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風中華》講述守望家風 王姬獨家解讀孝道新詮釋

黟縣屏山村為何無一個獨居老人?沈飛四代人之間又有什麼樣的家風故事?由知名媒體人楊瀾傾力擔任主持人的大型文化類談話節目《家風中華》本週二將迎來新一期節目的播出。

在本期節目中,著名學者錢文忠教授和著名演員王姬來到了節目現場,他們又會對“守望家風”有什麼樣的見解和分享呢?

屏山舒氏鄉鄰守望 王姬獨家解讀孝道

古人常說:父母在,不遠遊。但是在現今社會,能做到這句話的人卻越來越少,但是在安徽黟縣,

就有這樣一個村落,即使在鄉村老齡化的今天,也沒有一位獨居老人,這個地方就是屏山村。屏山村中現在居住著1100多人,大多都姓舒,舒姓起源於顓頊時代伏羲氏九世孫的叔子,至今約四已千多年。

在屏山村,“孝道”是他們評判做人的最基礎的道德標準,

並且有這樣一條家規——由家中的長子要在父母年老之後回到家鄉,侍奉父母堂前。當天來到《家風中華》節目現場的,就是正在踐行著舒氏“孝道”的舒志新。早些時候,舒志新曾是一名優秀的廚師,在寧波的一家餐廳工作。後來,為了更好地實踐舒氏家風,舒志新決定回到屏山村。現在的他在屏山村經營了一家小茶館,生意紅紅火火,過上了與父母相互陪伴,與鄉鄰守望相助的幸福生活。

聽了屏山村舒氏的故事後,本期節目的分享嘉賓、演員王姬也分享了自己與親人的相處之道。王姬不僅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更曾經被評為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在《家風中華》現場,王姬告訴大家,對於“父母在不遠遊”這一古訓的實踐,

她將其演變為了“帶著父母一起遠遊”。她坦言,關於孝道,每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承,而自己對於父母所做的一切,正是從小在父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學到的。同時,王姬也表示,“孝”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感受到的。而對於自己的孩子,她也在嚴格要求踐行孝道的同時,給予了孩子最大的包容和理解,不僅用自己的方法守望親人,也給出了“孝道”的新詮釋。

沈飛金家四代航太夢 獻了青春獻終身

從第一代“沈飛人”金連佐開始,到現在第四代沈飛人金麗娜,金家連續四代幾乎都在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作,祖國的航空事業是世世代代金家人的理想,他們幾乎將一生的熱情都奉獻給了沈飛。和大家想像的威武形象不同,金家第三代沈飛人金波首次在鏡頭中亮相時,只是普普通通的模樣。殊不知,沈飛熱處理間常年溫度達到40度,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的金波,一天至少要流兩斤汗,她的堅持和堅守頓時令人心生敬畏。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金波為了考取沈飛,也經歷了許多困難。由於沈飛本來招收女生的名額就有限,作為一家軍工企業,對選才更是有很高的要求,於是經過了長達三年的努力,金波終於考取了沈飛工學院,自己留在沈飛的夢想也得以實現。

在《家風中華》節目現場,金家第二代沈飛人金寶林、第三代沈飛人金波、第四代沈飛人金麗娜也分享了自己對金家四代沈飛夢的理解。家風觀察團連連讚歎:“幹的是驚天動地的事,做的是隱姓埋名的人。”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十四個字,像血脈一樣在金家人身上流淌,他們用最樸實的工作接力,詮釋了這句流傳在沈飛的經典話語。

到2017年,金家全家在沈飛工作的總人數達到了27人,累計工齡超過了700年。在沈飛的每一個工作崗位上,幾乎都有金家人的身影,700年的付出,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多的是金家四代人忠誠報國的家國情懷和航空報國的夢想守望。

更多守望家風的精彩故事,盡在明晚21:20安徽衛視播出的《家風中華》。

和大家想像的威武形象不同,金家第三代沈飛人金波首次在鏡頭中亮相時,只是普普通通的模樣。殊不知,沈飛熱處理間常年溫度達到40度,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的金波,一天至少要流兩斤汗,她的堅持和堅守頓時令人心生敬畏。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金波為了考取沈飛,也經歷了許多困難。由於沈飛本來招收女生的名額就有限,作為一家軍工企業,對選才更是有很高的要求,於是經過了長達三年的努力,金波終於考取了沈飛工學院,自己留在沈飛的夢想也得以實現。

在《家風中華》節目現場,金家第二代沈飛人金寶林、第三代沈飛人金波、第四代沈飛人金麗娜也分享了自己對金家四代沈飛夢的理解。家風觀察團連連讚歎:“幹的是驚天動地的事,做的是隱姓埋名的人。”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十四個字,像血脈一樣在金家人身上流淌,他們用最樸實的工作接力,詮釋了這句流傳在沈飛的經典話語。

到2017年,金家全家在沈飛工作的總人數達到了27人,累計工齡超過了700年。在沈飛的每一個工作崗位上,幾乎都有金家人的身影,700年的付出,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多的是金家四代人忠誠報國的家國情懷和航空報國的夢想守望。

更多守望家風的精彩故事,盡在明晚21:20安徽衛視播出的《家風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