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馬縱橫22年的旅程,如今只剩下最後一周

週六晚上在主場惜敗給新疆之後,北控男籃的季後賽之門砰然合上。

自此時起,至2月11日晚上本季CBA常規賽最後一輪,北控主場對江蘇肯帝亞,史蒂芬·馬布裡——他漫長的,激浪奔湧的,

22年職業生涯,只剩下了最後一周。

我想了想,寫點兒什麼呢?無需回溯他的成就和生涯,也無需再描述老馬這樣一個運動員在CBA,甚至在北京城市歷史上的位置。這些都已書於竹帛,鐫刻青史。只要不瞎,都看得見,不必再說。

在他終於即將結束職業生涯的時候,

我只想講一個小小的故事。和三個冠軍無關,和五棵松門前的銅像無關,和北京市政府長城友誼獎、歷史上唯一一個單獨入選的北京市榮譽市民、中國綠卡獲得者無關。和所有的這些成就都無關,只是一個小小的故事。

我曾經也並不知道,老馬生涯的最後一戰,會在2018年2月才到來。

在2016年年底——2016至17賽季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王猛、楊晨,還有老馬的另外兩個朋友,我們在一個下午,在老馬的公寓裡開會。後來這間公寓裡的人,被稱為“小團體”。儘管7年之前,正是這個“小團體”在一次會議後把老馬帶到了北京。面對當時贏得過7次冠軍的廣東宏遠的邀請,老馬決定要去一個“從未贏得過冠軍的偉大城市裡,為那裡贏得尊重”。

而2016年年底的那場會議的主題是,

說服老馬在賽季結束之後退役。按照合同,接受一份北京首鋼男籃助理教練的工作,在這座城市裡留下來,重新計畫自己的未來。

我們告訴他,第一,合同的細節就是這樣,成為助理教練,也能保持不錯的收入;第二,北京首鋼的管理層已經換人。

根據我們的判斷,在這個賽季之後,首鋼隊會有很大的動作。主教練閔鹿蕾很可能沒法繼續執教了,新總經理以前是經紀人,她會給球隊帶來新的外援。如果你要打球,很可能也無法繼續在首鋼再打了;第三,當時首鋼隊的傷病很多,季後賽前景很危險。即便進入季後賽,看上去也很難有競爭力。中國人的文化講,功成身退,審時度勢。如果還要再打,特別是離開首鋼隊再打,
以你40歲的高齡和競技狀態,一定會有人出來說,你並沒有做一個聰明的決定,正所謂激流勇退,保持晚節。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裡,我們的確見過太多人在各個場合和媒體上這樣講述過。他們並不知道,在一年多之前,我們就把所有這一切,已經擺在了老馬面前。

老馬聽完,站起來向窗邊走。他突然回頭,目視著我們。他目光裡鷹隼般的狠辣和決絕,我們在無數決戰裡見過。

“不,”他說,“我還會再打最後一季。無論如何,我要再打一季。”

為什麼呢?助理教練的合同也很好,錢並不少。

“這和錢無關,這和我贏得的冠軍一樣,都和錢無關。“

如果你一定要堅持再打,可能就會離開首鋼。

“我相信,我能找到一支球隊會有我的位置,這座城市裡還有一支球隊。”

一定會有人出來說,你這麼老了,還賴著不走。競技體育就是這麼現實,你贏的時候,人們就朝拜你,你是城市的英雄。當你不再能繼續贏的時候,就會有人攻擊和嘲諷你。你在你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年裡一定會聽到這些,說你以老賣老,說你擋了年輕人的道兒,說你最終以失敗結束了自己的生涯。

“我並不在乎,”老馬一直站著說。他的語速緩慢,但每一字都咬著牙,“我從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所有這麼說的人,並不知道籃球對我意味著什麼。我從3歲就開始打球,在康尼島的球場上。我媽媽從家裡的窗戶眺望著我。我們家有這麼多孩子,房子那麼破,髒水從樓上的衛生間流到我們的屋子裡。籃球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一切的寄託。它幫助我上了林肯高中,幫助我上了大學,幫助我進入NBA,幫助我打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我把一切都弄糟了的時候,它帶我來到了世界另一邊,帶我認識了你們,帶我獲得了在北京的一切。我知道你們說的那些,但在籃球面前,我就是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給它。我從不在乎別人因此如何評價我。在我的油箱裡還有油的時候,我還沒準備好和它告別。讓我再說一遍,我將再打最後一季,無論結果如何。你們聽懂了嗎?

