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警日記:網路貸款需謹慎

麗江手機台訊(作者 麗江永勝警方)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運用,各種網路貸款平臺應運而生。這些網貸平臺手續方便快捷,貸款門檻低,吸引著眾多的大學生甚至是成年人。殊不知這些門檻低、利率低的網路貸款後面也隱藏著潛在的不穩定隱患。

一、典型案例

1、2017年9月,楊某在手機上看到了一個網路貸款的APP“用錢寶”,貸款無需抵押,手續方便、快捷,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貸了1000元錢,平臺收取了200元的服務費,自己貸到800元錢,還款期限15天。

之後,楊某又以同樣的方式在其他幾個網貸平臺上貸了大概5000元錢。還款期限到了之後,由於楊某無力償還,又不敢跟家人要錢去還,於是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向二十幾個網貸平臺借錢還之前貸的錢,陷入了連還貸的陷阱。截至11月,本金和利息竟高達12萬元。

2、2017年10月8日至11月30日,孫某共向“支付寶”“百度錢包”“芒果銀行”“微貸”“借得快”“現金卡”“用錢寶”“馬上金融”“來分期”等18個網路貸款平臺貸款41200元,後由於每月需償還的金額過高,有10個平臺的貸款逾期未還。逾期後網貸平臺工作人員經常打電話給孫某要求還款,甚至有時會發威脅、恐嚇短信,嚴重擾亂了孫某正常的生活。

經民警核查,各網貸平臺聲稱的零抵押、低利率其實不然。雖然借貸的利息並不高,但還需貸款人支付服務費、平臺管理費等費用。而這些費用的說明在貸款人貸款時的協定內容中有,一旦逾期不還,這些費用每天都會累加。如楊某在某個網貸平臺上貸款1300元,到賬1170元,平臺扣取了130元的服務費,逾期7天后需還款1391元,

其中1300元是本金,利息僅3.29元,其餘費用均為平臺管理費、服務費等費用。各網貸平臺看似確實欺詐了貸款人,但貸款是在貸款人自願的情況下發生的,並且貸款人同意網貸平臺的貸款協議。因此,沒有證據表明網貸平臺對楊某實施了詐騙。公安機關如何辦理此類案件存在爭議。

二、存在的不穩定因素

一是償還難。使用網路貸款的人群一般年齡不大、收入不高,在網上流覽了關於網路貸款的資訊後,大多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進行第一筆貸款。到了還款期限後,由於不敢跟家人說明情況,而自己沒有能力償還,於是採用“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向其他網貸平臺借款償還之前的貸款,從此陷入連還貸陷阱;

二是風險大。貸款人直到貸款本息已遠遠超過自己還款能力後才告知家人,此時可能已經向十餘個網貸平臺借款,本息可能已高達十萬餘元,對於一般家庭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三是容易演變為治安、刑事案件。網貸平臺通過收取各種高額手續費、滯納金以及各種名目的服務費、催收費等,做大借款人應還款數目,當借款人無力償還時,平臺往往通過非法催收、騷擾家人朋友等手段,脅迫借款人還款,從而引發治安 、刑事案件。

四是欺騙性強。一些平臺以“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門檻、低成本進行欺騙誘導,刻意隱瞞借款的真實風險,對資費標準、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條款模糊處理,當真正簽約借款發生逾期後,借款人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五是監管難、打處難。由於網路借貸是我國經濟改革發展過程中剛出現的新事物,在監管、認定、打處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罪與非罪的界定還不是很明確,這已成為當前公安機關面對此類報警最大的困擾。

警方提示:公民個人要切實提高思想意識,切不可因為一時好奇而在網貸平臺上隨意貸款,更不能因為難以償還而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進行還款,以免掉入連還貸陷阱。在資金遇到周轉困難問題時,儘量應到有資質、規範運行的銀行或者小貸公司貸款。發現可疑情況時應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

此時可能已經向十餘個網貸平臺借款,本息可能已高達十萬餘元,對於一般家庭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三是容易演變為治安、刑事案件。網貸平臺通過收取各種高額手續費、滯納金以及各種名目的服務費、催收費等,做大借款人應還款數目,當借款人無力償還時,平臺往往通過非法催收、騷擾家人朋友等手段,脅迫借款人還款,從而引發治安 、刑事案件。

四是欺騙性強。一些平臺以“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門檻、低成本進行欺騙誘導,刻意隱瞞借款的真實風險,對資費標準、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條款模糊處理,當真正簽約借款發生逾期後,借款人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五是監管難、打處難。由於網路借貸是我國經濟改革發展過程中剛出現的新事物,在監管、認定、打處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罪與非罪的界定還不是很明確,這已成為當前公安機關面對此類報警最大的困擾。

警方提示:公民個人要切實提高思想意識,切不可因為一時好奇而在網貸平臺上隨意貸款,更不能因為難以償還而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進行還款,以免掉入連還貸陷阱。在資金遇到周轉困難問題時,儘量應到有資質、規範運行的銀行或者小貸公司貸款。發現可疑情況時應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