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法律視野下的十大社會熱點問題2017》面世

■只有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系統都能助推國家法治建設,

不斷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認識問題、解決問題,依法治國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

近日,“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法律視野下的十大社會熱點問題2017》首發式在京舉行。

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黨組書記、主任冀祥德,中指辦副主任邱新立,方志出版社總編輯于偉平出席首發式。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北京市公安、檢察、法院、律師系統的專家學者近50人與會。

該書主編冀祥德在介紹該專案創設動因時表示,作為一名關心中國法治國家建設的公民,應該有家國天下的情懷和為法治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的職責。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進入全面依法治國新時期。到2050年,我國將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對此,我們每個公民不僅應當期盼,也應當積極參與。只有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系統都能助推國家法治建設,不斷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認識問題、解決問題,依法治國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與會專家對該書的出版給予高度評價與肯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衛東評價指出,該書選取了發生在2017年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在範圍上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

在訴訟程式上包括一審、二審、再審和執行程式,每個案件都很有代表性。十大社會熱點問題展現了我們國家現代社會生活的面貌,也展現了我們國家法治發展變化進步的歷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林維教授表示,該書採用的案例分析是一項特別好的法學研究方法,大資料時代對案例進行類型化研究是一項比較實用與突出的研究方法。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法律視野下的十大社會熱點問題2017》一書所體現的,首先是一種社會法治史研究方法,以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對熱點問題進行規範分析、制度分析、社會分析;其次是一種學術研究方法,它所體現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路徑是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同時也特別強調整體性、學科交叉性;第三,它還是一種高級的學術指導方法,對於學生的研究興趣、研究水準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學者還表示,《法律視野下的十大社會熱點問題2017》選取的十個問題名副其實,既搜集整理了社會各界的觀點,也分析出了作者自身的觀點。該書兼具專業性、趣味性和可讀性,照顧到了普通讀者的閱讀觀感。既有法學專業人士的理性分析,也有情感的觀感分析。專業學者更多考慮到的是法律技術問題,而普通民眾可能更關注自己的行為選擇與風險。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每個民眾的積極參與,這套叢書繼續堅持下去,必將對於全面依法治國有所裨益。

責編:賈志強

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每個民眾的積極參與,這套叢書繼續堅持下去,必將對於全面依法治國有所裨益。

責編:賈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