那一天,在東方廣場那間公寓裡,我們和老馬有很激烈的爭論。但最終,當我們起身離開,房間的大門在身後關上,我們決定支持他。

在此時講這個故事,並不只是想告訴各位,老馬為什麼一定要多打這最後一季。我想說的是,我們和各位一樣,每當一個新的故事發生,我們才又多認識一點,史蒂芬·馬布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在2016年底的那天,我仿佛才真正明白,籃球對於馬布裡意味著什麼。我才真正解開了謎團,為什麼馬布裡總是能在球場上實現我們想像之外的,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為什麼有那樣強悍的精神力量。

當我們勸說老馬的時候,我們都是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事實上,當我們談論籃球,談論一個運動員關於籃球的決定,我們從來都是旁觀者。可對老馬而言,那不是他的身外之物,那是他的熱血和生命,那是他活力的根源。我終於意識到,在他的籃球之夢面前,他從來什麼都不在乎,他不在乎自己的軀體是否受損,他不在乎名聲是否毀滅。老馬從不會因為恐懼失敗和指責就停下來。如果他會,他根本不會成為馬布裡。

如果他會,他就不會在2012年總決賽之前就告訴所有人,北京首鋼能夠擊敗廣東宏遠。

如果他會,他就不會一針一針地從膝蓋裡抽積液,每兩周打一次封閉,用透支自己、不顧一切的方式,把第二個冠軍拿下來。

如果他會,他就不會在每一個生死時刻,去投那個決生死的三分。他接受投進之後的朝拜,也心甘情願承擔如果投不進的責任和指責。在那樣的時刻,他的雙眼裡從沒有籃球之外的雜質。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支持他。你接受他的性格和熱愛,給他塑造的成就,就同樣要接受這性格和熱愛塑造的結局。

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我突然明白了,邁克爾喬丹在1998年完成上帝最後一投之後兩年,為什麼以39歲高齡還要再次複出,以每年100萬美元的工資在奇才再打兩年;科比布萊恩特在跟腱大傷之後,運動能力損失大半,為什麼執意還要在湖人再打兩年。老馬的成就無法和喬丹、科比相比,可他們最終流露和追求的,都是對刻入他們骨血的運動生命的不舍。如科比最後的宣言裡所寫道:我親愛的籃球。

我想起,我們也曾經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評論喬丹和科比,評判他們最後兩個賽季的失敗。奇才那兩年都沒有進入季後賽,湖人也一樣,科比的命中率更是歷史最低。我們以一副冷靜的嘴臉評論著,他們的晚節不保,他們沒有見好就收。就如同今天,有人這樣評價老馬一樣。

可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對於一名運動家而言,籃球意味著什麼。如果論及籃球在生命裡的位置和對這項運動的熱愛,以及因為這份熱愛而對自己的挑戰,在這挑戰裡所綻放的精神,以我們的視角去評判這些運動家,我們何止卑微,更卑鄙難言。

老馬會有遺憾嗎?當然有。最後的兩季,距離季後賽都失之毫釐。在五棵松的最後一戰,落後新疆2分,生死懸於一線,決勝球都沒有發到他的手上。可這就是競技體育,你追尋的挑戰就是這些。在老馬的最後一季裡,他還是擊敗過廣東,在第四節連續單挑阿聯;他還是單場幹到過47分。當一位鬥士戰至最後一役,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無論你笑與不笑,他都報之以微笑。

北控的賽季還剩下最後三場球,二客一主。最後一戰,主場對江蘇。如各位所知,我們全家正在南方度假。我改簽了機票,10號回北京,11號我會帶太太和閨女蘋果,去看老馬的最後一戰。

蘋果問我,為什麼要提前回去?

我說:因為爸爸要帶你去看馬叔叔的最後一場比賽。馬叔叔打了20多年籃球,現在他要打最後一場比賽了,以後再也不打了。我們要去和他一起,經歷那個時刻。

蘋果說:馬叔叔是不是很厲害?

是的,蘋果。我想要你記住,你這一生裡,終究會有一件執著的事情,它會成為你的事業。當你做這件事的時候,要像馬叔叔一樣,把你的身心完全交付給它,無所畏懼,你一定能做好的。

這就是我們生活於北京,或者任何一座偉大的城市裡,讓我們奮戰著的傳奇和精神。

每一段傳奇,都會有終點。穿上“北京傳奇”,目睹他漫長旅程的最後一役,賦予你在叢林般的城市裡前行的力量。

老馬聽完,站起來向窗邊走。他突然回頭,目視著我們。他目光裡鷹隼般的狠辣和決絕,我們在無數決戰裡見過。

“不,”他說,“我還會再打最後一季。無論如何,我要再打一季。”

為什麼呢?助理教練的合同也很好,錢並不少。

“這和錢無關,這和我贏得的冠軍一樣,都和錢無關。“

如果你一定要堅持再打,可能就會離開首鋼。

“我相信,我能找到一支球隊會有我的位置,這座城市裡還有一支球隊。”

一定會有人出來說,你這麼老了,還賴著不走。競技體育就是這麼現實,你贏的時候,人們就朝拜你,你是城市的英雄。當你不再能繼續贏的時候,就會有人攻擊和嘲諷你。你在你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年裡一定會聽到這些,說你以老賣老,說你擋了年輕人的道兒,說你最終以失敗結束了自己的生涯。

“我並不在乎,”老馬一直站著說。他的語速緩慢,但每一字都咬著牙,“我從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所有這麼說的人,並不知道籃球對我意味著什麼。我從3歲就開始打球,在康尼島的球場上。我媽媽從家裡的窗戶眺望著我。我們家有這麼多孩子,房子那麼破,髒水從樓上的衛生間流到我們的屋子裡。籃球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一切的寄託。它幫助我上了林肯高中,幫助我上了大學,幫助我進入NBA,幫助我打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我把一切都弄糟了的時候,它帶我來到了世界另一邊,帶我認識了你們,帶我獲得了在北京的一切。我知道你們說的那些,但在籃球面前,我就是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給它。我從不在乎別人因此如何評價我。在我的油箱裡還有油的時候,我還沒準備好和它告別。讓我再說一遍,我將再打最後一季,無論結果如何。你們聽懂了嗎?

