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忽視的旗艦 試駕上汽通用凱迪拉克CT6

提到美系行政級轎車,多數消費者首先會想到的便是別克君越。

雖然從豪華和裝備程度上來說,還欠些火候,但從側面說明,美系品牌在行政級領域確實有些乏術,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凱迪拉克CT6的出現便是為了向世人證明美系旗艦的回歸,除了擔當提升品牌的重任,同時,也意味著美國豪華車再次征戰主流行政級市場。而面對這片高手如林的市場,凱迪拉克CT6又會用怎樣獨特的魅力來宣揚自己的美式豪華呢?別急,
接下來就讓我們聽它徐徐道來。

外觀:家族元素遍佈全身

初次見到凱迪拉克CT6,便會被它星瀑式頭燈所吸引,淩厲的車頭造型與頗有棱角的大燈搭配除了提升質感之外,還透露出不俗的機械感。縱觀整個車頭,雖然設計簡潔,但依舊能感受到美國人那種張揚不羈的性格。盾型車標與毫米波雷達整合在一起,美感更加突出。同時,中網造型也採用了家族式盾型的設計,

突出品牌標誌性元素。

從整體上來看,CT6擁有非常長的車身尺寸,流暢的線條與悠揚的D柱使其看起來並不顯得蠢笨。5179mm的車身長度使諸多豪華品牌的行政級轎車都望塵莫及,而這正是凱迪拉克的常用招數。以接近豪華級的尺寸來競爭行政級市場,不得不說,吸引力確實不低。

來到車尾,設計項目上少了些激進,視覺效果趨於平淡。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盾型元素的DNA依舊伴隨在諸多設計之中,如牌照架輪廓等,足以證明設計師有著不俗的設計水準。尾燈造型依舊保持著凱迪拉克傳統直列的樣式,內部光源為全LED,點亮之後效果非常出色。

凱迪拉克CT6採用了19英寸多幅鋁合金輪轂,樣式與整體風格搭調,彰顯豪華大氣。輪胎採用的是GOOD YEAR Eagle高性能系列輪胎,對於操控和抓地力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此款輪胎的設計靈感源於專業賽道,可見CT6雖注重舒適,但其運動能力也不會太慫。

內飾:傳統豪華與科技融合

拉開車門,映入眼簾的依舊是傳統的美式豪華,大面積皮質包裹與木紋飾板搭配,再加以鍍鉻點綴,就是要凸顯出豪華感。而在造型上,較為傳統的T字型佈局,注重功能性的按鍵佈局以及傳統美式那種皮質感都令CT6的內飾看起來雖然足夠豪華,但有些老氣,與外觀上激進張揚的設計略有不符。

其中減分項要數木紋飾板的選擇,太過於光滑的表面使其顯得質感不足,其次上下兩塊木板的顏色稍有色差。雖然力求以木紋飾板凸顯豪華,但用料不太講究有點適得其反。

方向盤的盤輻較大,這也符合該級別車型的定位,畢竟如此大的車身配以靈活小巧的方向盤操控起來終歸有些違和感。此次試駕的車型為鉑金版,為全系最頂配,所以方向盤上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間都被按鍵佔據,其中還包含防碰撞預警、並線輔助以及方向盤加熱,功能齊全。

12.3英寸全液晶儀錶盤中可以顯示的功能過多,不免有些眼花繚亂。儀錶盤樣式有兩種主題可調,其中三個儀錶中央都可以自訂顯示車載資訊,甚至連渦輪增壓狀態都可以顯示。

凱迪拉克CT6首創的流媒體後視鏡算是首屈一指,在後視鏡中加入10英寸高清顯示幕,80°超廣角視野可以達到普通後視鏡視野面積的三倍,有助於在國內雜亂的道路環境下提高駕駛者對周圍環境的判斷,從而提高駕駛安全性。

座椅也是一貫的美式風格,寬大厚實,並且在座椅靠背和坐墊上依舊能找到盾型的DNA元素。座椅除了舒適之外,功能性也是令人意外,除了電動調節功能之外還具備舒適進入、通風、加熱以及座椅按摩,按摩支援5種模式,3種力度,並且全車四個座位均支持所有功能,無論駕駛還是乘坐都絕對是享受。

