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沿著益州大道 穿越蓉城古今繁華

生態 │ ●錦城公園:梅花迎著寒風,正傲然盛放著。

商圈 │ ●宜家:作為最早入駐新南商圈的宜家家居,深受消費者青睞。

在成都高新區天府大道西側,有一條與之同樣寬闊筆直的通衢大道,名為益州大道。

“益州”二字,響亮鏗鏘。它是成都的名片,更是寶貴的文化財富,記錄著成都的前生今世,述說著蓉城的歷史。

自漢武帝設刺史部以來,益州所轄的成都平原地區,就一直是富庶繁華之地,乃至到了唐朝,“揚一益二”的說法更是為人所熟知,成為這座城市最響亮的宣傳語。

一條大道被冠以“益州”之名,吸引了人們的好奇:它究竟有著怎樣的不凡氣質,背後又有什麼耐人尋味的故事?

不妨跟隨我們,實地一探究竟:只見益州大道經過之處活力十足、熱鬧非凡,道路兩側高樓林立、商業聚集,

此處是有著“新城門戶、時尚載體”之稱的新南天地商圈所在地。

益州大道不負“益州”美名,正書寫著成都“自古繁華”的佳話。它從歷史通向未來,以“益州”之名,銜接起古今成都的歷史變遷,將時代精神融入到了腳下這片銳氣升騰的熱土中。

昔日

昔日益州 “萬里橋邊多酒家”

益州大道有個“小名”——站華路,站華路取火車南站到華陽的說法,在益州大道被正式命名前,人們都這樣稱呼它,

至今還有許多人沿用這樣的叫法。

然而,“小名”畢竟不及“大名”益州大道規範而響亮。它的命名,是歷史的饋贈,是對天府文化的承襲和演繹。

先從“大道”二字說起。2013年,成都市相關部門為城南部分街道、公園、隧道和橋樑命名。命名凸顯成都城市文化內涵、地形地貌特色,承襲傳統——南北為路、東西為街,這種方式也很方便市民把握街道方向。

而且,將寬40米、長5千米以上的道路統稱為“道”,

意為“寬闊的大路”,與中國傳統文化裡“大道”的意義一致。“大道”二字,聽起來的確比“路”要響亮了許多。

益州的名字,則來源於西漢,是當時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益州的核心地區是成都平原,隨著蠶桑業等產業興起,益州成為當時全國經濟文化發達地區之一。

三國時期,益州是當時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在此建立蜀漢政權。

到了唐朝,“揚一益二”的說法更是流傳開來,

用以形容全國工商業經濟最發達的兩座城市——揚州第一,次為益州。彼時的益州,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蜀繡”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居全國之首。

因其社會經濟高度繁榮,益州為當時的人們所嚮往。每當關中有事,時局不穩的時候,連唐朝帝王都要避走於此地。其繁榮街景,出現在了無數唐朝墨客的詩文中。

唐代詩人張籍在作品《送客遊蜀》中寫道:“行盡青山到益州,錦城樓下二江流。杜家曾向此中住 ,為到浣花溪水頭。”他在《成都曲》描述:“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

錦江邊煙波浩渺、大街上遊人如織,當時的成都,已有了吸引四海賓客的無窮魅力。

“益州”二字,是成都的名片,更是寶貴的文化財富。在成都市民政局發佈的《成都市地名總體規劃(2015-2020)》中,更將“益州”列為中心城區歷史地名保護物件。

可見,用“益州”這一重要的歷史地名來命名一條大道,體現其重要性,既有歷史的傳承,也合乎當今實際情況——今天的益州大道之繁華,不負“益州”二字。

天府大道、益州大道、劍南大道、錦城湖,成都高新區的地名處處鐫刻著古蜀印記,一個名字,記錄一段歷史。每念起這些名字,都感覺唇齒生香、古韻悠然。行走其間,是一次次品味天府人文的美之巡禮。

今日

今日大道:從商圈“穿梭”到公園

一條道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活?益州大道有自己的答案。

歷史上益州的繁華留下美名,今天,益州大道及周邊商圈延續了同樣的榮耀,它是人們時尚生活的載體,也是人們樂居成都高新區的原因之一。

打開益州大道的衛星圖,南下延伸,可以看見它如同一根針線,串起兩側密佈著的城市綜合體,富森·美家居、歐尚超市、宜家家居等,構成了新南商圈(又稱新南天地商圈),引領城南時尚生活。

2006年,宜家家居入駐該商圈,簡約而個性的北歐風格,迅速影響和改變了成都人的家居理念,吸引眾多消費者。2007年,歐尚超市高新店開業,城南生活的便利舒適更進一步。2008年,富森·美家居建材Mall開業,輕鬆安靜的購物環境,一改家居市場的傳統佈置,讓人備感舒心……

之後,更多大牌城市綜合體入駐新南商圈,建成面積逾55.5萬平方米,營業面積達40萬平方米。後起之秀新南商圈,如今有了與傳統商圈抗衡的實力,更形成自身特色,還吸引了許多外地市民慕名而來。

