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三陵思陵被盜案告破,啥時候被盜賣的“昭陵二駿”才能回到祖國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十三陵思陵一對石燭臺(蠟扡)被盜。專案組經10餘天的偵查,一個專門盜竊石刻類田野文物的團夥被抓獲。

看完新聞,大鵬不禁想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駿的命運,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於1914年被古董商盧芹齋以12.5萬美元盜賣到國外,現藏於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但是“拳毛騧”與“颯露紫”二駿到底是怎麼被盜呢?又是怎麼被運出國的?又是怎麼入藏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1916年2月,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無柱穹頂展廳落成。博物館館長高登向世界各大古董商發出了邀請函,希望他們攜寶參展。

當時中國最有名的大古董商盧芹齋就把二駿的拓片帶給高登看了看,

高登很感興趣,但是盧芹齋開價18萬美元,把高登難住了。

為了買到二駿,高登四處籌款。但直到1920年底,才在一位慈善家的捐助下,以12萬5千美元的價格,買到了“昭陵二駿”。

那麼昭陵石刻又是怎麼到盧芹齋手裡的呢?1912年在北京的法國商人格魯尚,

派人潛入昭陵,正當盜賊偷偷地把砸下來的颯露紫和拳毛騧運下山時,被聞風趕來的當地村民攔住了。

情急之下,“二駿”被推下山崖,後來殘碎的石駿被陝西政府沒收,“二駿”落到陝西督軍陸建章手中。

大總統袁世凱的二公子袁克文給陸建章遞話兒說:“老頭子搞了一處園子,

想找幾塊有意思的石頭裝點一下。”

一聽這話,陸建章立刻把“二駿”貼上封條,送到了北京。可“二駿”並沒有進入袁府,而是很快被轉手賣給了盧芹齋。

1916年,被高登館長聘為賓大博物館東方部副主任的畢士博,勾結當時陝西督軍陳樹藩的父親,

來到昭陵盜竊剩餘“四駿”。

因事情敗露,駐防在渭河北岸的靖國軍聲討陳樹藩盜賣國寶。陳樹藩無奈,遂命人將“四駿”運至陝西圖書館,“四駿”得以倖存下來。

為了使“二駿”早日歸國,不少愛國人士曾為此多方奔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漂泊海外的“二駿”才能夠回到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