全系標配10.2英寸的多媒體顯示幕,內嵌式設計同樣為凱迪拉克傳統,凸顯整體感。螢幕採用觸控操作方式,並且無論是HOME鍵還是音量調節均同樣採用觸摸方式,找不到實體物理按鍵,這正是近些年來凱迪拉克所推崇的以科技代替傳統理念。

在CT6的擋把後方配備了面積很大的觸控板,支持多點觸控並帶有振動回饋。看似實用但實際操作效果並不理想。很難想像在駕駛過程中使用這款觸控板設置相關選項時的困難程度,便利性不高。

當然,在諸多配置中我們還是找到了凱迪拉克的老朋友BOES音響,並且在此次的鉑金版上配備了BOES品牌中的旗艦PANARAY音響系統。中控臺上方的中置音箱會隨音響開啟緩慢上升,富有科技感的同時也會令車主感到滿滿的B格。

動力:40T車型動力充沛,回應迅捷

此次試駕的40T鉑金版配備了3.0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額定功率298kW/5500rpm,最大扭矩543N•m/2500-5000rpm,從資料上來看相當充沛。並且該發動機還支援“閉缸”功能,當處於低負荷運轉時,發動機可由六缸變為四缸工作,從而降低油耗。在實際的駕駛過程中,四缸與六缸之間的切換非常自然,幾乎察覺不到。

初次駕駛,CT6給我的感覺非常友好,雖然有著雄厚的底蘊,但日常駕駛時動力輸出不緊不慢,並且由於進氣歧管與水冷中冷器整合在一起,使得整體的進氣系統距離縮短近半,有利於提高發動機整體的回應速度,降低渦輪遲滯現象發生,對於帶有機械增壓的發動機來說效果顯著。

而當大腳油門催逼動力時,這種結構的優勢效果更為顯著,首先是發動機的動力回應速度變快。其次,在2500rpm便可以進入峰值扭矩平臺,543N·m扭矩所產生的加速G值使得加速感受十分明顯,動力噴湧而出。全系標配代號8L90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低速時會偶有頓挫,但不仔細感受很難察覺。而在正常時速行駛範圍內,變速箱平順性的表現出色,符合行政級車型定位。

由於採用了輕量化高強度鋁制結構,配合MRC主動電磁懸架,賦予了凱迪拉克CT6行雲流水般的行駛質感。無論是細碎顛簸還是較大坑坎,車身總可以保持淡定,會使車內人員忽視複雜路面的資訊。MRC系統每秒1000次的掃描速度在慢速過減速帶時,會有很好的體會。當前懸通過減速帶時,能明顯感覺到顛簸,而當後懸通過時,經過MRC處理,感受就要明顯優於前者,衝擊感減少很多。

而在操控方面,CT6配備的ARS主動後輪轉向系統回應十分敏捷,完全不會產生較長車身所帶來的“笨重感”。當在激烈操控時,車頭雖很願意逼近彎心,但在彎心處還是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車身側傾,不過這並不是意味著CT6極限較低,出色的底盤鋼性以及獨特的四輪轉向都使它不會出現絲毫響胎跡象,側傾?只不過是偏向舒適的標誌罷了。

除此之外,凱迪拉克CT6的靜謐性表現也同樣出色,在車輛啟動之後,幾乎察覺不到發動機傳來的噪音,甚至想要確認發動機是否啟動必須要看轉速表。行駛時這種感覺也同樣伴隨始終,僅有在急加速時才會迸發出V6發動機特有的渾厚咆哮聲。風噪與路噪抑制也很到位,但與發動機噪音抑制的程度相比不會顯得特別突出,與同級別水準相當。

空間:長軸距表現出色

凱迪拉克CT6將近3110mm的軸距帶來了非常寬裕的車內空間,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腿部空間十分寬裕,根本不會出現擠壓感,頭部空間一拳兩指,表現出色。

