在,不瞭解農村就不能說瞭解中國。”在黃祖輝看來,年輕人在熱滾滾的鄉間地頭能讀懂真正的中國,也能幫助他們看清人生的奮鬥方向。

田間地頭

在他的培養下,一批批青年學子帶著“三農”科學奔赴全國各地。據黃祖輝粗略統計,經他指導畢業的100多位全日制研究生中,八成以上都活躍在與“三農”相關的各個領域。

浙江大學農經系主任郭紅東在師從黃祖輝讀博期間,獲得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

他說:“在黃老師帶領下,我們的論文是寫在大地上的,立足在無數份問卷調查和數不勝數的農村走訪。”

如今年過六旬的黃祖輝精力充沛,在“三農”領域耕耘不輟,到世界各地傳播中國的農業發展理念依然是他生活中的常態。“拼”是郭紅東對老師的評價,“老師不休息,我們怎敢休息”。

學科掌門:“三農”研究的創新驅動

“卡特”這個稱呼聽上去洋氣十足,

卻是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先端力量:18年來先後培養出300余名碩博士;出版學術專著近百部;在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與基地評估中連奪“三冠”和三個優秀。這和黃祖輝的拼勁兒分不開。

作為掌門人的黃祖輝認為,隨著農業轉型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三農”研究不再走過去的單一技術經濟路線,而是必須,不斷豐富研究內容,尤其是通過學科之間的交叉,形成新的研究方向,才能持續保持活力。

因此,“卡特”的研究重點早已從宏觀政策的解讀,逐步延伸到了、組織、農商,電商、品牌等現實中的微觀問題的研究。這也是“卡特”不斷開拓創新、領跑學科的原因之一。

在黃祖輝的推動下,浙大許多看上去與農無關的專業因“卡特”集聚在了一起。如涉及鄉村基層治理的公共管理,涉及環資與園林的農生環,涉及品牌的傳媒,包含農村規劃的城市規劃等,如今成為了一股致力於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綜合力量。

黃祖輝帶領“卡特”建立了農民合作組織、農業品牌、農村電商三個研究中心,分別解決組織化、品牌化、電商化等中國“三農”發展的難點痛點,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農業品牌、拓展行銷管道,推進小農與現代農業銜接。

“卡特”還整合學校旅遊管理學科的力量,組建成立了“鄉村旅遊研究中心”,致力於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踐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硬道理。

智庫明星:“三農”學者的頂天立地

作為應用性☆禁☆學科,“頂天”和“立地”是相互轉化的,現實中必須突破的難題,就是學者必須高度關注的課題,不研究解決中國“三農”領域的重大發展問題,就沒有“三農”學科存在的價值。這是黃祖輝一直強調的。

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三農”學者黃祖輝的步子邁得穩而寬。

多年來,黃祖輝帶領團隊發揮多學科協同優勢,全面參與湖州市新農村建設行動方案,系統總結了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的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經驗。還與雲南開遠、貴州湄潭、廣西邕寧、安徽宿州、四川蒲江、山西長治等市縣開展與新農村建設、農村發展有關的課題合作研究,提出了促進中西部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諸多政策與對策建議。

2015年5月,《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正式發佈,成為我國首個指導以村為單位的美麗鄉村建設推薦性國家標準,標誌著由浙大農經學科團隊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實踐正式推向全國。

2004年至今,黃祖輝帶領的浙大農經學科持續承擔商務部“反貧困與發展”、“小農適應全球化”援外研修專案,先後培訓了來自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歐洲和加勒比地區的10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700多名司處級政府官員和NGO幹部,在培養國際人才、有效傳播中國發展經驗、講好中國發展故事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2014年,名為《小農大國:中國的實踐與經驗》的研究報告以浙大“卡特”之口將中國農業發展的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

援外研修班

在黃祖輝的努力下,“卡特”為政府、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諮詢服務,成為中央與地方決策“三農”工作的智囊團。

黃教授在會議上發言

由團隊撰寫的大量研究報告獲得了中央、省級領導的批示。其中“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亟需相關制度創新”,“打贏我國‘十三五’扶貧攻堅戰的對策建議”等,分別獲得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汪洋的重要批示。

本文作者:周伊晨 楊苗婧

本文編輯:呂心怡

因此,“卡特”的研究重點早已從宏觀政策的解讀,逐步延伸到了、組織、農商,電商、品牌等現實中的微觀問題的研究。這也是“卡特”不斷開拓創新、領跑學科的原因之一。

在黃祖輝的推動下,浙大許多看上去與農無關的專業因“卡特”集聚在了一起。如涉及鄉村基層治理的公共管理,涉及環資與園林的農生環,涉及品牌的傳媒,包含農村規劃的城市規劃等,如今成為了一股致力於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綜合力量。

黃祖輝帶領“卡特”建立了農民合作組織、農業品牌、農村電商三個研究中心,分別解決組織化、品牌化、電商化等中國“三農”發展的難點痛點,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農業品牌、拓展行銷管道,推進小農與現代農業銜接。

“卡特”還整合學校旅遊管理學科的力量,組建成立了“鄉村旅遊研究中心”,致力於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踐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硬道理。

智庫明星:“三農”學者的頂天立地

作為應用性☆禁☆學科,“頂天”和“立地”是相互轉化的,現實中必須突破的難題,就是學者必須高度關注的課題,不研究解決中國“三農”領域的重大發展問題,就沒有“三農”學科存在的價值。這是黃祖輝一直強調的。

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三農”學者黃祖輝的步子邁得穩而寬。

多年來,黃祖輝帶領團隊發揮多學科協同優勢,全面參與湖州市新農村建設行動方案,系統總結了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的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經驗。還與雲南開遠、貴州湄潭、廣西邕寧、安徽宿州、四川蒲江、山西長治等市縣開展與新農村建設、農村發展有關的課題合作研究,提出了促進中西部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諸多政策與對策建議。

2015年5月,《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正式發佈,成為我國首個指導以村為單位的美麗鄉村建設推薦性國家標準,標誌著由浙大農經學科團隊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實踐正式推向全國。

2004年至今,黃祖輝帶領的浙大農經學科持續承擔商務部“反貧困與發展”、“小農適應全球化”援外研修專案,先後培訓了來自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歐洲和加勒比地區的10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700多名司處級政府官員和NGO幹部,在培養國際人才、有效傳播中國發展經驗、講好中國發展故事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2014年,名為《小農大國:中國的實踐與經驗》的研究報告以浙大“卡特”之口將中國農業發展的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

援外研修班

在黃祖輝的努力下,“卡特”為政府、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諮詢服務,成為中央與地方決策“三農”工作的智囊團。

黃教授在會議上發言

由團隊撰寫的大量研究報告獲得了中央、省級領導的批示。其中“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亟需相關制度創新”,“打贏我國‘十三五’扶貧攻堅戰的對策建議”等,分別獲得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汪洋的重要批示。

本文作者:周伊晨 楊苗婧

本文編輯:呂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