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圳4月各區最新房價出爐! 有錢沒錢都看看!

想在深圳買房的人注意啦!在月度成交量創下5年半以來的新低後有消息爆出,某樓盤在兩年內降價6000元/平方米。自去年第四季度啟動“史上最嚴”調控政策後,深圳樓市開始降溫,

進入2017年後仍未有復蘇跡象。

Wind資訊資料顯示,自從去年11月份以來,深圳新房的成交量已經連續5個月下滑,其中,3月份月度成交量803套,創下2011年9月有資料以來的新低。此外,深圳房價也在下降,從去年10月開始,價格環比指數已經連續負增長5個月。

深圳有樓盤降了6000元/平方米

根據媒體報導,兩年前,陳先生以約4.6萬/㎡的價格買下龍崗布吉商圈的花語馨一期樓盤。本想脫手賺取差價,但他發現,現在該樓盤二期項目的新房價格只要約4萬/㎡,也就是說,別說賺錢,在還了兩年房貸後,該房子每平方米降了6000元。

這並非個例。

3月29日,新開盤的坪山區奧園翡翠東灣專案均價約為2.9萬/㎡。客服人員稱,現在買房價格已比去年前三季度優惠許多,該樓盤單價最低可至2.6萬-2.7萬/㎡,甚至還能爭取到更多優惠。

2017年

深圳房價要下跌10%?

深圳市房地產仲介協會發展研究總監徐楓認為,深圳這一輪調整週期將持續到2018年,2017年深圳市一二手樓的成交量合計將下跌10%,且主要集中在二手房。以6萬/㎡的均價作為基點的話,價格將下跌16%,

跌至5萬多/㎡。

深圳4月各區最新房價出爐!

有錢沒錢都看看!

南山區

福田區

羅湖區

寶安區

龍崗區

龍華區

鹽田區

光明新區

坪山區

大鵬新區

有業內人士預測:深圳只是房價下跌的第一槍!

目前地方住建部門普遍採用限制高價樓盤入市、控制預售證發放節奏等“限價”手段以縮減成交量,保證新房價格“環比不增長”。

房價真會繼續降嗎?

土地供給側發力

說到中國房價上漲,主要是兩方面力量的推動。

一方面是土地供應量少,房地產屬於稀缺資源;

另一方面,市場上流動的錢太多,錢一多,資產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3月以來,全國樓市不僅出臺一系列“史上最嚴”的需求側“限”字訣政策,如今,土地供給端也在逐漸發力。

4月6日,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發佈了調控房價的聯合聲明。

主要內容有:

1、凡是庫存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土地供應,還必須加快供地的節奏;6-12個月的,必須增加供地;18-36個月的,減少供地;36個月以上的,直接停止供地。

2、不管是區域性總價,還是土地單價,或是樓面價,一律不得出現新高,屬於嚴重擾亂市場預期。

3、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建房不僅要開啟快速審批通道,對拖延上市,捂盤一定要嚴處。

4、地級以上城市,包括百萬人口以上的縣,在2017年6月前,一定要向社會公佈3年土地供應計畫和5年供應計畫。並且實施情況每半年就要向中央彙報,資料弄虛作假,一律嚴辦。

5、保障房方面,將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2017年要確保完成600萬套棚戶區改造任務。

6、對工作不力,未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將對有關地方主管部門和責任人約談問責。

業內稱,從去年以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直被提及,可這次,高層可不僅只是說說而已,而是掌掌生風、招招見血,有目標、有措施、有問責。

中央明確規定,地方政府必須顯著加大供應,不僅量要增加,而且必須加快節奏。土地供應多了,自然就不那麼金貴了,地價隨之也將下降,然後傳導到房價,也會下跌。

貨幣端壓縮

4月7日,銀監會發佈《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牢牢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分類調控、因城施策,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嚴禁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嚴厲打擊“首付貸”等行為,切實抑制熱點城市房地產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海南博鼇的演講上,可謂一字千金,他釋放信號稱:貨幣政策寬鬆已到達週期的尾部!