調整好前排座椅後,體驗者來到後排,頭部空間仍然可以有4指餘量,腿部空間為兩拳,後排空間表現依舊出色。

車門板儲物槽容積非常大,目測同時放下4-5個飲料瓶沒有任何問題。

方向盤左側的小儲物格內採用絨布包裹,質感不錯,但實測深度一般,無法將手機置於其中,可以放諸如零錢,停車卡等小件物品。

前排杯架內配備橡膠限位器,將水瓶放入其中可以起到固定效果,有效防止行駛過程中傾倒。

扶手箱前端配備了無線充電板,可以為支持該功能的手機進行充電,並且在合上扶手箱時,手機還會外露一部分,方便駕駛者拿取或觀察,十分好用。

後排扶手中包含了折疊式杯架和容積相當不錯的儲物槽,足以滿足後排乘客的日常所需。

後備箱容積不錯,深度可觀,並且內部十分規整,有利於空間利用。不過後備箱開口較小,在放體積較大物體時會有些吃力,並且因試駕車配備了後排電動調節座椅,所以後排座椅靠背不支持放倒。尾箱蓋支持電動開啟,不過沒有配備腳踢感應,看來美國人不拘小節的性格也映射到造車當中。

安全:配置豐富,保護全面

全新紅外夜視系統能捕捉80米內物體發出的紅外熱源信號,並顯示在液晶儀錶上進行預警,確保在夜間駕駛的安全。

防碰撞預警系統會主動偵測前方60米的行車與障礙物,並根據車速的不同智慧採取不同的制動方式以保證駕駛安全,偵測到行人時,系統會通過HUD抬頭顯示系統進行預警提示。

車道保持系統會智慧即時監測車輛是否在車道線內,當駕駛者處於疲勞或是注意力分散時,系統會主動調整方向盤,及時拉回車道內。

總結:

作為美式旗艦的回歸之作,凱迪拉克CT6實至名歸,出色的科技配置以及舒適的行駛質感都不愧為美系豪華行政級轎車頭銜。不過從外觀到內飾,從品質到內涵,都沒有讓我感到驚訝,沒錯,CT6與同級別的豪華品牌相比,其設計豪華感與行駛質感沒有本質飛躍,同樣,諸多科技配置加持使它的價格也沒有那麼誘人。縱觀對手們,最棘手的林肯大陸也已經來到中國,同樣的車身尺寸,同樣舒適但美式味道更濃,攜帶“美國綠卡”,起步價還要更加便宜,這個“死對頭”的到來足以令凱迪拉克撓頭。

不過,回顧一下這幾年的發展歷程,凱迪拉克在國內市場銷量節節攀升,從ATS、XTS再到XT5,共同特點在於動力、配置明顯高於對手的情況下性價比頗具看點,深受消費者關注。而反觀CT6,失去了價格優勢之後,顯得有些冷清,尤其是40T車型,價格高高在上,讓人望而卻步。如果你鍾愛美式品牌,或者對凱迪拉克喜愛有加,那CT6的表現不會讓你失望,28T的中配車型絕對算是購車首選,價格更加合理,配置也絕對可以滿足日常使用。被忽略的旗艦終有被忽略的道理,但單憑品質來說,CT6還是相當不錯的。

如牌照架輪廓等,足以證明設計師有著不俗的設計水準。尾燈造型依舊保持著凱迪拉克傳統直列的樣式,內部光源為全LED,點亮之後效果非常出色。

凱迪拉克CT6採用了19英寸多幅鋁合金輪轂,樣式與整體風格搭調,彰顯豪華大氣。輪胎採用的是GOOD YEAR Eagle高性能系列輪胎,對於操控和抓地力有非常不錯的表現,此款輪胎的設計靈感源於專業賽道,可見CT6雖注重舒適,但其運動能力也不會太慫。

內飾:傳統豪華與科技融合

拉開車門,映入眼簾的依舊是傳統的美式豪華,大面積皮質包裹與木紋飾板搭配,再加以鍍鉻點綴,就是要凸顯出豪華感。而在造型上,較為傳統的T字型佈局,注重功能性的按鍵佈局以及傳統美式那種皮質感都令CT6的內飾看起來雖然足夠豪華,但有些老氣,與外觀上激進張揚的設計略有不符。

