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6個月建成投產 中電成都熊貓8.6代液晶面板專案建設刷新成都速度

說到熊貓,你想到的是什麼?

憨態可掬?胖噠胖噠?動物慢慢噠?

今天,我想講一個很快很快的“熊貓速度”故事。

故事中的熊貓,不是動物園裡的那只熊貓,也不是大山深處竹林叢裡的熊貓,而是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

這個項目總投資280億元,是四川的一個重大專案,落戶於成都市雙流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2016年9月28日,總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的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專案正式動工建設。

最近,這個大專案有了大動作,有了重大動態:2018年1月28日,專案全部建成並正式點亮。

從打樁建設到產品成功下線點亮,僅用了16個月時間,用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廣聖的話說,這個項目創造了全新的“熊貓速度”和“成都速度”。

李廣聖還說,在業內,這麼大體量的工廠要建起來並投產,一般是在18個月至20個月。雙流的這個專案的熊貓速度快了2至4個月時間。

工廠智慧化

1300多名員工六成以上是本科生

2月5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走進了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的生產工廠,見證未來成都電子資訊產業的蓬勃發展。

記者親眼見證了這片土地從一塊空地到建成廠房、第一台曝光機的搬入、再到點亮和試生產全過程。

2月5日下午1時許,工廠裡成群的年輕人身著工裝、戴著安全帽進出,

好多人都架了一幅眼鏡兒。據李廣聖介紹,目前,工廠正在處於調試設備的階段,已經有1300多名員工作這裡展開工作。

“我們的工廠全是智慧化的,操作設備還需要能識別英文,對工作人員要求很高。”李廣聖說,這一批員工60%以上都是大學本科學歷,這些工作人員絕大部分都來自四川本土的人才。

據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工作人員蔣春林介紹,為了留住人才,雙流還在工廠旁邊規劃了500畝的人才公寓和商業配套。

不僅如此,還依託工廠南側的溝渠打造生態濕地。

提前2至4個月完成建設

重大專案創造全新的“熊貓速度”

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是四川省的重大工程之一。

這個項目有多麼重要?在2018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都能找到它的名字。

報告中2018年工作安排建議這一部分中提出,在提升實體經濟方面,要繼續深化“項目年”活動,重點推進500個投資上億元的工業及技改專案建設,加快“中國電子8.6代線”等專案的建設。

最近,這個專案有了新的動態:2018年1月28日上午9:28分,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西航港經濟開發區成都中電熊貓顯示公司大廳被點亮。

點亮,對於項目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時間節點,這是一個銘記的日子。這也意味著,整個生產線已經具備了生產能力。

從時間軸來看,從打樁建設到產品成功下線點亮,僅用了16個月時間。

“這個專案創造了全新的‘熊貓速度’和‘成都速度’!”李廣聖顯得有些激動。他還說,在業內,這麼大體量的工廠要建起來並投產,一般是在18個月至20個月。

“雙流的這個專案的熊貓速度比正常情況快了2至4個月時間。”

4名政府編外人員到企業上班

為重大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從2016年9月工廠打第一根樁開始,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的蔣春林和劉美強、張波和李嘉等同事就把辦公室搬到了工廠,他們還成了專案的編外員工,同時也成為政府為專案配置的專職“保姆”,負責協調解決專案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蔣春林負責統籌規劃,劉美強負責企業工程項目,張波負責生產能源協調,李嘉則負責企業文字材料,大家各司其職,又協同作戰。

“剛進場時,雨水多,蚊子多,工地就是稀泥潭。”蔣春林說,每次和項目組同進同出後,他們身上沾滿了黃色的泥漿。

在工廠建設的16個月時間中,蔣春林也經歷過太多繁忙的工作。在去年8、9月份的土建高峰期,政務小組需要管理建設工人接近1萬人,從當地拆遷到工廠建設,4個人幾乎90%的時間都呆在工廠駐地。

“加班是常事。”蔣春林告訴記者,在此之前,他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休過週末了。

目前,蔣春林和3位同事依然在工廠中辦公,解決之後的產業配套等工作。

保姆式的服務,也讓專案方很感動。李廣聖說,大家在工作中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已經親如兄弟。