樂山人陳瑞明是宜家家居的常客,週末有空的時候,他就會和妻子開車來宜家購物,還為出生不久的女兒選傢俱,要為女兒打造一個溫馨的兒童房。他介紹,許多樂山、眉山的外地市民,都會像他一樣,沿著益州大道北上,在這裡購物娛樂,享受假日的愉悅時光。

沿著益州大道一路向南,沿途的風景,不只是商圈的喧鬧,更有大自然的靜謐。益州大道中段,與成都繞城高速交接處,是一片湖光麗影——錦城湖如同碧綠的珍珠,點綴在益州大道的西側。

湖邊是錦城公園,園內建築體現濃郁的川西民居風格,與自然生態渾然一體。湖的周圍有步行小道。傍晚時分,許多人在這裡散步或跑步,人們在湖邊揮汗如雨,享受運動的樂趣。

劉傑是錦城湖一個夜跑團的成員,堅持跑步兩年多了。他和跑友一起,迎接寒來暑往,始終繞著這片湖,用奔跑的汗水,輝映益州大道盡頭的晚霞。

“開車走益州大道,在錦城湖集合,換上裝備,然後結伴跑起來。”劉傑說,最喜歡夏天夜跑,跑完步後在湖邊活動,看湖光映著滿天星月,感受微風拂面,真是一種享受。

不遠處,是益州大道,道路上車燈閃爍,與湖光相輝映,裝點著夜色。從北向南,益州大道穿過喧鬧的商圈,穿過如畫般的湖景,一直延伸向遠方,所到之處,都為人們在成都高新區的生活帶來無限驚喜……

未來

通向未來:南延線的美麗“綻放”

許多受訪的老人都表示,益州大道是條“新路”,沒有太多的老故事可以講述,擺不出個陳年往事,然而它又是條“老路”,在落成的十幾年裡,見證了成都高新區的飛速發展,見證了道路沿線樓房的飛速“生長”,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

時間向前,益州大道的建設不會止步,就像今日飛速發展的成都,延續著“益州”美名,將繁華的榮耀延續。

益州大道通向更遠處。未來,她的身姿將更加靚麗。從成都高新區出發,沿著益州大道一路向南,人們將與最美的風景邂逅。

據報導,今年底或明年初,益州大道南延線與錦江交匯點上,一座造型別致的雙塔自錨式懸索橋——雲龍灣大橋將美麗“綻放”。這座橋橫跨200多米的錦江河面,造型優美,或將成為成都市同類型中跨度最大的橋樑。

“一橋飛架南北。”大橋如虹,將為益州大道的延伸再續新篇,讓它的“顏值”再上新高度。

雲龍灣大橋北起益州大道南延線,向南依次跨越北岸濱江路、錦江、南岸濱江路,是益州大道南延線跨錦江南北向的重要連接通道。綠化、排水、交通、照明系統等將更加先進,保障益州大道的明亮暢通。

工程負責人介紹:建成後的雲龍灣大橋,橋面寬48.5米,雙向8車道。其寬敞“霸氣”、氣勢恢宏,回想益州大道命名之初,“大道”二字,實至名歸。

此外,未來錦江上還有一座大橋與益州大道相連——天保灣大橋。大橋西起益州大道,橫跨錦江,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前期測繪工作。

建成後,益州大道不僅交通更加通暢,而且一路走過,風景會更加迷人。錦江、大道、長橋,三者交相輝映同入畫境,景觀大道搭配雄偉大橋,將為行人帶來震撼的視覺享受。

將來的益州大道,將更長更寬闊。益州大道南延線全線貫通後,將成為成都又一條亮眼的幹線道路,輻射區域之廣,何止“參差十萬人家”。未來,益州大道或將與更多樣的綠色公共交通相配套,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比之古人,今天的人們當感到無比自豪。承載著“益州”二字賦予的期望和榮耀,益州大道源自過去,也終將通向未來。

杜家曾向此中住 ,為到浣花溪水頭。”他在《成都曲》描述:“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

錦江邊煙波浩渺、大街上遊人如織,當時的成都,已有了吸引四海賓客的無窮魅力。

“益州”二字,是成都的名片,更是寶貴的文化財富。在成都市民政局發佈的《成都市地名總體規劃(2015-2020)》中,更將“益州”列為中心城區歷史地名保護物件。

可見,用“益州”這一重要的歷史地名來命名一條大道,體現其重要性,既有歷史的傳承,也合乎當今實際情況——今天的益州大道之繁華,不負“益州”二字。

天府大道、益州大道、劍南大道、錦城湖,成都高新區的地名處處鐫刻著古蜀印記,一個名字,記錄一段歷史。每念起這些名字,都感覺唇齒生香、古韻悠然。行走其間,是一次次品味天府人文的美之巡禮。

