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銀監會掀起監管風暴 一個時代即將終結

郭樹清履職中國銀監會主席一個月有餘,銀監會近日接連發佈監管檔,掀起影子銀行監管風暴。

行業人士稱,當前銀行表外理財、同業等業務的隱形杠杆已經很高,且底層資產不明,

而當前剛性兌付未打破、表內表外業務未真正隔離,一旦出現多個資管計畫違約,金融體系或會出現“火燒連營”的情況,金融去杠杆是早晚的事。

分析師表示,這一系列監管檔的發佈,正是“防風險、去杠杆”思路的進一步強化,標誌著自2012年以來,以金融自由化創新、影子銀行繁榮、資管理財井噴為特徵的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迎來分水嶺。

他們認為,收緊的趨勢在今年將尤為突出,

目前只是一個開始,只有金融市場真正回歸有序才可能迎來監管鬆綁。

接連出擊

據21世紀經濟報導,3月29日,銀監會辦公廳發佈《關於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45號文),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合規管理,紮嚴“制度籠子”。

其中提到,為穩健規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決定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全面開展“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工作。

檔稱,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和“牛欄關貓”現象,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等問題屢查屢犯、屢罰屢犯,必須進行全面治理。通過開展“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促使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深化合規文化建設,築牢依法依規依章經營的制度基礎和機制保障,消除風險管控盲區,切實做到令行禁止,著力打造“鐵的信用、鐵的制度、鐵的紀律”,

確保“不越監管底線、不踩規章紅線、不碰違法違規高壓線”。

4月10日,銀監會發佈了6號文《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對十大類風險的具體防控要求,同時又發佈了46號文《關於開展銀行業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自查“監管套利、空轉套利和關聯套利”,自查範圍涉及多項銀行近年來普遍存在的套利和規避監管行為。

今日,銀監會又發佈《關於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7號文),

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壓降風險敞口。

去杠杆思路強化

路透報導援引銀行人士稱,當前銀行表外理財、同業等業務的隱形杠杆已經很高,且底層資產不明,而在當前剛性兌付未打破、表內表外業務未真正隔離,一旦出現多個資管計畫違約,金融體系或會出現“火燒連營”的情況,“金融去杠杆是早晚的事”。

實際上,2013年銀行表內外大量增配非標,

2015年上半年銀行理財輸血股市,而2015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存單大量發行,銀行同業套利再度捲土重來,而地產各類融資高增,增加了系統性風險。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6號文和46號文出臺是“防風險、去杠杆”思路的進一步強化。背後是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利差收窄,為了增厚盈利,銀行近年來規模大幅擴張,通過同業套利、繞道監管等方式來配置高收益資產。

具體來看,6號文提出了對十大類風險的具體防控要求,集中在以下方面:資產信用風險、流動性管理、債券投資、同業業務、理財業務、房地產融資、地方債務風險、互聯網金融、跨境業務風險和民間金融風險等。其中,信貸、債券、同業、理財、地產和地方債務等均與近年銀行資產配置和套利行為掛鉤。

其中要求,各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分別於2017年7月20日和2018年1月20日前,向監管機構報告本機構上半年和全年相關工作進展。這意味著上半年有約3個月的整改時間。

46號文則劍指監管套利、空轉套利和關聯套利,薑超認為,值得關注的是監管套利和空轉套利治理:

前者指銀行違規操作或繞道來滿足信用風險、資本充足率、流動性和其他指標考核,以及違反宏觀調控、違反風險管理、利用不正當競爭和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的各種套利行為,後者指信貸空轉、票據空轉、理財空轉和同業空轉的套利行為。

46號文規定,2017年6月12日前,各機構提交自省報告,2017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檢查和問題整改工作。

薑超認為,相較于6號文對十大風險的管控,46號文直接指向2015年以來盛行的同業套利和同業擴張,涉及銀行、理財、存單和委外,如果嚴格實行,將對銀行特別是中小行、理財和非銀機構造成較大影響。

與46號文類似,45號文要求機構自查和監管檢查的業務範圍均為2016年末有餘額的各類業務,必要時可以上溯或下延。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匯總分支機搆自查情況基礎上,於2017年6月12日前將自查報告報送監管部門。2017年11月30日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全面完成自查、“上查下”以及監管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和問責工作,並形成報告報送監管部門。

金融創新迎來分水嶺

6號文和46號文部署10大重點風控領域,涉及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同業業務、房地產風險、地方債務風險等方面,國君固收分析師覃漢稱,這標誌著自2012年以來,以金融自由化創新、影子銀行繁榮、資管理財井噴為特徵的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迎來分水嶺。

