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警示|獨家調查丨 揭秘“網路水軍”生意經:只要給錢 什麼新聞都能發

蜀黍有話說:電子網路,正在“上網”的我們,何嘗不是都在這張“網”中。你在這張“網”上看到的,真的是真相嗎?又真的是你想要看到的嗎?大家可能多少都聽說過“網路水軍”的存在,但對他們是如何運作的,

有多大的影響力,則不太瞭解。今天,央視的這篇報導揭開了他們的面紗……

——————————————————————

央視新聞用戶端 2018年02月05日 13:46

:論壇的話,就是3元1條,發佈在中大型論壇。

央視記者:那你網站能發多少?

水軍銷售員:網站幾千條都可以發,我們這裡很多網站的。

央視記者:你能多長時間給我搞定啊?

水軍銷售員:今天就能完成。

水軍銷售員:那你最快能多快?

水軍銷售員:等一下就可以了。

為了向客戶顯示“實力”,

這名“水軍銷售員”給記者發來了一個“業務清單”。表格上的300多家門戶網站、博客和論壇,都是他們發佈內容的“領地”。這名銷售員承諾,就算是所謂“新聞”,不論正面還是負面的都能發,只是“發新聞”的價格比普通帖子高很多。

水軍銷售員:多發一點新聞然後力度就很大,然後加上論壇的話,這樣效果會更好。

央視記者:你有沒有具體的名稱啊,打個比方?

水軍銷售員:有天涯、西祠這些都是、騰訊新聞這些都可以,

比如說你發十篇新聞的話,就可以給你優惠。我們這邊發完的話會給你一個連結回饋,每一條新聞或者論壇的帖子都有一個連結,直接點開就可以查看的。

央視記者:記者:不會一發上去過個一兩分鐘就刪掉吧?

水軍銷售員:那不會不會,我們這邊是三天內被刪包補的。

網上店鋪接單 三個月收入760萬元

記者發現,如今的網路水軍已經不滿足做 “零散生意”,

而是打著“推廣任務”、“輿論公關”、“整合行銷”等專業的幌子,堂而皇之地開起了公司。這些公司接到批量任務後,再通過“眾包”類的網站招募大量負責實際操作的“下線”。幾千條的發帖任務可以很快被化整為零地認領走。當這些“下線”做完所承包的任務,再回到平臺上完成確認和評價,最後通過平臺協力廠商擔保的方式領取酬勞。

一些“水軍公司”還在淘寶網以及一些“眾包”網站上建起了連接發帖供需的“網上店鋪”。

在這個名叫“豬八戒”的網站上,記者搜索“新聞發稿”,就找到了2300多家這樣的“店鋪”。他們將各類網站的新聞發稿打包成不同的“套餐”並明碼標價。該平臺的資料顯示,其中排名第一的店鋪,三個月內成交2500筆,收入760多萬元。記者注意到,配合“發稿”這些店鋪還提供所謂“新聞代寫”業務。

水軍銷售員:你就給我內容,我就可以給你直接操作。

央視記者:那我要給哪些東西給你了?

水軍銷售員:標題內容就可以了。

央視記者:前面可不可以加"媒體報導"啊?

水軍銷售員:可以啊,就是說地方的媒體或者是網上的都可以。看你這邊想要怎麼改。

神通廣大!付款即可推稿上各大門戶網站

這些網路水軍真有這麼神通廣大?竟能將客戶提供的資訊直接包裝成新聞,操縱如此多的網路媒體發佈出去嗎? 在“豬八戒網”上一家名叫“廣之推”的店鋪,從營業執照上看,這家網路科技公司的經營範圍為“研究和試驗發展”。記者將自己以前採訪過,但未在媒體播出的素材以普通客戶的身份交給了他們,對方表示只要付800元就可以將這些內容改寫成新聞,發佈在幾家知名門戶網站上,並且不需要為內容的真實性提供任何證明。

