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趣聞:你猜猜,中國的“耶誕節”是何時開始的?

趣聞:你猜猜,中國的“耶誕節”是何時開始的?

每年西曆的12月25日,

被洋人稱之為“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這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所以又名“耶誕節”。

西元四世紀,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亞細亞的巴大拉城,他的家庭富有,父母是天主教友,不幸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長大以後,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他自己卻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尼古拉斯後來當了神父,

而且還升為主教。他一生做了很多慈善工作,他是喜歡暗中幫助窮人,“聖誕老人”是他後來的別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尼古拉斯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耶誕節,他駕著馴鹿拉的雪橇從北方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裡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

其實,這個所謂西方的耶誕節,

中國古來有之。因為,既然古人都稱皇帝為“聖上”,那麼,全國都慶賀他的誕辰日,憑啥就不能也叫“耶誕節”呢?

把聖上的誕辰之日定為全國的法定節假日,早在唐朝就已經有了。洪邁《容齋隨筆·誕節受賀》說:“誕節之制,起於明皇,令天下宴集,休假三日,肅宗亦然,代、德、順三宗皆不置節名。及文宗以後,始置宴如初。則受賀一事,蓋自長慶年至今用之也。”就是說,耶誕節皇帝設宴受賀,

全國放假三天,從唐明皇李隆基就開始了,並一直延續至今。

既然有這麼個傳統,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當然不會錯過。趙匡胤的生日是二月十六日,所以建國當年,宰相便上表請求把這一天定為耶誕節。取個什麼名兒呢?想來想去,就叫“長春節”吧。其實叫“長春”無非是想討個吉利,誰知卻給後蜀主孟昶帶來了滅頂之災。據《十國春秋·後蜀後主本紀》記載,偏安西南的後蜀有個傳統,

每年除夕要命學士題寫兩塊桃符板,掛在孟昶寢宮門的左右,這也是春聯的發端。廣政二十七年(西元964年)大年根兒,輪到學士幸寅遜撰詞,一連寫了好幾幅,孟昶都不滿意,索性自己動筆,寫下兩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並非常得意地安放在寢殿門前。誰知道這時候宋朝大軍已經進逼蜀國腹地,大年剛過,宋朝大將王全斌便推進到了升仙橋,兵臨城下了。孟昶自知途窮,
只得命宰相李昊草寫降表,宣佈投降。為了進一步穩定新得的土地,趙匡胤派行事穩妥的呂余慶火速趕往成都,呂余慶就成為大宋朝第一任成都府知府。趙匡胤的耶誕節叫“長春”,正應了孟昶那句“嘉節號長春”,只不過這是人家趙匡胤的嘉節,對孟昶來說卻是亡國之節;大宋的第一任成都知府是呂余慶,又應了孟昶那句“新年納余慶”,冥冥之中,真是無巧不成書。

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後,他弟弟趙光義即位。趙光義的生日是十月七日,於是,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便把每年的十月初七,定為耶誕節,取名為“乾明節”,象徵著宇宙乾坤在他的統治下一片光明。當然,此後人們也就不再過“長春節”了。

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生於太宗開寶元年(西元968年)十二月二日,於是,他即位後順理成章地把這一天定為耶誕節,取名叫做“承天節”。真宗這個人一向比較謙和,這個節名本身就有奉天承運的意味。

宋仁宗是大中祥符三年(西元1010年)四月十四日出生,他即位的當年,大臣們忙不迭把這一天定為“乾元節”。為什麼要取這麼個名號呢?因為真宗最後一年的年號改為“乾興”,剛改完年號就駕崩了,於是,這一年就成為乾興元年(西元1022年)。仁宗趙禎在這年即位,“即皇帝位於乾興之元”就成為具有非常意義的年頭,耶誕節就應這個好兆頭吧。

宋朝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就是這位仁宗皇帝,幹了四十二年,可惜沒能生出個兒子,只得把他弟弟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過繼過來,改名趙曙,繼承了他的帝位,是為宋英宗。