4月開始量產

2019年實現上下游產業產值500億元以上

目前,工廠正在對所有設備進行安裝調試,安裝調試好的車間正在對生產線和產品的可靠性進行測試,4月份第一款產品(4K、50寸的液晶顯示幕)即可實現量產。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很多企業瞄準了供給側結構改革,希望通過不斷升級反覆運算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於顯示幕生產企業來說,生產精度更高、解析度更高、色彩更好看的液晶顯示幕正是他們的方向。

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新建的這家工廠一開始就具備8K、更大尺寸液晶顯示幕的生產能力。

“目前,4K的顯示幕普及率還遠遠不夠,8K是未來的一個生產方向。”李廣聖說,相對4K的顯示幕,8K的顯示幕分解析度更高、色彩更好看,產品更高端,價格是4K顯示幕價格的8至10倍。在他看來,未來,對於項目來說這是一個利潤增長極所在。

他也對中國家庭電視螢幕的趨勢有一個展望。他說,目前,每多家庭客廳裡擺放的電視螢幕是50寸,隨著技術的革新,未來,65寸的電視螢幕將成為一股潮流。

他說,“我們的專案,就是要抓住科技進步給老百姓帶來新體驗的新風口。”

預計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液晶面板新型綠色智慧工廠全面達產,帶動成都地區新型顯示及其周邊配套產業年產值預計達200億元,實現上下游產業產值500億元以上。

封面新聞記者席秦嶺 羅田怡 雷遠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這是一個銘記的日子。這也意味著,整個生產線已經具備了生產能力。

從時間軸來看,從打樁建設到產品成功下線點亮,僅用了16個月時間。

“這個專案創造了全新的‘熊貓速度’和‘成都速度’!”李廣聖顯得有些激動。他還說,在業內,這麼大體量的工廠要建起來並投產,一般是在18個月至20個月。

“雙流的這個專案的熊貓速度比正常情況快了2至4個月時間。”

4名政府編外人員到企業上班

為重大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從2016年9月工廠打第一根樁開始,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的蔣春林和劉美強、張波和李嘉等同事就把辦公室搬到了工廠,他們還成了專案的編外員工,同時也成為政府為專案配置的專職“保姆”,負責協調解決專案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蔣春林負責統籌規劃,劉美強負責企業工程項目,張波負責生產能源協調,李嘉則負責企業文字材料,大家各司其職,又協同作戰。

“剛進場時,雨水多,蚊子多,工地就是稀泥潭。”蔣春林說,每次和項目組同進同出後,他們身上沾滿了黃色的泥漿。

在工廠建設的16個月時間中,蔣春林也經歷過太多繁忙的工作。在去年8、9月份的土建高峰期,政務小組需要管理建設工人接近1萬人,從當地拆遷到工廠建設,4個人幾乎90%的時間都呆在工廠駐地。

“加班是常事。”蔣春林告訴記者,在此之前,他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休過週末了。

目前,蔣春林和3位同事依然在工廠中辦公,解決之後的產業配套等工作。

保姆式的服務,也讓專案方很感動。李廣聖說,大家在工作中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已經親如兄弟。

4月開始量產

2019年實現上下游產業產值500億元以上

目前,工廠正在對所有設備進行安裝調試,安裝調試好的車間正在對生產線和產品的可靠性進行測試,4月份第一款產品(4K、50寸的液晶顯示幕)即可實現量產。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很多企業瞄準了供給側結構改革,希望通過不斷升級反覆運算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於顯示幕生產企業來說,生產精度更高、解析度更高、色彩更好看的液晶顯示幕正是他們的方向。

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新建的這家工廠一開始就具備8K、更大尺寸液晶顯示幕的生產能力。

“目前,4K的顯示幕普及率還遠遠不夠,8K是未來的一個生產方向。”李廣聖說,相對4K的顯示幕,8K的顯示幕分解析度更高、色彩更好看,產品更高端,價格是4K顯示幕價格的8至10倍。在他看來,未來,對於項目來說這是一個利潤增長極所在。

他也對中國家庭電視螢幕的趨勢有一個展望。他說,目前,每多家庭客廳裡擺放的電視螢幕是50寸,隨著技術的革新,未來,65寸的電視螢幕將成為一股潮流。

他說,“我們的專案,就是要抓住科技進步給老百姓帶來新體驗的新風口。”

預計到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子8.6代線專案液晶面板新型綠色智慧工廠全面達產,帶動成都地區新型顯示及其周邊配套產業年產值預計達200億元,實現上下游產業產值500億元以上。

封面新聞記者席秦嶺 羅田怡 雷遠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