此外,央行官員在《學習時報》也透露了重要資訊,披露了高層指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決管制貨幣總量,摸清風險隱患,著力防控資產泡沫。

“堅決管制貨幣總量”這話,說得真是擲地有聲!從過去幾個月的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央行的確在踩刹車了。

另外,到上週五為止,央行連續第10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中信明明研報此前點評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稱,從貨幣政策短期操作來看,自上月24日以來,央行已經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這一方面是由於財政支出釋放流動性使得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基本充裕,另一方面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無意向市場釋放更多流動性。

而從全球來看,美聯儲明確表態,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縮表!縮表這事,也是美聯儲除加息外的另外一個核武器一般的大招,這意味著美元進入雙重緊縮狀態。

美聯儲加息+縮表,也將成為倒逼中國貨幣政策轉向的一大動力。全世界都在加息,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雖然中國不會貿然加息,但貨幣政策逐漸收緊,相信已經是既定的方針。

可以預見,一旦央行的銀根收緊了,市場上錢就少了,而漂浮在河流之上的各類資產特別是房地產的價格,或許也將隨之下降。

調控還有兩大狠招沒出?

據中信建投統計,自2016年至今,共有37座城市出臺調控政策,其中11個城市出臺1輪調控政策,12個城市出臺兩輪政策,14個城市出臺3輪以上政策。且已有36個城市上調二套房首付比例,此次出臺新政的常州成為第37城,而目前執行該政策的城市中,上調比例最高的為北京(60%普宅、80%非普),執行比例最高的二線城市則為蘇州和南京(根據貸款記錄50%-80%不等),三線城市中廊坊執行60%的首付則為最高比例。

各地政府正切實履行樓市調控主體責任,千方百計實現“房價環比不增長”。除了增加限購區域、限制購買套數、提高首付比例、延長個稅或社保繳納時間等常規政策外,還增加了新購房屋幾年內禁止交易轉讓等等,比如珠海惠州新購房屋3年內禁止交易轉讓。

業內人士指出,調控有三大方式:限制購買、增加買房成本、增加交易成本。

現在調控用的主要還是第一招。而調控會緩緩加碼。樓市大盤會橫盤,但個股會分化,房企輸血管道逐步凍結,下半年小企業或將遭遇“寒冬”。

上海證券報發文指出,至於部分熱點城市在土地供應的計畫和落實方面存在著脫節的問題,也有相應解決辦法。一些城市既然列了相關的年度供地計畫就應該不折不扣的執行,同時要將年度供應量細化到月度,並向社會予以公佈,如果完不成,監管層也應負起責任果斷問責。

文章指出,國土部此次政策提到了土地供應的分類調控目標,這是最近土地政策的首創。通過掛鉤去庫存週期、房價等指標,使得各城市供地的計畫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接下來就看國土部是否就此制定相應的問責機制了。

有業內人士預測:深圳只是房價下跌的第一槍!

目前地方住建部門普遍採用限制高價樓盤入市、控制預售證發放節奏等“限價”手段以縮減成交量,保證新房價格“環比不增長”。

房價真會繼續降嗎?

土地供給側發力

說到中國房價上漲,主要是兩方面力量的推動。

一方面是土地供應量少,房地產屬於稀缺資源;

另一方面,市場上流動的錢太多,錢一多,資產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3月以來,全國樓市不僅出臺一系列“史上最嚴”的需求側“限”字訣政策,如今,土地供給端也在逐漸發力。

4月6日,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發佈了調控房價的聯合聲明。

主要內容有:

1、凡是庫存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土地供應,還必須加快供地的節奏;6-12個月的,必須增加供地;18-36個月的,減少供地;36個月以上的,直接停止供地。

2、不管是區域性總價,還是土地單價,或是樓面價,一律不得出現新高,屬於嚴重擾亂市場預期。

3、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建房不僅要開啟快速審批通道,對拖延上市,捂盤一定要嚴處。