不到24小時,這家公司就將記者提供的相關內容在“搜狐網”上線的連結發了回來,並且說明網易和新浪的編輯暫時拒收稿件,正在另找人溝通。20多分鐘後,“溝通”果然見效了,同樣的稿件在“新浪網”發佈,而標注的稿件來源則是一家在業內較有影響的官方新聞網站。

仲介揭秘“網路水軍”如何“發稿”

“網路水軍”打通門戶網站關係,做所謂的“新聞”,這其中又有什麼內幕?記者找到了長年從事“發稿”的仲介,來聽她的講述。

30歲的小麗原本是一名會計,因為熟悉互聯網,幾年前做起了某網站的一份所謂“內容更新”的工作。

水軍從業者 小麗:大部分都是私人的多,我們統稱都叫編輯。

央視記者:發出去的東西,能保證它是真事?

小麗:不能保證,都保證不了。

央視記者:負面能占到多少?

小麗:百分之百的話,負面的最多占30~40%。

央視記者:但是負面的價格和正面的比呢?

小麗:負面的貴。

央視記者:大概是貴到多少?

小麗:十倍。上限就有幾千的。一個網站一條資訊這麼多錢,可以發很多網站,然後每個網站價格也不一樣。因為有正規網站也在收稿,鳳凰、新浪、騰訊這些都在收。他們都是國家網信辦批准的網站,所以我們沒覺得說做這個是違法的。

記者注意到,在水軍仲介發來的網站名單裡,有一類網站被特意標注為“新聞源”。小麗介紹說,在水軍的所有業務中,所謂“新聞發稿”的價格最高,而與此對應的發稿網站也就最受歡迎。

小麗:大部分客戶還是喜歡發新聞源網站的。網站權重高,然後百度抓取快,效果要好。其實你們一直說帖文,其實我不是帖子什麼的,其實我們發的都是新聞稿,有的人他寫的都是第一人稱我怎麼怎麼樣。我們收稿都要要求他們寫成新聞格式,新聞格式一般都是以記者的身份來寫嘛。而且網站他們收稿都以正規的稿子吧,就是正規人寫的,不是說隨便寫一篇文章就發上去。

央視記者:就是把一個別人提供的事兒寫得更像新聞一點。

小麗:對。

央視記者:但是你能核實他到底說的是不是真的嗎?

小麗:核實不了,因為都是網路上認識的,他說的真的假的我也不知道。因為網站那塊他也不是說讓我們一定要去核實,他既然能發,我們就收吧,就這樣子。我們發的一些稿子,都不是當地的事情,都是外地的。一個稿子才幾十塊錢,一百塊錢兩百塊錢,我們跑到當地去看一下,怎麼可能呢。

央視記者:網站有沒有提出說讓你這東西要去核實一下?

小麗:反正簡單的修改嘛,會,但是真實性。沒有說讓我去確認啊什麼的,因為確認不了。

經營“是非”:先發再刪為求財

正是這種只求賺錢,卻不對真實性負責的助推和鑽營,使大量信源含糊、來路不明的內容充斥互聯網。小到投票注水、跟帖熱搜、網上“醫托”、虛假違法廣告,大到假借“網路民意”的人為炒作和惡意攻擊,在這些背後,都有“網路水軍”的影子。

小麗:我們只是為了賺點錢,賺點中間差價,具體影響什麼,如果真的有影響,那些網站,應該網信辦肯定把這些網站關了。但是那些網站也沒關。應該沒多大影響吧。

事情真如小麗說的那麼簡單嗎? 2017年8月,江蘇宿遷的小張在流覽網頁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篇舉報自己父親的帖子。