其中減分項要數木紋飾板的選擇,太過於光滑的表面使其顯得質感不足,其次上下兩塊木板的顏色稍有色差。雖然力求以木紋飾板凸顯豪華,但用料不太講究有點適得其反。

方向盤的盤輻較大,這也符合該級別車型的定位,畢竟如此大的車身配以靈活小巧的方向盤操控起來終歸有些違和感。此次試駕的車型為鉑金版,為全系最頂配,所以方向盤上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間都被按鍵佔據,其中還包含防碰撞預警、並線輔助以及方向盤加熱,功能齊全。

12.3英寸全液晶儀錶盤中可以顯示的功能過多,不免有些眼花繚亂。儀錶盤樣式有兩種主題可調,其中三個儀錶中央都可以自訂顯示車載資訊,甚至連渦輪增壓狀態都可以顯示。

凱迪拉克CT6首創的流媒體後視鏡算是首屈一指,在後視鏡中加入10英寸高清顯示幕,80°超廣角視野可以達到普通後視鏡視野面積的三倍,有助於在國內雜亂的道路環境下提高駕駛者對周圍環境的判斷,從而提高駕駛安全性。

座椅也是一貫的美式風格,寬大厚實,並且在座椅靠背和坐墊上依舊能找到盾型的DNA元素。座椅除了舒適之外,功能性也是令人意外,除了電動調節功能之外還具備舒適進入、通風、加熱以及座椅按摩,按摩支援5種模式,3種力度,並且全車四個座位均支持所有功能,無論駕駛還是乘坐都絕對是享受。

全系標配10.2英寸的多媒體顯示幕,內嵌式設計同樣為凱迪拉克傳統,凸顯整體感。螢幕採用觸控操作方式,並且無論是HOME鍵還是音量調節均同樣採用觸摸方式,找不到實體物理按鍵,這正是近些年來凱迪拉克所推崇的以科技代替傳統理念。

在CT6的擋把後方配備了面積很大的觸控板,支持多點觸控並帶有振動回饋。看似實用但實際操作效果並不理想。很難想像在駕駛過程中使用這款觸控板設置相關選項時的困難程度,便利性不高。

當然,在諸多配置中我們還是找到了凱迪拉克的老朋友BOES音響,並且在此次的鉑金版上配備了BOES品牌中的旗艦PANARAY音響系統。中控臺上方的中置音箱會隨音響開啟緩慢上升,富有科技感的同時也會令車主感到滿滿的B格。

動力:40T車型動力充沛,回應迅捷

此次試駕的40T鉑金版配備了3.0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額定功率298kW/5500rpm,最大扭矩543N•m/2500-5000rpm,從資料上來看相當充沛。並且該發動機還支援“閉缸”功能,當處於低負荷運轉時,發動機可由六缸變為四缸工作,從而降低油耗。在實際的駕駛過程中,四缸與六缸之間的切換非常自然,幾乎察覺不到。

初次駕駛,CT6給我的感覺非常友好,雖然有著雄厚的底蘊,但日常駕駛時動力輸出不緊不慢,並且由於進氣歧管與水冷中冷器整合在一起,使得整體的進氣系統距離縮短近半,有利於提高發動機整體的回應速度,降低渦輪遲滯現象發生,對於帶有機械增壓的發動機來說效果顯著。

而當大腳油門催逼動力時,這種結構的優勢效果更為顯著,首先是發動機的動力回應速度變快。其次,在2500rpm便可以進入峰值扭矩平臺,543N·m扭矩所產生的加速G值使得加速感受十分明顯,動力噴湧而出。全系標配代號8L90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低速時會偶有頓挫,但不仔細感受很難察覺。而在正常時速行駛範圍內,變速箱平順性的表現出色,符合行政級車型定位。

由於採用了輕量化高強度鋁制結構,配合MRC主動電磁懸架,賦予了凱迪拉克CT6行雲流水般的行駛質感。無論是細碎顛簸還是較大坑坎,車身總可以保持淡定,會使車內人員忽視複雜路面的資訊。MRC系統每秒1000次的掃描速度在慢速過減速帶時,會有很好的體會。當前懸通過減速帶時,能明顯感覺到顛簸,而當後懸通過時,經過MRC處理,感受就要明顯優於前者,衝擊感減少很多。