4、地級以上城市,包括百萬人口以上的縣,在2017年6月前,一定要向社會公佈3年土地供應計畫和5年供應計畫。並且實施情況每半年就要向中央彙報,資料弄虛作假,一律嚴辦。

5、保障房方面,將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2017年要確保完成600萬套棚戶區改造任務。

6、對工作不力,未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將對有關地方主管部門和責任人約談問責。

業內稱,從去年以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直被提及,可這次,高層可不僅只是說說而已,而是掌掌生風、招招見血,有目標、有措施、有問責。

中央明確規定,地方政府必須顯著加大供應,不僅量要增加,而且必須加快節奏。土地供應多了,自然就不那麼金貴了,地價隨之也將下降,然後傳導到房價,也會下跌。

貨幣端壓縮

4月7日,銀監會發佈《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牢牢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分類調控、因城施策,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嚴禁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嚴厲打擊“首付貸”等行為,切實抑制熱點城市房地產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海南博鼇的演講上,可謂一字千金,他釋放信號稱:貨幣政策寬鬆已到達週期的尾部!

此外,央行官員在《學習時報》也透露了重要資訊,披露了高層指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決管制貨幣總量,摸清風險隱患,著力防控資產泡沫。

“堅決管制貨幣總量”這話,說得真是擲地有聲!從過去幾個月的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央行的確在踩刹車了。

另外,到上週五為止,央行連續第10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中信明明研報此前點評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稱,從貨幣政策短期操作來看,自上月24日以來,央行已經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這一方面是由於財政支出釋放流動性使得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基本充裕,另一方面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無意向市場釋放更多流動性。

而從全球來看,美聯儲明確表態,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縮表!縮表這事,也是美聯儲除加息外的另外一個核武器一般的大招,這意味著美元進入雙重緊縮狀態。

美聯儲加息+縮表,也將成為倒逼中國貨幣政策轉向的一大動力。全世界都在加息,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雖然中國不會貿然加息,但貨幣政策逐漸收緊,相信已經是既定的方針。

可以預見,一旦央行的銀根收緊了,市場上錢就少了,而漂浮在河流之上的各類資產特別是房地產的價格,或許也將隨之下降。

調控還有兩大狠招沒出?

據中信建投統計,自2016年至今,共有37座城市出臺調控政策,其中11個城市出臺1輪調控政策,12個城市出臺兩輪政策,14個城市出臺3輪以上政策。且已有36個城市上調二套房首付比例,此次出臺新政的常州成為第37城,而目前執行該政策的城市中,上調比例最高的為北京(60%普宅、80%非普),執行比例最高的二線城市則為蘇州和南京(根據貸款記錄50%-80%不等),三線城市中廊坊執行60%的首付則為最高比例。

各地政府正切實履行樓市調控主體責任,千方百計實現“房價環比不增長”。除了增加限購區域、限制購買套數、提高首付比例、延長個稅或社保繳納時間等常規政策外,還增加了新購房屋幾年內禁止交易轉讓等等,比如珠海惠州新購房屋3年內禁止交易轉讓。

業內人士指出,調控有三大方式:限制購買、增加買房成本、增加交易成本。

現在調控用的主要還是第一招。而調控會緩緩加碼。樓市大盤會橫盤,但個股會分化,房企輸血管道逐步凍結,下半年小企業或將遭遇“寒冬”。

上海證券報發文指出,至於部分熱點城市在土地供應的計畫和落實方面存在著脫節的問題,也有相應解決辦法。一些城市既然列了相關的年度供地計畫就應該不折不扣的執行,同時要將年度供應量細化到月度,並向社會予以公佈,如果完不成,監管層也應負起責任果斷問責。

文章指出,國土部此次政策提到了土地供應的分類調控目標,這是最近土地政策的首創。通過掛鉤去庫存週期、房價等指標,使得各城市供地的計畫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接下來就看國土部是否就此制定相應的問責機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