那一天,在東方廣場那間公寓裡,我們和老馬有很激烈的爭論。但最終,當我們起身離開,房間的大門在身後關上,我們決定支持他。

在此時講這個故事,並不只是想告訴各位,老馬為什麼一定要多打這最後一季。我想說的是,我們和各位一樣,每當一個新的故事發生,我們才又多認識一點,史蒂芬·馬布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在2016年底的那天,我仿佛才真正明白,籃球對於馬布裡意味著什麼。我才真正解開了謎團,為什麼馬布裡總是能在球場上實現我們想像之外的,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為什麼有那樣強悍的精神力量。

當我們勸說老馬的時候,我們都是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事實上,當我們談論籃球,談論一個運動員關於籃球的決定,我們從來都是旁觀者。可對老馬而言,那不是他的身外之物,那是他的熱血和生命,那是他活力的根源。我終於意識到,在他的籃球之夢面前,他從來什麼都不在乎,他不在乎自己的軀體是否受損,他不在乎名聲是否毀滅。老馬從不會因為恐懼失敗和指責就停下來。如果他會,他根本不會成為馬布裡。

如果他會,他就不會在2012年總決賽之前就告訴所有人,北京首鋼能夠擊敗廣東宏遠。

如果他會,他就不會一針一針地從膝蓋裡抽積液,每兩周打一次封閉,用透支自己、不顧一切的方式,把第二個冠軍拿下來。

如果他會,他就不會在每一個生死時刻,去投那個決生死的三分。他接受投進之後的朝拜,也心甘情願承擔如果投不進的責任和指責。在那樣的時刻,他的雙眼裡從沒有籃球之外的雜質。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支持他。你接受他的性格和熱愛,給他塑造的成就,就同樣要接受這性格和熱愛塑造的結局。

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我突然明白了,邁克爾喬丹在1998年完成上帝最後一投之後兩年,為什麼以39歲高齡還要再次複出,以每年100萬美元的工資在奇才再打兩年;科比布萊恩特在跟腱大傷之後,運動能力損失大半,為什麼執意還要在湖人再打兩年。老馬的成就無法和喬丹、科比相比,可他們最終流露和追求的,都是對刻入他們骨血的運動生命的不舍。如科比最後的宣言裡所寫道:我親愛的籃球。

我想起,我們也曾經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評論喬丹和科比,評判他們最後兩個賽季的失敗。奇才那兩年都沒有進入季後賽,湖人也一樣,科比的命中率更是歷史最低。我們以一副冷靜的嘴臉評論著,他們的晚節不保,他們沒有見好就收。就如同今天,有人這樣評價老馬一樣。

可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對於一名運動家而言,籃球意味著什麼。如果論及籃球在生命裡的位置和對這項運動的熱愛,以及因為這份熱愛而對自己的挑戰,在這挑戰裡所綻放的精神,以我們的視角去評判這些運動家,我們何止卑微,更卑鄙難言。

老馬會有遺憾嗎?當然有。最後的兩季,距離季後賽都失之毫釐。在五棵松的最後一戰,落後新疆2分,生死懸於一線,決勝球都沒有發到他的手上。可這就是競技體育,你追尋的挑戰就是這些。在老馬的最後一季裡,他還是擊敗過廣東,在第四節連續單挑阿聯;他還是單場幹到過47分。當一位鬥士戰至最後一役,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無論你笑與不笑,他都報之以微笑。

北控的賽季還剩下最後三場球,二客一主。最後一戰,主場對江蘇。如各位所知,我們全家正在南方度假。我改簽了機票,10號回北京,11號我會帶太太和閨女蘋果,去看老馬的最後一戰。

蘋果問我,為什麼要提前回去?

我說:因為爸爸要帶你去看馬叔叔的最後一場比賽。馬叔叔打了20多年籃球,現在他要打最後一場比賽了,以後再也不打了。我們要去和他一起,經歷那個時刻。

蘋果說:馬叔叔是不是很厲害?

是的,蘋果。我想要你記住,你這一生裡,終究會有一件執著的事情,它會成為你的事業。當你做這件事的時候,要像馬叔叔一樣,把你的身心完全交付給它,無所畏懼,你一定能做好的。

這就是我們生活於北京,或者任何一座偉大的城市裡,讓我們奮戰著的傳奇和精神。

每一段傳奇,都會有終點。穿上“北京傳奇”,目睹他漫長旅程的最後一役,賦予你在叢林般的城市裡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