而在操控方面,CT6配備的ARS主動後輪轉向系統回應十分敏捷,完全不會產生較長車身所帶來的“笨重感”。當在激烈操控時,車頭雖很願意逼近彎心,但在彎心處還是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車身側傾,不過這並不是意味著CT6極限較低,出色的底盤鋼性以及獨特的四輪轉向都使它不會出現絲毫響胎跡象,側傾?只不過是偏向舒適的標誌罷了。

除此之外,凱迪拉克CT6的靜謐性表現也同樣出色,在車輛啟動之後,幾乎察覺不到發動機傳來的噪音,甚至想要確認發動機是否啟動必須要看轉速表。行駛時這種感覺也同樣伴隨始終,僅有在急加速時才會迸發出V6發動機特有的渾厚咆哮聲。風噪與路噪抑制也很到位,但與發動機噪音抑制的程度相比不會顯得特別突出,與同級別水準相當。

空間:長軸距表現出色

凱迪拉克CT6將近3110mm的軸距帶來了非常寬裕的車內空間,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腿部空間十分寬裕,根本不會出現擠壓感,頭部空間一拳兩指,表現出色。

調整好前排座椅後,體驗者來到後排,頭部空間仍然可以有4指餘量,腿部空間為兩拳,後排空間表現依舊出色。

車門板儲物槽容積非常大,目測同時放下4-5個飲料瓶沒有任何問題。

方向盤左側的小儲物格內採用絨布包裹,質感不錯,但實測深度一般,無法將手機置於其中,可以放諸如零錢,停車卡等小件物品。

前排杯架內配備橡膠限位器,將水瓶放入其中可以起到固定效果,有效防止行駛過程中傾倒。

扶手箱前端配備了無線充電板,可以為支持該功能的手機進行充電,並且在合上扶手箱時,手機還會外露一部分,方便駕駛者拿取或觀察,十分好用。

後排扶手中包含了折疊式杯架和容積相當不錯的儲物槽,足以滿足後排乘客的日常所需。

後備箱容積不錯,深度可觀,並且內部十分規整,有利於空間利用。不過後備箱開口較小,在放體積較大物體時會有些吃力,並且因試駕車配備了後排電動調節座椅,所以後排座椅靠背不支持放倒。尾箱蓋支持電動開啟,不過沒有配備腳踢感應,看來美國人不拘小節的性格也映射到造車當中。

安全:配置豐富,保護全面

全新紅外夜視系統能捕捉80米內物體發出的紅外熱源信號,並顯示在液晶儀錶上進行預警,確保在夜間駕駛的安全。

防碰撞預警系統會主動偵測前方60米的行車與障礙物,並根據車速的不同智慧採取不同的制動方式以保證駕駛安全,偵測到行人時,系統會通過HUD抬頭顯示系統進行預警提示。

車道保持系統會智慧即時監測車輛是否在車道線內,當駕駛者處於疲勞或是注意力分散時,系統會主動調整方向盤,及時拉回車道內。

總結:

作為美式旗艦的回歸之作,凱迪拉克CT6實至名歸,出色的科技配置以及舒適的行駛質感都不愧為美系豪華行政級轎車頭銜。不過從外觀到內飾,從品質到內涵,都沒有讓我感到驚訝,沒錯,CT6與同級別的豪華品牌相比,其設計豪華感與行駛質感沒有本質飛躍,同樣,諸多科技配置加持使它的價格也沒有那麼誘人。縱觀對手們,最棘手的林肯大陸也已經來到中國,同樣的車身尺寸,同樣舒適但美式味道更濃,攜帶“美國綠卡”,起步價還要更加便宜,這個“死對頭”的到來足以令凱迪拉克撓頭。

不過,回顧一下這幾年的發展歷程,凱迪拉克在國內市場銷量節節攀升,從ATS、XTS再到XT5,共同特點在於動力、配置明顯高於對手的情況下性價比頗具看點,深受消費者關注。而反觀CT6,失去了價格優勢之後,顯得有些冷清,尤其是40T車型,價格高高在上,讓人望而卻步。如果你鍾愛美式品牌,或者對凱迪拉克喜愛有加,那CT6的表現不會讓你失望,28T的中配車型絕對算是購車首選,價格更加合理,配置也絕對可以滿足日常使用。被忽略的旗艦終有被忽略的道理,但單憑品質來說,CT6還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