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房價走低,現在想上車當房東?租金回報比聽了想哭

我們都知道,現在國內的大多數城市在新一輪的調控下房價上漲趨勢已經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國家為了解決人們的住房情況,大力推出租賃同權以及多方面增加住房土地供給等問題。

與此同時,銀行的政策在收緊,雖然房價降了,但是購房人的實際購房成本卻在增加。

不少人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是上車最好的機會,因此不少人想著此時不管在哪裡,先上車,然後以房換房,慢慢地換到自己的實際所需地。甚至有人想,

哪怕真的置換困難的話,寧可把自己買的房子出租,然後自己在工作所在地去租房也能彌補內心的缺失感。

然而事實真的能像他們所預料的那樣發展嗎?老家一套房子的房租真的能夠抵消大城市一間房子的房租嗎?就算能,這樣一筆賬究竟合不合適呢?

以同事小王家的房子為例,他家位於河北的一個小城市,房價根據社區情況不同,基本價格浮動在8000-13000之間。以這樣的價格買下一套90平左右的兩居的話,裝修比較好的話,租金一個月最高可以租到1500元/月。而在北京租一間臥室的話,最便宜的現在一個月也得1500元/月了,若是租的地段好一些,更是遠遠不止這個價格。所以,若是以租抵租的話,看來是明顯不合適的。

下面我們換一個演算法,

1500元/月的房租如果和投入的房價相比,租金回報率是多少呢?答案更是不盡人意,只有微薄的2%,比放在餘額寶的靈活收益還要低!

而買房人往往並不會這樣計算,他們期待的是以房換房,想著等到房價漲了以後賣掉老家的房子,然後在換到自己所工作的城市中。

的確,這樣情況放在原來還是有實踐的可能性的,但是隨著各種保障住房的政策頻發,未來願意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來買一個心中執念的人還會前赴後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