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年中越邊境戰爭,18個集團軍參戰,一項紅利讓我軍受惠至今

《芳華》,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時代背景,八分鐘血腥的伏擊與反伏擊作戰成為熱議焦點,無作戰經驗“菜鳥”與百戰餘生的老兵間的對決讓人印象深刻。極有衝擊力的表現方式,

促使不少人重新審視起這場戰爭。而正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這次戰爭,一項紅利讓我軍受惠至今:提供了一大批具有實戰經驗的高級將領。

無論對馮導這八分鐘戰鬥真實性有怎樣的爭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1979年開戰時,我軍極端缺乏實戰經驗。從基層步兵層面看,臨戰之時參戰部隊是臨時擴編,倉促上陣,訓練不得不“急用先學”。雖然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最早接到參戰命令的部隊也只有70天左右的準備時間,

有的部隊甚至臨戰前半個月才得知要參戰,在這種緊急情況下能練什麼可想而知。

從軍官層面看,很多幹部軍事素質不高,戰術運用和組織協同生疏,因而造成了很多不該有的傷亡。客觀上來說,整個部隊對越軍特點也不夠瞭解,對山嶽叢林作戰特點也缺乏經驗。這些反映在電影中,就是那場伏擊戰展現的混亂、慌亂和忙亂了。

所幸,戰爭會教會人戰爭。血與火也淬煉出了一大批具有實戰經驗的基層官兵和中高級將領,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後來先後成為我軍高級將領,為軍隊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一位被認為是《芳華》這場戰鬥中,坦克支援打破越軍伏擊的“原型”,即現任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

當時劉粵軍是陸軍41軍123師367團(即著名的“塔山英雄團”)4連連長。1979年2月18日,劉粵軍所在連隊作為向高平西側的扣屯地區穿插的先鋒,

在打蘭村遇伏。劉粵軍身先士卒率3個班迂回反擊敵軍,經過堅決地猛打猛衝攻佔該村,取得反伏擊戰的勝利,犧牲6人斃敵26人俘1人。劉粵軍當時也因此榮立二等功,並登上《解放軍畫報》封面。

作為高幹子弟,劉司令員這樣的戰鬥精神尤其可貴。

而且他這樣的英勇表現不止一次,還曾營救被越軍包圍並已負重傷的123師副師長李德元,當時目擊戰鬥的一名偵察排長描述道:“4連的劉粵軍連長最為勇猛,他右手提著一支衝鋒槍,上衣紮在褲腰裡,利用上衣的空隙揣著幾個裝滿子彈的彈匣,那姿勢確使敵人望風喪膽!”

和劉粵軍一樣,當時立下功勳的其他基層官兵,如今有不少也是解放軍高級將領。最為著名的當然是首任陸軍司令員李作成上將了。他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所在的廣西軍區獨立師第3團3營8連榮立集體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本人則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這是因為他在戰鬥中指揮果斷、英勇善戰,並在多處受傷的情況下堅持不下火線,率領全連官兵與敵軍血戰26個日夜,殲敵194名、傷敵92人、俘敵4名。

李作成和劉粵軍是同一批晉升上將軍銜的。2015年7月31日,中央軍委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這次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10位軍官警官中,共有4人有實戰經驗:劉粵軍、趙宗岐、李作成、王寧。趙宗岐曾參與對越自衛反擊戰,並常化裝成越南人潛入敵營區搜集情報;王甯在1980年代曾赴雲南邊境參加對越作戰。

當時這些將領基本都還是基層軍官,而在此前,已經有一批當時參戰的中高級軍官後來成為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了。最典型的是自黨的十四大以來,每屆軍委委員中都有參與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

比如1979年時任43軍副軍長兼127師師長的張萬年,他的部隊連越軍都知道其威名,還喊出了“打垮127,活捉張萬年”的口號,當然被打垮的肯定不是張萬年上將。

傅全有上將曾經在任第1集團軍軍長時,于1985年參加了南京軍區輪戰。

廖錫龍上將在任11軍31師師長時,參加了1984年者陰山之戰。

常萬全在任47軍139師副師長時,擦加了1986年蘭州軍區輪戰。

張又俠曾參加過1984年老山之戰,在“松毛嶺大捷”中大放光彩,他其時任14軍40師119團團長。

10年中越邊境戰爭,我軍有18個集團軍參戰,長期沒有經歷戰爭的部隊得到了實戰鍛煉,與此同時,一大批年輕有為的中高級指揮員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期璀璨的將星,對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影響深遠,這一紅利至今仍然我軍受惠。

和劉粵軍一樣,當時立下功勳的其他基層官兵,如今有不少也是解放軍高級將領。最為著名的當然是首任陸軍司令員李作成上將了。他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所在的廣西軍區獨立師第3團3營8連榮立集體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本人則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這是因為他在戰鬥中指揮果斷、英勇善戰,並在多處受傷的情況下堅持不下火線,率領全連官兵與敵軍血戰26個日夜,殲敵194名、傷敵92人、俘敵4名。

李作成和劉粵軍是同一批晉升上將軍銜的。2015年7月31日,中央軍委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這次晉升上將軍銜警銜的10位軍官警官中,共有4人有實戰經驗:劉粵軍、趙宗岐、李作成、王寧。趙宗岐曾參與對越自衛反擊戰,並常化裝成越南人潛入敵營區搜集情報;王甯在1980年代曾赴雲南邊境參加對越作戰。

當時這些將領基本都還是基層軍官,而在此前,已經有一批當時參戰的中高級軍官後來成為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了。最典型的是自黨的十四大以來,每屆軍委委員中都有參與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

比如1979年時任43軍副軍長兼127師師長的張萬年,他的部隊連越軍都知道其威名,還喊出了“打垮127,活捉張萬年”的口號,當然被打垮的肯定不是張萬年上將。

傅全有上將曾經在任第1集團軍軍長時,于1985年參加了南京軍區輪戰。

廖錫龍上將在任11軍31師師長時,參加了1984年者陰山之戰。

常萬全在任47軍139師副師長時,擦加了1986年蘭州軍區輪戰。

張又俠曾參加過1984年老山之戰,在“松毛嶺大捷”中大放光彩,他其時任14軍40師119團團長。

10年中越邊境戰爭,我軍有18個集團軍參戰,長期沒有經歷戰爭的部隊得到了實戰鍛煉,與此同時,一大批年輕有為的中高級指揮員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期璀璨的將星,對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影響深遠,這一紅利至今仍然我軍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