趙曙生於仁宗明道元年(西元1032年)正月初三,他即位是在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的四月初一,當年沒趕上過耶誕節。直到這一年的八月,大臣們才想起這件事,連忙上書,確定今後每年的正月初三為“壽聖節”。說起趙曙,也算個苦命人了,他即位之前就得了挺厲害的病,用現在的話說像是癲癇病,不犯病的時候鬱鬱寡歡,一旦犯病,又是摔東西又是罵人。所以,當時宰相大臣們光顧給他治病了,哪兒還想得到定什麼耶誕節呀。幾個月後他的病情稍有好轉,這才趕緊起了個“祝願皇帝健康長壽”的名兒作為耶誕節。可惜九五之尊的英宗還是沒能抗過命,三年多便一命嗚呼,這也是北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宋英宗死後,長子趙頊即位,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變法皇帝宋神宗。趙頊生於仁宗慶曆八年(西元1048年)四月十日,因為英宗崩逝于治平四年(西元1067年)正月,當年二月,大臣們定四月十日為“同天節”,取天下和同之意。大概是因為宋神宗在位時勞神過度,三十六、七歲便得了腦血管病,元豐八年(西元1085年)三月,年僅三十八歲的神宗趙頊便撒手人寰了。

宋神宗死後,皇太子趙煦即位,是為宋哲宗。趙煦生於神宗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十二月七日,即位于元豐八年五月丁酉,“群臣請以十二月八日為興龍節”(見《宋史·哲宗紀》)。趙煦的生日明明是七日,耶誕節卻要定在八日,究竟是什麼意思?《長編》卷三五六給出了答案:“丁酉,以十二月八日為興龍節。上實七日生,避僖祖忌,故改焉。”原來這是避諱,連祖宗的忌日都要避開!這種避諱之例,太特殊也太極端了!僖祖是誰呀?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高祖。《宋史·太祖紀》載:趙匡胤當了皇帝以後,按制度要追封四代祖,於是他高祖趙朓追封為僖祖,曾祖趙珽追封為順祖,祖父趙敬追封為翼祖,父親趙弘殷追封為宣祖。趙煦是北宋的第七代皇帝,這麼算下來,趙朓都已經是他的十輩祖宗了!

哲宗趙煦更短命,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正月去世,當了十五年皇帝,總共活了二十五年。因為趙煦沒有兒子,他的同父異母弟端王趙佶,當上了大宋朝的第八代皇帝。趙佶生於神宗元豐五年(西元1082年)的十月初十。當年四月,確定耶誕節為“天寧節”,取天下安寧之意。遺憾的是,大宋天下最不安寧的恰恰是這位風流皇帝在位之時!天下已經大亂,他才如夢方醒,急急忙忙把帝位禪讓給了他的長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趙桓生於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四月十二日,而他即位的靖康元年,金人已經逼到了汴京城下!所以,宋欽宗的耶誕節沒有來得及詔告天下,只是在當年四月十二這一天,“群臣上壽於紫宸殿”(見《宋史·欽宗紀》),匆忙之中,這個耶誕節就叫做“乾龍節”,取乾元龍興之意。可憐這位在位最短、只享受了一次耶誕節的皇帝,就被金人一條小繩兒牽到北國服刑遭罪去了!

(本篇完)

他弟弟趙光義即位。趙光義的生日是十月七日,於是,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便把每年的十月初七,定為耶誕節,取名為“乾明節”,象徵著宇宙乾坤在他的統治下一片光明。當然,此後人們也就不再過“長春節”了。

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生於太宗開寶元年(西元968年)十二月二日,於是,他即位後順理成章地把這一天定為耶誕節,取名叫做“承天節”。真宗這個人一向比較謙和,這個節名本身就有奉天承運的意味。

