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項羽第一謀臣,可霸王的失敗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代霸王項羽可以說勇冠三軍,天下無二也!可他最後卻被劉邦打敗,自刎於烏江,至今仍流傳著“至今思項羽,不願過江東”的佳話。項羽的失敗都說是他自己自滿、猜疑的性格所致,

但還有一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就是項羽第一謀臣,亞父范增。為什麼說範增負有責任呢?那我們就要從範增這個人開始說起。

項羽範增劇照

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歲數的人可能都抱著一個活一天算一天的心態。可範增恰恰是這個歲數才出山,

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著急想要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負,必須要抓住每一個機會,可成大業者,哪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這也註定了他的失敗。在秦國末年,項羽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整體實力都是最強的,可能也是能最快完成他理想之人,所以他選擇了項羽。確實也盡心盡力為項羽出謀劃策,幫助項羽建立了功勳,項羽也尊稱他為亞父。可他有三件事,他處理得確實不當。

範增劇照

第一件就是範增一直不喜歡虞姬,說虞姬會害了項羽,是不詳人。但項羽對虞姬愛得死去活來,虞姬確實也愛項羽,但她不要求項羽一定要奪得天下,只要兩人花前月下就足矣。這就和範增的理想產生了衝突,所以範增一直勸項羽不要兒女情長,

可項羽一直沒有肯定的答覆,範增就著急啊,幾次三番的頂撞項羽。如果范增作為謀臣,使用正確的方法,讓虞姬站在自己這邊,是不是更好呢?

虞姬項羽劇照

第二件就是鴻門宴了,範增強烈要求項羽殺了劉邦,可項羽下不去手,再加上他的自滿,

認為劉邦非他對手。最後劉邦借尿遁跑了,還送給項羽一對玉璧,範增一雙玉鬥。範增氣得拔劍搗碎玉鬥,說“豎子不足與謀”。其意大概是,你個混蛋小子,和你沒法謀定大事了,奪你天下之人,肯定是這個劉邦,你這些人肯定會被劉邦所俘虜。你看看,範增這著急的,完全失去了理智,我們試想項羽這次的確失去了大好良機,可范增作為謀臣,是不是應該曉以大義,
讓項羽明白這其中的厲害關係。畢竟這次放跑劉邦,還沒有到失敗的地步,可範增沒有,他除了埋怨和指責還真沒讓項羽明白什麼。

項羽劇照

第三件就是滎陽之戰,項羽和劉邦對峙滎陽一年多,項羽多次奪得糧道,致使劉邦糧草匱乏,劉邦向項羽求和,項羽打算同意。范增向項羽建議,不能求和現在擊敗漢軍方為上策,這時陳平使用離間計,使得項羽對範增產生了懷疑。範增此時背生毒瘡,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更加著急了,這次直接就要離開項羽,離去時對項羽說“你不聽我的,天下大局已經註定了,該怎麼做你自己看著辦吧”,範增就這樣走了,還是沒有好好規勸項羽,而是任其自生自滅,帶著怒氣離開後還沒到彭城,就毒瘡發作而死,悲哉。

虞姬項羽劇照

我們縱觀範增一生,他確實是一代謀臣,也幫項羽打下了一片江山,可他錯就錯在,出山太晚,自己又太過著急,只想著快速達成自己的政治抱負,沒能一步步的幫項羽磨平他的菱角。從他跟隨項羽開始,就應該知道項羽的性格,可每次項羽有過錯,他都沒有正確的引導,反而一味的指責和埋怨。所以說項羽的失敗,自己的性格占了主要因素,可範增沒有正確糾正項羽,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項羽打算同意。范增向項羽建議,不能求和現在擊敗漢軍方為上策,這時陳平使用離間計,使得項羽對範增產生了懷疑。範增此時背生毒瘡,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更加著急了,這次直接就要離開項羽,離去時對項羽說“你不聽我的,天下大局已經註定了,該怎麼做你自己看著辦吧”,範增就這樣走了,還是沒有好好規勸項羽,而是任其自生自滅,帶著怒氣離開後還沒到彭城,就毒瘡發作而死,悲哉。

虞姬項羽劇照

我們縱觀範增一生,他確實是一代謀臣,也幫項羽打下了一片江山,可他錯就錯在,出山太晚,自己又太過著急,只想著快速達成自己的政治抱負,沒能一步步的幫項羽磨平他的菱角。從他跟隨項羽開始,就應該知道項羽的性格,可每次項羽有過錯,他都沒有正確的引導,反而一味的指責和埋怨。所以說項羽的失敗,自己的性格占了主要因素,可範增沒有正確糾正項羽,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