覃漢表示,46號文附件中發佈的近百項規避監管套利自查內容,直指近年來“金融創新”的各項核心業務模式,這讓銀行和債市對這輪監管防風險風暴更加重視。他稱:

過去幾年,理財是銀行最主要的表外資產,受監管約束小,成為非標、票據、委外債券投資等迅猛擴張的影子銀行領域,監管新政標誌著理財過度繁榮與過度杠杆趨勢將被遏制,預計不少中小銀行理財尤其同業理財規模面臨大幅縮水。

新政要求嚴控同業業務增量,對批發性融資高的銀行實行“一對一”貼身盯防,督促控制規模;做實穿透管理,要根據基礎資產性質,準確計量風險、足額計提資本與撥備,禁止多層嵌套。這標誌著,不少股份行和城商行依靠“同業激進擴張+大規模委外與非標”模式將遭遇全面清理與退潮,過去3年驅動債券牛市核心的資管需求持續收縮,高風險偏好資金活躍度將明顯下降,場外杠杆也將大幅降低,對於中低評級信用債、私募債等衝擊尤為猛烈。

在這一輪銀行監管風暴衝擊下,影子銀行勢必會全面退潮。覃漢甚至表示,部分中小銀行在未來1-2年面臨資產負債表的坍塌式收縮。

這也無疑會波及整體經濟。覃漢稱,監管新政對同業、理財、投資業務全面收緊,嚴格限制信貸和不良出表,廣義信貸擴張面臨持續放緩,在整體去杠杆環境下,經濟有一定下行風險。

薑超也表示,6號文和46號文的出臺是“防風險、去杠杆”的進一步深化,對於經濟而言,地產融資收緊將帶來地產銷量和投資的下滑,三四線城市火爆持續性不足,而地方債務融資規範也將扼制地方投資衝動,預計17年下半年到18年地產和經濟下行風險仍大。

監管收緊可能剛剛開始

儘管風暴猛烈襲來,但分析師認為,收緊的趨勢在今年將尤為突出,目前只是一個開始,應當警惕更全面的協同監管政策落地。

華創債券屈慶、周冠南表示,整體來看,今年勢必成為銀行體系的監管大年,過去兩年內快速發展的同業鏈條將面臨非常嚴格的監管,無論是在負債端還是資產端都將出臺針對性的監管要求,且直接通過行政化的監管方式進行管理。

具體來看,他們表示:

一是負債端同業存單的發行將受到更嚴格的管理,未來發行規模將被動下降;

二是委外投資的資產端將嚴格穿透管理,表外理財的資產端將進一步“表內化”管理;

三是通過資管產品的多層嵌套延長同業鏈條,進行監管套利的行為將受到嚴格限制;

四是債券投資的杠杆操作將受到嚴格管理。

監管的嚴格執行將使得銀行被動去杠杆的速度加快,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銀行出於監管壓力收縮同業鏈條,資產端也將同步收縮,帶來債券市場的拋壓。屈慶團隊稱:

從我們的調研中可以發現,近期銀行委外產品已經出現收縮趨勢,未來收縮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對於債券市場而言,監管利空可能才剛開始,“利空出盡”遠未到來。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也表示,近7個月來的監管層的表態和出臺的政策都表明,中短期來看政策層對金融市場的整頓都將是大勢所趨,也許只有金融市場真正回歸有序才可能迎來監管鬆綁。

銀行利差收窄,為了增厚盈利,銀行近年來規模大幅擴張,通過同業套利、繞道監管等方式來配置高收益資產。

具體來看,6號文提出了對十大類風險的具體防控要求,集中在以下方面:資產信用風險、流動性管理、債券投資、同業業務、理財業務、房地產融資、地方債務風險、互聯網金融、跨境業務風險和民間金融風險等。其中,信貸、債券、同業、理財、地產和地方債務等均與近年銀行資產配置和套利行為掛鉤。

其中要求,各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分別於2017年7月20日和2018年1月20日前,向監管機構報告本機構上半年和全年相關工作進展。這意味著上半年有約3個月的整改時間。

46號文則劍指監管套利、空轉套利和關聯套利,薑超認為,值得關注的是監管套利和空轉套利治理:

前者指銀行違規操作或繞道來滿足信用風險、資本充足率、流動性和其他指標考核,以及違反宏觀調控、違反風險管理、利用不正當競爭和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的各種套利行為,後者指信貸空轉、票據空轉、理財空轉和同業空轉的套利行為。