小張跟帖或者回帖,或者是把一些黃色廣告,或者是違規的內容頂下來,那這個版塊就屬於違規了,我就可以把這個版塊關了。

目前,張某以及與他聯繫的水軍仲介,因涉嫌“非法經營”被檢查機關提起公訴。

一批“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案件告破

“網路水軍”操控的這“一發一刪”,對社會輿論環境、媒體公信力造成了巨大傷害。去年起,公安部部署多地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破獲了一系列涉及“網路水軍”重大案件。

2017年4月,廣州警方發現了一個名叫"三打哈"的網站。該網站彙集了全國多地的“水軍”供需資源,形成了“有償刪帖”、“有償發帖"的仲介模式產業鏈,涉案人員涉及全國21個省市,業務遍佈國內各大網站論壇。

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各地開展集群收網行動,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77名,涉案金額近400萬元。

廣東省公安廳網警支隊 劉警官:雇主首先支付一筆保證金到這個平臺上面。水軍領了這個任務以後,按照任務的具體要求,例如在一些論壇上面發相應的帖子,完成以後水軍會做一個截圖,然後放在這個網站上面,那麼雇主看到這個截圖,覺得他是一個合格的任務,加上這個合格戳以後,相當於這個任務完成,那麼在這個利益分配的過程中,平臺就是"三打哈"這網站占20%,水軍會拿到80%的那麼一個利益分成。

接發“任務”上平臺 “水軍”形成生態鏈

警方調查發現,僅這一個網站的“會員”人數將近百萬,搜集公民個人資訊超過500萬條,形成了由“金主客戶—仲介推手—基層水軍—網站內部人員”所構成的完整“水軍”生態鏈。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這個鏈條中的每一個不同的環節,他們的行為是構成了整個共同犯罪的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比如說金主他指使他人,對一些企業,還有個人,進行攻擊,散佈虛假資訊,進行攻擊誹謗,那麼他實際上也構成了這種敲詐勒索和誹謗罪的一個主體。

循線深挖 幕後操縱者浮現

2017年2月,江蘇鹽城警方發現“水軍”成員周某頻繁通過小網站發佈負面資訊,再聯繫大網站跟進炒作,涉嫌有償發帖及有償刪帖。經過4個月的調查取證,警方將周某等3人抓獲,進而查明了他們的幕後操縱者,涉及北京的一家“公關公司”。而這家“公關公司”又受雇于國內一家知名企業,負責替這家企業組織“水軍”發佈內容。

央視記者:這個客戶花了多少錢?

北京某公關公司負責人 余某資訊來看,達到將近1600條。這個數字是非常震驚的。我們掌握的就是涉及的網站應該在200多個。有這個主流媒體,也有這個這個知名的門戶網站,還有一些這個省市級的一些媒體。

為了查明案件真相,江蘇鹽城警方對該水軍團夥發佈的三千多條資訊進行了逐一核實。

鹽城市公安局副局長 朱曉明:那麼這個虛假資訊怎麼認定?法律沒有具體的規定。這是我們碰到的一個難題。這個內容是不是真實的,那就是由一些權威部門要出具啊這個權威的一些證明。涉及到全國26個省。將近一千多個單位,我們跑了910個單位。

江蘇鹽城警方提請公安部網安局發起了全國範圍內的集群核查。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共回饋該水軍團夥炒作的虛假事件達200多起。目前,涉及此案的150多人已經發往各屬地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據瞭解,自從2017年5月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以來,公安機關已破獲“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案件40餘起,涉案總金額上億元,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0餘人,查獲並關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網路帳號5000餘個,關閉違法違規網站上萬個,這些網站涉及的網上惡意炒作資訊達數千萬條。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我們公安機關網路安全保衛部門對這個治理網路空間,打擊網路違法犯罪活動,後續還要組織一系列的專項行動。確保老百姓能夠平安上網,共同維護清朗的網路空間。