宋仁宗是大中祥符三年(西元1010年)四月十四日出生,他即位的當年,大臣們忙不迭把這一天定為“乾元節”。為什麼要取這麼個名號呢?因為真宗最後一年的年號改為“乾興”,剛改完年號就駕崩了,於是,這一年就成為乾興元年(西元1022年)。仁宗趙禎在這年即位,“即皇帝位於乾興之元”就成為具有非常意義的年頭,耶誕節就應這個好兆頭吧。

宋朝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就是這位仁宗皇帝,幹了四十二年,可惜沒能生出個兒子,只得把他弟弟趙允讓的兒子趙宗實過繼過來,改名趙曙,繼承了他的帝位,是為宋英宗。

趙曙生於仁宗明道元年(西元1032年)正月初三,他即位是在嘉祐八年(西元1063年)的四月初一,當年沒趕上過耶誕節。直到這一年的八月,大臣們才想起這件事,連忙上書,確定今後每年的正月初三為“壽聖節”。說起趙曙,也算個苦命人了,他即位之前就得了挺厲害的病,用現在的話說像是癲癇病,不犯病的時候鬱鬱寡歡,一旦犯病,又是摔東西又是罵人。所以,當時宰相大臣們光顧給他治病了,哪兒還想得到定什麼耶誕節呀。幾個月後他的病情稍有好轉,這才趕緊起了個“祝願皇帝健康長壽”的名兒作為耶誕節。可惜九五之尊的英宗還是沒能抗過命,三年多便一命嗚呼,這也是北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宋英宗死後,長子趙頊即位,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變法皇帝宋神宗。趙頊生於仁宗慶曆八年(西元1048年)四月十日,因為英宗崩逝于治平四年(西元1067年)正月,當年二月,大臣們定四月十日為“同天節”,取天下和同之意。大概是因為宋神宗在位時勞神過度,三十六、七歲便得了腦血管病,元豐八年(西元1085年)三月,年僅三十八歲的神宗趙頊便撒手人寰了。

宋神宗死後,皇太子趙煦即位,是為宋哲宗。趙煦生於神宗熙寧九年(西元1076年)十二月七日,即位于元豐八年五月丁酉,“群臣請以十二月八日為興龍節”(見《宋史·哲宗紀》)。趙煦的生日明明是七日,耶誕節卻要定在八日,究竟是什麼意思?《長編》卷三五六給出了答案:“丁酉,以十二月八日為興龍節。上實七日生,避僖祖忌,故改焉。”原來這是避諱,連祖宗的忌日都要避開!這種避諱之例,太特殊也太極端了!僖祖是誰呀?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高祖。《宋史·太祖紀》載:趙匡胤當了皇帝以後,按制度要追封四代祖,於是他高祖趙朓追封為僖祖,曾祖趙珽追封為順祖,祖父趙敬追封為翼祖,父親趙弘殷追封為宣祖。趙煦是北宋的第七代皇帝,這麼算下來,趙朓都已經是他的十輩祖宗了!

哲宗趙煦更短命,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正月去世,當了十五年皇帝,總共活了二十五年。因為趙煦沒有兒子,他的同父異母弟端王趙佶,當上了大宋朝的第八代皇帝。趙佶生於神宗元豐五年(西元1082年)的十月初十。當年四月,確定耶誕節為“天寧節”,取天下安寧之意。遺憾的是,大宋天下最不安寧的恰恰是這位風流皇帝在位之時!天下已經大亂,他才如夢方醒,急急忙忙把帝位禪讓給了他的長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趙桓生於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四月十二日,而他即位的靖康元年,金人已經逼到了汴京城下!所以,宋欽宗的耶誕節沒有來得及詔告天下,只是在當年四月十二這一天,“群臣上壽於紫宸殿”(見《宋史·欽宗紀》),匆忙之中,這個耶誕節就叫做“乾龍節”,取乾元龍興之意。可憐這位在位最短、只享受了一次耶誕節的皇帝,就被金人一條小繩兒牽到北國服刑遭罪去了!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