46號文規定,2017年6月12日前,各機構提交自省報告,2017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檢查和問題整改工作。

薑超認為,相較于6號文對十大風險的管控,46號文直接指向2015年以來盛行的同業套利和同業擴張,涉及銀行、理財、存單和委外,如果嚴格實行,將對銀行特別是中小行、理財和非銀機構造成較大影響。

與46號文類似,45號文要求機構自查和監管檢查的業務範圍均為2016年末有餘額的各類業務,必要時可以上溯或下延。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匯總分支機搆自查情況基礎上,於2017年6月12日前將自查報告報送監管部門。2017年11月30日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全面完成自查、“上查下”以及監管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和問責工作,並形成報告報送監管部門。

金融創新迎來分水嶺

6號文和46號文部署10大重點風控領域,涉及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同業業務、房地產風險、地方債務風險等方面,國君固收分析師覃漢稱,這標誌著自2012年以來,以金融自由化創新、影子銀行繁榮、資管理財井噴為特徵的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迎來分水嶺。

覃漢表示,46號文附件中發佈的近百項規避監管套利自查內容,直指近年來“金融創新”的各項核心業務模式,這讓銀行和債市對這輪監管防風險風暴更加重視。他稱:

過去幾年,理財是銀行最主要的表外資產,受監管約束小,成為非標、票據、委外債券投資等迅猛擴張的影子銀行領域,監管新政標誌著理財過度繁榮與過度杠杆趨勢將被遏制,預計不少中小銀行理財尤其同業理財規模面臨大幅縮水。

新政要求嚴控同業業務增量,對批發性融資高的銀行實行“一對一”貼身盯防,督促控制規模;做實穿透管理,要根據基礎資產性質,準確計量風險、足額計提資本與撥備,禁止多層嵌套。這標誌著,不少股份行和城商行依靠“同業激進擴張+大規模委外與非標”模式將遭遇全面清理與退潮,過去3年驅動債券牛市核心的資管需求持續收縮,高風險偏好資金活躍度將明顯下降,場外杠杆也將大幅降低,對於中低評級信用債、私募債等衝擊尤為猛烈。

在這一輪銀行監管風暴衝擊下,影子銀行勢必會全面退潮。覃漢甚至表示,部分中小銀行在未來1-2年面臨資產負債表的坍塌式收縮。

這也無疑會波及整體經濟。覃漢稱,監管新政對同業、理財、投資業務全面收緊,嚴格限制信貸和不良出表,廣義信貸擴張面臨持續放緩,在整體去杠杆環境下,經濟有一定下行風險。

薑超也表示,6號文和46號文的出臺是“防風險、去杠杆”的進一步深化,對於經濟而言,地產融資收緊將帶來地產銷量和投資的下滑,三四線城市火爆持續性不足,而地方債務融資規範也將扼制地方投資衝動,預計17年下半年到18年地產和經濟下行風險仍大。

監管收緊可能剛剛開始

儘管風暴猛烈襲來,但分析師認為,收緊的趨勢在今年將尤為突出,目前只是一個開始,應當警惕更全面的協同監管政策落地。

華創債券屈慶、周冠南表示,整體來看,今年勢必成為銀行體系的監管大年,過去兩年內快速發展的同業鏈條將面臨非常嚴格的監管,無論是在負債端還是資產端都將出臺針對性的監管要求,且直接通過行政化的監管方式進行管理。

具體來看,他們表示:

一是負債端同業存單的發行將受到更嚴格的管理,未來發行規模將被動下降;

二是委外投資的資產端將嚴格穿透管理,表外理財的資產端將進一步“表內化”管理;

三是通過資管產品的多層嵌套延長同業鏈條,進行監管套利的行為將受到嚴格限制;

四是債券投資的杠杆操作將受到嚴格管理。

監管的嚴格執行將使得銀行被動去杠杆的速度加快,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銀行出於監管壓力收縮同業鏈條,資產端也將同步收縮,帶來債券市場的拋壓。屈慶團隊稱:

從我們的調研中可以發現,近期銀行委外產品已經出現收縮趨勢,未來收縮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對於債券市場而言,監管利空可能才剛開始,“利空出盡”遠未到來。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也表示,近7個月來的監管層的表態和出臺的政策都表明,中短期來看政策層對金融市場的整頓都將是大勢所趨,也許只有金融市場真正回歸有序才可能迎來監管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