今日

今日大道:從商圈“穿梭”到公園

一條道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活?益州大道有自己的答案。

歷史上益州的繁華留下美名,今天,益州大道及周邊商圈延續了同樣的榮耀,它是人們時尚生活的載體,也是人們樂居成都高新區的原因之一。

打開益州大道的衛星圖,南下延伸,可以看見它如同一根針線,串起兩側密佈著的城市綜合體,富森·美家居、歐尚超市、宜家家居等,構成了新南商圈(又稱新南天地商圈),引領城南時尚生活。

2006年,宜家家居入駐該商圈,簡約而個性的北歐風格,迅速影響和改變了成都人的家居理念,吸引眾多消費者。2007年,歐尚超市高新店開業,城南生活的便利舒適更進一步。2008年,富森·美家居建材Mall開業,輕鬆安靜的購物環境,一改家居市場的傳統佈置,讓人備感舒心……

之後,更多大牌城市綜合體入駐新南商圈,建成面積逾55.5萬平方米,營業面積達40萬平方米。後起之秀新南商圈,如今有了與傳統商圈抗衡的實力,更形成自身特色,還吸引了許多外地市民慕名而來。

樂山人陳瑞明是宜家家居的常客,週末有空的時候,他就會和妻子開車來宜家購物,還為出生不久的女兒選傢俱,要為女兒打造一個溫馨的兒童房。他介紹,許多樂山、眉山的外地市民,都會像他一樣,沿著益州大道北上,在這裡購物娛樂,享受假日的愉悅時光。

沿著益州大道一路向南,沿途的風景,不只是商圈的喧鬧,更有大自然的靜謐。益州大道中段,與成都繞城高速交接處,是一片湖光麗影——錦城湖如同碧綠的珍珠,點綴在益州大道的西側。

湖邊是錦城公園,園內建築體現濃郁的川西民居風格,與自然生態渾然一體。湖的周圍有步行小道。傍晚時分,許多人在這裡散步或跑步,人們在湖邊揮汗如雨,享受運動的樂趣。

劉傑是錦城湖一個夜跑團的成員,堅持跑步兩年多了。他和跑友一起,迎接寒來暑往,始終繞著這片湖,用奔跑的汗水,輝映益州大道盡頭的晚霞。

“開車走益州大道,在錦城湖集合,換上裝備,然後結伴跑起來。”劉傑說,最喜歡夏天夜跑,跑完步後在湖邊活動,看湖光映著滿天星月,感受微風拂面,真是一種享受。

不遠處,是益州大道,道路上車燈閃爍,與湖光相輝映,裝點著夜色。從北向南,益州大道穿過喧鬧的商圈,穿過如畫般的湖景,一直延伸向遠方,所到之處,都為人們在成都高新區的生活帶來無限驚喜……

未來

通向未來:南延線的美麗“綻放”

許多受訪的老人都表示,益州大道是條“新路”,沒有太多的老故事可以講述,擺不出個陳年往事,然而它又是條“老路”,在落成的十幾年裡,見證了成都高新區的飛速發展,見證了道路沿線樓房的飛速“生長”,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

時間向前,益州大道的建設不會止步,就像今日飛速發展的成都,延續著“益州”美名,將繁華的榮耀延續。

益州大道通向更遠處。未來,她的身姿將更加靚麗。從成都高新區出發,沿著益州大道一路向南,人們將與最美的風景邂逅。

據報導,今年底或明年初,益州大道南延線與錦江交匯點上,一座造型別致的雙塔自錨式懸索橋——雲龍灣大橋將美麗“綻放”。這座橋橫跨200多米的錦江河面,造型優美,或將成為成都市同類型中跨度最大的橋樑。

“一橋飛架南北。”大橋如虹,將為益州大道的延伸再續新篇,讓它的“顏值”再上新高度。

雲龍灣大橋北起益州大道南延線,向南依次跨越北岸濱江路、錦江、南岸濱江路,是益州大道南延線跨錦江南北向的重要連接通道。綠化、排水、交通、照明系統等將更加先進,保障益州大道的明亮暢通。

工程負責人介紹:建成後的雲龍灣大橋,橋面寬48.5米,雙向8車道。其寬敞“霸氣”、氣勢恢宏,回想益州大道命名之初,“大道”二字,實至名歸。

此外,未來錦江上還有一座大橋與益州大道相連——天保灣大橋。大橋西起益州大道,橫跨錦江,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前期測繪工作。

建成後,益州大道不僅交通更加通暢,而且一路走過,風景會更加迷人。錦江、大道、長橋,三者交相輝映同入畫境,景觀大道搭配雄偉大橋,將為行人帶來震撼的視覺享受。

將來的益州大道,將更長更寬闊。益州大道南延線全線貫通後,將成為成都又一條亮眼的幹線道路,輻射區域之廣,何止“參差十萬人家”。未來,益州大道或將與更多樣的綠色公共交通相配套,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比之古人,今天的人們當感到無比自豪。承載著“益州”二字賦予的期望和榮耀,益州大道源自過去,也終將通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