操縱如此多的網路媒體發佈出去嗎? 在“豬八戒網”上一家名叫“廣之推”的店鋪,從營業執照上看,這家網路科技公司的經營範圍為“研究和試驗發展”。記者將自己以前採訪過,但未在媒體播出的素材以普通客戶的身份交給了他們,對方表示只要付800元就可以將這些內容改寫成新聞,發佈在幾家知名門戶網站上,並且不需要為內容的真實性提供任何證明。

不到24小時,這家公司就將記者提供的相關內容在“搜狐網”上線的連結發了回來,並且說明網易和新浪的編輯暫時拒收稿件,正在另找人溝通。20多分鐘後,“溝通”果然見效了,同樣的稿件在“新浪網”發佈,而標注的稿件來源則是一家在業內較有影響的官方新聞網站。

仲介揭秘“網路水軍”如何“發稿”

“網路水軍”打通門戶網站關係,做所謂的“新聞”,這其中又有什麼內幕?記者找到了長年從事“發稿”的仲介,來聽她的講述。

30歲的小麗原本是一名會計,因為熟悉互聯網,幾年前做起了某網站的一份所謂“內容更新”的工作。

水軍從業者 小麗:大部分都是私人的多,我們統稱都叫編輯。

央視記者:發出去的東西,能保證它是真事?

小麗:不能保證,都保證不了。

央視記者:負面能占到多少?

小麗:百分之百的話,負面的最多占30~40%。

央視記者:但是負面的價格和正面的比呢?

小麗:負面的貴。

央視記者:大概是貴到多少?

小麗:十倍。上限就有幾千的。一個網站一條資訊這麼多錢,可以發很多網站,然後每個網站價格也不一樣。因為有正規網站也在收稿,鳳凰、新浪、騰訊這些都在收。他們都是國家網信辦批准的網站,所以我們沒覺得說做這個是違法的。

記者注意到,在水軍仲介發來的網站名單裡,有一類網站被特意標注為“新聞源”。小麗介紹說,在水軍的所有業務中,所謂“新聞發稿”的價格最高,而與此對應的發稿網站也就最受歡迎。

小麗:大部分客戶還是喜歡發新聞源網站的。網站權重高,然後百度抓取快,效果要好。其實你們一直說帖文,其實我不是帖子什麼的,其實我們發的都是新聞稿,有的人他寫的都是第一人稱我怎麼怎麼樣。我們收稿都要要求他們寫成新聞格式,新聞格式一般都是以記者的身份來寫嘛。而且網站他們收稿都以正規的稿子吧,就是正規人寫的,不是說隨便寫一篇文章就發上去。

央視記者:就是把一個別人提供的事兒寫得更像新聞一點。

小麗:對。

央視記者:但是你能核實他到底說的是不是真的嗎?

小麗:核實不了,因為都是網路上認識的,他說的真的假的我也不知道。因為網站那塊他也不是說讓我們一定要去核實,他既然能發,我們就收吧,就這樣子。我們發的一些稿子,都不是當地的事情,都是外地的。一個稿子才幾十塊錢,一百塊錢兩百塊錢,我們跑到當地去看一下,怎麼可能呢。

央視記者:網站有沒有提出說讓你這東西要去核實一下?

小麗:反正簡單的修改嘛,會,但是真實性。沒有說讓我去確認啊什麼的,因為確認不了。

經營“是非”:先發再刪為求財

正是這種只求賺錢,卻不對真實性負責的助推和鑽營,使大量信源含糊、來路不明的內容充斥互聯網。小到投票注水、跟帖熱搜、網上“醫托”、虛假違法廣告,大到假借“網路民意”的人為炒作和惡意攻擊,在這些背後,都有“網路水軍”的影子。

小麗:我們只是為了賺點錢,賺點中間差價,具體影響什麼,如果真的有影響,那些網站,應該網信辦肯定把這些網站關了。但是那些網站也沒關。應該沒多大影響吧。

事情真如小麗說的那麼簡單嗎? 2017年8月,江蘇宿遷的小張在流覽網頁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篇舉報自己父親的帖子。

