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隋唐英雄10大武力排名,秦叔寶排第6,程咬金進不了前10

隋唐時期(581年—907年),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兩個朝代的合稱,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是經歷了五胡亂華和南北朝兩個漫長時期後的兩個大一統皇朝。

李玄霸:599年—614年,嬴姓李氏,

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竇氏,隴西成紀人。李玄霸自幼辯惠。隋大業十年,即614年,李玄霸去世,年僅十六歲,無子,唐高祖以李世民長孫氏次子李泰為嗣子,並加封李泰魏王。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追封李玄霸為衛懷王,諡號懷。又追贈為秦州總管、司空。武德四年,唐高祖以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為宜都王,作為李玄霸的後嗣。並將李玄霸改葬于芷陽

裴行儼:河東郡,今山西永濟人,禮部尚書裴仁基之子。原是隋將張須陀的部下,驍勇善戰,有萬人敵之稱。大業十三年,裴行儼與父裴仁基投靠瓦崗寨首領李密。武德元年,王世充大敗李密,裴仁基、裴行儼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割據洛陽獨立,

將侄女嫁給裴行儼,對待裴仁基、裴行儼父子甚為優厚,但又憚其威名。武德二年,裴仁基、裴行儼父子聯合宇文儒童、宇文溫等人,謀立越王楊侗,結果事情外泄,與父俱死于洛陽

楊爽:563年—587年8月25日,字師仁,小字明達,漢族,京兆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

隋朝宗室、將領,隋武元帝楊忠幼子、隋文帝楊堅異母弟。楊爽美容儀,性格聰慧,六歲時封同安郡公。隋朝建立後,由於他從小被嫂嫂獨孤皇后撫養,所以深得隋文帝寵愛和重用。被封為衛王,上柱國,擔任雍州牧,領左右將軍。不久,遷右領軍大將軍,權領並州總管,後轉涼州總管。開皇初兩次領軍出征突厥,大勝而歸

羅士信:約600年―622年,齊州曆城,今山東濟南人,隋末唐初時期猛將。羅士信原為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

隨其征討農民起義軍,後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與王世充交戰時重傷被俘。後因不恥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為陝州道行軍總管,槍刺王玄應,智取千金堡,隨李世民平定洛陽,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五年,即622年,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城破被俘,被劉黑闥殺害,諡號勇,葬於北邙山

來護兒:字崇善,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隋朝名將。來護兒出身于新野來氏,早年投奔隋軍,參與平定陳朝以及江南叛亂,累功至上開府、大將軍。大業年間,進拜右翊衛大將軍,並以行軍總管之職三次隨征高句麗,平定楊玄感叛亂。後隨隋煬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衛大將軍,封榮國公。來護兒號稱驍將,其幼子來恒、來濟卻以學行著稱,在唐朝官至宰相。而虞世南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其子虞昶卻負責管理工程建築。許敬宗歎道:“來護兒的兒子作宰相,虞世南的兒子作工匠。由此可見,文武將相都不是天生的啊

秦瓊:字叔寶,齊州曆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諡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尉遲恭:名融,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于顯慶三年去世,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傳說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西遊記一書,尉遲恭與秦瓊因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門神,尉遲恭年少時曾為鐵匠,後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守護神

羅藝:字子延,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隋末唐初將領、軍閥,寓居京兆雲陽。隋末任虎賁郎將,駐守涿郡。619年歸唐後,賜其姓李,初封燕公,後晉封燕郡王,助唐擊敗劉黑闥,統領天節軍,鎮守涇州。唐太宗登基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貞觀元年,率軍反唐,進據豳州,後被擊敗,逃往甘肅烏氏,為其部下所殺。隋末,羅藝割據幽州,獨霸一方。宇文化及、竇建德、高開道等人均曾派出使節前往幽州招降羅藝。羅藝不從,還殺了宇文化及的使者,為煬帝發喪

李勣:594年—669年12月31日,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人。唐朝初期名將,與衛國公李靖並稱。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

單雄信: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曹縣西北人。勇武過人,同郡與徐世勣關係友好,誓同生死。隋末與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讓的瓦崗義軍反隋。後翟讓被殺,李密與王世充偃師之戰時,單雄信歸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徐世勣為單雄信求情失敗,單雄信被斬首。單雄信有勇力,擅長使用馬槊。大業九年,韋城翟讓亡命瓦崗,聚眾起義,單雄信與徐世勣前往歸附,翟讓在徐世勣的建議下攻取滎陽、梁郡二郡,瓦崗勢力達到萬餘人。同年,李密助楊玄感反隋失敗,投奔瓦崗

在唐朝官至宰相。而虞世南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其子虞昶卻負責管理工程建築。許敬宗歎道:“來護兒的兒子作宰相,虞世南的兒子作工匠。由此可見,文武將相都不是天生的啊

秦瓊:字叔寶,齊州曆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諡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尉遲恭:名融,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于顯慶三年去世,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傳說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西遊記一書,尉遲恭與秦瓊因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門神,尉遲恭年少時曾為鐵匠,後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守護神

羅藝:字子延,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隋末唐初將領、軍閥,寓居京兆雲陽。隋末任虎賁郎將,駐守涿郡。619年歸唐後,賜其姓李,初封燕公,後晉封燕郡王,助唐擊敗劉黑闥,統領天節軍,鎮守涇州。唐太宗登基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貞觀元年,率軍反唐,進據豳州,後被擊敗,逃往甘肅烏氏,為其部下所殺。隋末,羅藝割據幽州,獨霸一方。宇文化及、竇建德、高開道等人均曾派出使節前往幽州招降羅藝。羅藝不從,還殺了宇文化及的使者,為煬帝發喪

李勣:594年—669年12月31日,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人。唐朝初期名將,與衛國公李靖並稱。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

單雄信: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曹縣西北人。勇武過人,同郡與徐世勣關係友好,誓同生死。隋末與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讓的瓦崗義軍反隋。後翟讓被殺,李密與王世充偃師之戰時,單雄信歸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徐世勣為單雄信求情失敗,單雄信被斬首。單雄信有勇力,擅長使用馬槊。大業九年,韋城翟讓亡命瓦崗,聚眾起義,單雄信與徐世勣前往歸附,翟讓在徐世勣的建議下攻取滎陽、梁郡二郡,瓦崗勢力達到萬餘人。同年,李密助楊玄感反隋失敗,投奔瓦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