小張跟帖或者回帖,或者是把一些黃色廣告,或者是違規的內容頂下來,那這個版塊就屬於違規了,我就可以把這個版塊關了。

目前,張某以及與他聯繫的水軍仲介,因涉嫌“非法經營”被檢查機關提起公訴。

一批“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案件告破

“網路水軍”操控的這“一發一刪”,對社會輿論環境、媒體公信力造成了巨大傷害。去年起,公安部部署多地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破獲了一系列涉及“網路水軍”重大案件。

2017年4月,廣州警方發現了一個名叫"三打哈"的網站。該網站彙集了全國多地的“水軍”供需資源,形成了“有償刪帖”、“有償發帖"的仲介模式產業鏈,涉案人員涉及全國21個省市,業務遍佈國內各大網站論壇。

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各地開展集群收網行動,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77名,涉案金額近400萬元。

廣東省公安廳網警支隊 劉警官:雇主首先支付一筆保證金到這個平臺上面。水軍領了這個任務以後,按照任務的具體要求,例如在一些論壇上面發相應的帖子,完成以後水軍會做一個截圖,然後放在這個網站上面,那麼雇主看到這個截圖,覺得他是一個合格的任務,加上這個合格戳以後,相當於這個任務完成,那麼在這個利益分配的過程中,平臺就是"三打哈"這網站占20%,水軍會拿到80%的那麼一個利益分成。

接發“任務”上平臺 “水軍”形成生態鏈

警方調查發現,僅這一個網站的“會員”人數將近百萬,搜集公民個人資訊超過500萬條,形成了由“金主客戶—仲介推手—基層水軍—網站內部人員”所構成的完整“水軍”生態鏈。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這個鏈條中的每一個不同的環節,他們的行為是構成了整個共同犯罪的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比如說金主他指使他人,對一些企業,還有個人,進行攻擊,散佈虛假資訊,進行攻擊誹謗,那麼他實際上也構成了這種敲詐勒索和誹謗罪的一個主體。

循線深挖 幕後操縱者浮現

2017年2月,江蘇鹽城警方發現“水軍”成員周某頻繁通過小網站發佈負面資訊,再聯繫大網站跟進炒作,涉嫌有償發帖及有償刪帖。經過4個月的調查取證,警方將周某等3人抓獲,進而查明了他們的幕後操縱者,涉及北京的一家“公關公司”。而這家“公關公司”又受雇于國內一家知名企業,負責替這家企業組織“水軍”發佈內容。

央視記者:這個客戶花了多少錢?

北京某公關公司負責人 余某資訊來看,達到將近1600條。這個數字是非常震驚的。我們掌握的就是涉及的網站應該在200多個。有這個主流媒體,也有這個這個知名的門戶網站,還有一些這個省市級的一些媒體。

為了查明案件真相,江蘇鹽城警方對該水軍團夥發佈的三千多條資訊進行了逐一核實。

鹽城市公安局副局長 朱曉明:那麼這個虛假資訊怎麼認定?法律沒有具體的規定。這是我們碰到的一個難題。這個內容是不是真實的,那就是由一些權威部門要出具啊這個權威的一些證明。涉及到全國26個省。將近一千多個單位,我們跑了910個單位。

江蘇鹽城警方提請公安部網安局發起了全國範圍內的集群核查。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共回饋該水軍團夥炒作的虛假事件達200多起。目前,涉及此案的150多人已經發往各屬地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據瞭解,自從2017年5月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以來,公安機關已破獲“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案件40餘起,涉案總金額上億元,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0餘人,查獲並關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網路帳號5000餘個,關閉違法違規網站上萬個,這些網站涉及的網上惡意炒作資訊達數千萬條。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我們公安機關網路安全保衛部門對這個治理網路空間,打擊網路違法犯罪活動,後續還要組織一系列的專項行動。確保老百姓能夠平安上網,共同維護清朗的網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